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中心藏著一片紅磚古厝,被摩天大樓包圍,遊客稀少拍照超美

2020-12-17 鴨鴨愛生活

如果要從閩南方言中選一個最能代表地方特色文化的字,那一定是「厝」字莫屬了。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式。」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

在廈門現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很難看到紅磚古厝的痕跡了,但在市中心的廈門中醫院附近,其實就藏著這樣一片,卻很少人知道。

在周圍摩天大廈包圍下,踏進「祥店」這條古民居街,幾棟紅磚赤瓦、燕尾山牆的古厝,把明清久遠時光帶回你眼前。在廈門的老街改造中,祥店必須擁有姓名,這裡簇擁著100多棟大紅古厝,時間最長的達200多年,充滿了人文氣息和建築的神秘色彩。很幸運,現在還能有幾棟以新生的姿態展現在我們眼前。

「有祥店富,無祥店厝」,從這閩南古話可以窺見曾經祥店的富有,曾經遍布祥店的閩南古厝,2003年,祥店舊村改造。如今這裡高樓林立,僅存的幾棟閩南古厝還在訴說著當年的歷史。改造後的祥店古厝,老厝宅煥發了新的生機,走進一座座紅磚古厝,或是美食商戶,或是文創空間。比起被廢棄,或許這樣的轉變方式是最好的文化延續。

現在的祥店老街區,從中醫院邊上的小路走進來就能看到,一牆之隔是繁華現代,但當你走進這裡,就會感覺時光不自覺的慢下來。如果天氣好,當陽光灑在那紅磚厝上,甚至讓人有些恍惚,百年的時光流淌,每座大宅可能藏的就是一個家族的興衰。日益發展的經濟,一些老房子老物件被捨棄,留下來的讓人人倍感珍惜。

廈門市中心居然藏著一片紅磚古厝,被摩天大樓包圍,驚豔了時光,遊客稀少拍照超美!

