6月26日,軟科正式發布2019"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本次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對象為全球4000餘所大學,共有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餘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其中,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這也是武工大首個進入世界一流學科排行榜的學科。
近幾年,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在人才培養、科研轉化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
1. 2019年5月10日,武工大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學校共有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學科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數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一。
2. 2018年4月,武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治田教授課題組在SCI一區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A(IF:8.867)上的綜述論文"Non-fullerene small molecule acceptors based on perylene diimides"自2016年10月發表以來被引用54次,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3. 2018年2月,國際材料頂尖雜誌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影響因子:39.7)在線發表了武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校友葉龍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國際著名新聞媒體Science Daily(每日科學),Phys Org(物理學家組織網)以"New approach could quickly identify best organic solar cell mixtures"為題對該研究進行了新聞報導。
4. 2017年3月,武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首個產業基地在湖北迪潔膜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掛牌,學校碳化矽陶瓷膜團隊以研發的碳化矽陶瓷膜技術及專利作價2128萬元技術入股。目前,碳化矽陶瓷膜技術實現產業化,首條2萬平方米/年生產線已達產,成為武工大首個轉化金額超千萬的成果轉化項目。該項目曾被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導。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98年,2013年被列為湖北省首批高校改革試點學院。☆ 2017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C+,在省屬高校中並列第一。☆ 2018年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學院具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完整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擁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個本科專業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匯聚了一批以"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湖北省教育廳優秀中青年創新團隊"和"材料學"學術創新團隊為基礎,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術造詣高的師資隊伍。2006年以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點先後被評為湖北省一級特色學科、一級重點特色學科和重點建設學科。學院擁有等離子體化學與新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環境材料與膜技術工程技術中心等5個省級研究平臺,與學校其他單位共建共享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形成包括先進等離子體技術與應用、分離膜材料與應用技術、特種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無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穩定的研究方向。
近五年,學院獲得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0餘項,省部級縱向項目50餘項,科研經費年均1000餘萬元。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發明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獎勵5項,出版學術專著10部,出版教材3部,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300餘篇。
學院多個本科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湖北省品牌專業、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和湖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學院實施大類招生、分類培養,為本科生配備導師,進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近三年來,學院學生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高分子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賽事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近100項,本科生公開發表論文90餘篇,湧現出全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標兵"賈鑫、全國KAB創業俱樂部主席20佳宋智鈺、高水平SCI論文作者孛金玉等一批先進典型。學院本科生考研率穩定在35%左右,一次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近年來,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集中學院優勢資源加強材料學科建設。通過搭建多個省級科技平臺、注重團隊建設、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加強國內外學術合作、開辦"材苑講壇"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來校講學等途徑,不斷促進材料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建設。此次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更體現武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成效,必將進一步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
延伸閱讀: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方法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使用一系列國際可比的客觀學術指標對全球大學在相關學科的表現進行測量,包括科研規模、科研質量、國際合作、高水平科研成果、國際獎項等。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的對象是2013至2017年間在特定學科發表論文達到一定數量的大學。文獻數據來自於Web of Science和InCites資料庫。首先計算大學在每項指標上的得分,具體為大學在一項指標上的數值除以該項指標的最大值(開根號)再乘以100。然後各指標得分除以100再乘以相應權重進行累加得到該校總分。不同學科的指標權重係數有所不同。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的文獻數據來源於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旗下的Web of Science和InCites資料庫。在今年的排名中,軟科採用"學術卓越調查"(Academic Excellence Survey)得到的26項權威學術獎項、134本學科頂尖期刊及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科的17種頂尖學術會議作為測量高校學術表現的重要維度。"學術卓越調查"的對象是世界百強大學的院長、系主任、團隊負責人和正教授,即全球各個學科的頂尖學者。
素材來源:武漢工程大學官網、武漢工程大學二級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