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康莊
蔡英文在「雙十」演說中談到:企業界的「五缺」問題,正「全力解決中」;「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已「進入加速的階段」;境內外廠商投資臺灣的意向與金額,正「持續攀高」;各界期待的稅改,也正在進行中;過往承諾的社會住宅,已有三萬多戶「正在興建或規劃中」;「長照2.0」的第一階段剛完成了720個服務據點的布建;過去一年已增設了1000班公共化幼兒園,三年內還會大幅增加;年金破產的危機已因改革而舒緩,全民企盼的司法變革也即將完成;新南向國家的貿易額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兩岸關係盡了最大善意,而在和平穩定中發展;尤其在人權議題上,臺灣地區全力配合聯合國計……說了一堆政績。
仔細檢驗演說中所列舉的政績,大部份都在規劃階段,或正在進行中,成敗未卜,談不上有什麼效應。有評論家指出,通篇演說像是一連串政治口號的堆棧。
臺灣工業面臨「五缺、六失」;這是不久前臺灣工業總會在產業政策白皮書中的警告:臺灣目前的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政府失能、社會失序、臺當局「立法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臺灣的投資環境正極速走向崩壞。
蔡政權很清楚的看到了這份白皮書,他們解決企業界的「五缺」,只與業界進行了一次座談,便誇大成「全力解決中」;投資臺灣的金額確實有些提升,但是經濟學者認為是實施臺版「肥咖條款」的短暫現象;社會住宅、公共幼兒園與長照2.0,早有媒體指出不符實際需求,造成浪費;勞保年金改革估計只能延長破產年限二年,公保年金最多只延緩破產十九年;蔡英文稱年金改革是三十年的規劃,與實際情況不符。
蔡英文一再說她在兩岸關係上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淪為自說自話,希望能跳過「九二共識」,大陸以「新模式」與蔡政權展開互動,也純屬一廂情願。這是因為蔡在兩岸事務上所知有限,還是在故意拖延逃避?然而兩岸問題關係是她遲早必須面對的現實。
民進黨全面執政一年多,蔡當局的支持度已經掉到不到三成,大多數民眾對「雙十慶典」的演說本不抱有甚麼期待,如果蔡某人能虛心檢討自己的缺失,以誠懇的態度說出來今後要如何衝破困境,臺灣民眾或許能聽得進去一些,再耐心地給他們一段時間來做出表現。如今大家聽到的是一篇搽胭脂抹粉、粉飾太平、自吹自擂、與事實不相符的政治宣傳稿子;看來他們的民意支持度,一時也難以提升了。
有人指出;蔡英文在演說中提到:開放大陸探親後,那些親人見面的畫面,即使到了今天,一回想起來,依然深受感動。她又說:開放陸生來臺後,兩岸年輕人一起生活、學習、思考,並培養出一些默契。她是否在強調兩岸本是一脈相承親情血緣?這是蔡英文版的「兩岸一家親」?
尚無法做出確切的判斷。但是這兩段話從一貫「反中」、「仇中」的蔡英文口中說出來,的確比較罕見。是不是她釋放出的善意?任何事情都不能光靠嘴巴說說就算的,還有待她拿出具體的行動來。
蔡英文在演說中誇讚了馬英九;稱許馬先生為臺灣的發展留下了政績、為這塊土地奮鬥。過去許多綠營人士對馬英九極為不敬,罵他「親中賣臺」、那個動物等,為何蔡領導在這次演說中為馬「平反」了呢?
因為蔡英文正要推動「修改憲法」,這不是一個政黨可以獨力完成的麻煩事。她在演說中邀請各政黨領袖坐下來談「修憲」,故此先釋出善意來,隨即指派她的秘書長吳釗燮展開後續聯繫工作。
但是臺灣數十年來藍綠對峙、「朝野」抗爭不已,各政黨坐下來談任何議題,都不曾得到任何結果,反而讓臺灣政局陷入更激烈的惡鬥。最知名的例子:2000年,陳水扁邀國民黨主席連戰談核四存廢議題,扁主張廢核四、連戰主張續建,會談無交集。「扁連會」結束半小時之後,「行政院」馬上宣布停建核四。
蔡政權為「修憲」而舉行的「朝野」會談,目的在鞏固民進黨的政權,如果是「真主意、假商量」的作秀,蔡團隊的誠信將瀕臨破產。 (馬康莊 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