相關焦點

  • 蘭琴古厝,廈門中山路鬧市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典型閩南紅磚古厝
    廈門蘭琴古厝位於廈門市中山路定安路大字酒巷25號,據傳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來真正的主人已無資料可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如今廈門地區保留完好的極少數古厝之一。2007年,蔡耀輝先生召集了幾位木匠、工匠,歷時七年,耗資900萬對古厝進行修繕,現在,破舊的古厝已改造成庭院式酒店,成為了古厝保護以房養房的一個成功例子。蘭琴古厝的一些建築特色:蘭琴古厝是一座閩南傳統的二進三開紅磚大宅院,紅磚木雕,飛簷翹角。 古厝大門兩旁,有一對抱鼓石。
  • 廈門翔安:講述紅磚古厝的文化味兒
    不久前,「來去翔安住一晚 兩岸攝影師聚焦紅磚古厝」的主題拍攝活動在廈門翔安舉行。「透過鏡頭捕捉古厝景觀時,也發現古村落中民風淳樸,景美人更美。」 受邀的福州攝影師唐希說。  古民居是閩南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主要建築材料就是紅磚,因而得名紅磚古厝。在翔安,不僅古村落多,且村落中的紅磚建築規模大、保護完整、歷史悠久。
  • 紅磚古厝凝鄉愁:僑鄉晉江的「建築博物館」五店市
    紅磚古厝凝鄉愁:僑鄉晉江的「建築博物館」五店市 2020年09月01日 16:05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 廈門市翔安大帽山境·寨仔尾裡田園綜合體一期開門迎客
    昨日,首個由廈門市、區兩級國企特房集團和翔投集團共同牽頭建設的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大帽山境·寨仔尾裡田園綜合體一期開門迎客。­  開業當天,除了精品民宿正式開張營業外,景區內還舉辦了農民漆畫展、山境集市、兒童牧場、鄉食手作、鄉村民謠、露天電影等活動,將會吸引眾多廈門市民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前往觀光遊覽。
  • 紅磚古厝:那一抹閩南紅的風情
    ,而南安紅磚古厝作為泉州的代表為人所熟知。    蔡氏古民居 保存最完整         官橋鎮有南安最大最完整的古厝,也是這次南安申遺的主要閩南紅磚建築群——蔡氏古民居。    這古厝由誰所建,具有多少年歷史?古民居主人蔡資深的第五代後裔蔡宗敬向我們一一道來。    蔡氏古民居的一磚一瓦,體現出閩南紅磚建築的精髓。
  • 閩南紅磚古厝博物館,《西虹市首富》在此取景,廈門周邊好去處
    說起福建省內的城市,每個人都能列舉一二,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等等,其中以廈門最為出名,甚至蓋過了省會福州,廈門,已經成為了全國人的廈門,但其實在廈門周邊,還藏著很多更有歷史的更值得去看的景點。從廈門北站坐動車,只需20分鐘就可以到晉江,交通非常方便,這裡也是許多廈門工作但買不起房子的人置業的地方之一,而令人驚奇的是這片傳統街區,這一片紅磚古厝就隱藏在繁華的高樓大廈間,它的旁邊便是晉江萬達廣場,現代與傳統,就這樣融合貫通在一起。五店市傳統街區可以說是青陽現今存在的最後一片傳統街區了,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 再一次金門紅磚古厝內的淳樸民風,靜謐安寧的清淨小島
    這屋厝是否有些熟悉,形似殿宇,富麗堂皇,前埕後厝,坐北朝南,三或五開間加雙護厝,紅磚白石牆體,硬山式屋頂和雙翹燕尾脊。這山門,這寺廟建築是否又分外眼熟?熟悉的鄉音,熟悉的閩南古厝,沒有廈門的繁華熱鬧,卻有著金門的慵懶與舒適。
  • 在臺灣鹿港遇見閩南紅磚古厝
    這是鹿港民俗文物館內的一處紅磚古厝建築群(4月24日攝)。  走進與福建泉州隔海相望的臺灣西海岸鹿港古鎮,在街巷深處可常見富有閩南特色的紅磚古厝,印證著閩南傳統文化對鹿港古鎮的影響。
  • 海島遊、田園風、超美民宿……這個春節,翔安太好玩!
    日進之美。(廈門市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三角梅園)→ 入住大帽山境民宿(閩南古厝外觀、五星級酒店服務)。澳頭風光六合居這些民宿別錯過廂語嶼宿廂語 嶼宿是臺貿小鎮公司在翔安區大嶝島田墘社區打造的紅磚古厝民宿,除臥室外,還設置了茶室、休憩區和會客廳等美學空間。
  • 紅磚古厝裡的森系美食,高顏值低熱量,你打卡了嗎?
    ↓戳視頻,跟小SHUI開啟一場探店之旅↓    一棟古厝,一種情懷  一份輕食  漫步在充滿古早味的大社裡,當你看到大社戲臺旁的一棟閩南古厝,紅磚青瓦,庭院綠意盎然,那便是大社三喜輕食。    我們在保留古厝原有格局的同時  店內裝修追求復古簡約,以融入古厝  正如老闆所說,這裡,紅磚古厝,庭院深深,每一處都有道不盡的閩南古早故事。
  • 走進埭美古厝,賞閩南版威尼斯水城,品硬山燕尾紅磚文化
    而從廈門到埭美古村,可以走瀋海高速公路(過路費大概15元),也可以走廈漳大橋(過橋費25元),當然,清明小長假就可以免啦~到目的地的時候也看見有旅遊團帶過來,但好像在廈門很少看到發埭美古村的旅遊團(也可能是我沒注意)值得一提的是埭美古民居村口就建有一個大型的免費停車場,真的 是很方便,自駕過來大概1小時。
  • 遊「紅磚古厝」感受閩南文化精粹
    行走於紅磚古厝間,觀賞生動的舊時生活場景,身臨其境地感受具有濃厚閩南特色的漁村文化、民俗文化、媽祖文化、南洋文化及華夏五千年先祖文化。   世紀貝貝第四屆廈門歡樂親子遊活動圓滿落幕  23日,由世紀貝貝早教中心家委會主辦,晉江新聞網、晉江東方晉寧國際旅行社承辦的世紀貝貝第四屆廈門歡樂親子遊活動舉行。
  • 坂埔古厝:閩南「皇宮起」建築博物館,紅磚古厝見證古代宗法制度
    在福建多個地區,將房子稱之為「厝」,自五代以來,閩地的先民們將獨具閩南特色的建造技藝發揚光大,留下了眾多古厝遺蹟。這些建築就地取材,大多以花崗巖、紅磚相互壘砌,這便是閩南建築技藝中的「出磚入石」。譬如紅色建材,本來是皇家特有,普通人是不可以使用的,但閩南古厝卻多以紅色為主。這自然與古代福建與世隔絕的地理環境有關,這裡既遠離中原王朝的統治中心,又因為海上貿易而積攢了大量財富,久而久之,商人們爭相鬥豔的「紅磚厝」,自然被朝廷默然許可了。
  • 臺北林安泰古厝:四合院閩式建築古色古香,參觀拍照別有一番風味
    假日不想跑太遠的話,偶爾來個臺北一日遊也不錯,這次和小豬來到花博新生公園對面的林安泰古厝,這裡最大特色就是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閩式建築!!首先! 先帶大家認識一下林安泰古厝的歷史。這裡免參觀門票,對於愛拍照的人來說可以拍得很盡興唷。照片中是以「映月大池」為園內主景,不管是從哪個角度拍,都充滿古色古香的清幽氛圍。小豬幫我拍的這張我很喜歡,完全有一種小橋、流水、美女的感覺( 自己說XD )好啦,當不成古代美女也沒關係,這裡有古代花轎供拍照唷。
  • 廈門最大的衛星島嶼,有一處紅磚古厝建築群,始建於明朝年間
    三年前,我來過大嶝島一次,但是並沒有到這個紅磚古厝建築群遊覽,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了臺灣免稅公園,很好奇,就在裡面看了來自寶島的商品,有很多小東西,還品嘗了一些臺灣的小吃美食。對於大嶝島的這一處閩南古建築群並沒有十分的關注,直到這次來重新做了一些攻略,才只知道這個紅磚古厝建築群的歷史由來。
  • 南安眉山鄉觀山村:感受古厝魅力 體驗茶香之旅
    (閩南語:比觀山富有,但沒有觀山的古厝;有像觀山這樣的古厝,但沒有觀山富有。意為觀山既有古厝又富有。)百年「番仔樓」觀山村古厝群錯落山間,蔚為壯觀  如今,觀山的村民們早已不記得,是從何時開始,這裡流傳開來這麼一句閩南俗語。觀山村位於南安眉山鄉的東南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小村落。
  • 歲月洗禮過的晉江安海前埔古厝群
    在晉江安海鎮前埔村,有一片古厝群,這裡的建築雖飽經風霜,年久失修,卻也反過來哺育了一塊純粹的、原生態的古厝群。「前埔古厝群大多建於清代,有少量明代的,民國時期的也有。清代中晚期,大批前埔村人下南洋,在那裡打工掙錢,然後回鄉蓋厝,於是遺留下了這麼多古大厝。」前埔村老人協會副會長許文轉告訴記者。
  • 晉江五店市:紅磚厝裡的閩南煙火味兒
    曾經叱吒風雲的「七匹狼」男裝品牌,正是誕生於晉江這片熱土,而位於五店市的這家形象店,也是一幢兩層樓的紅磚厝。一磚一瓦裡,飽含了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的奮鬥精神。福建人愛喝茶,閩南人更不例外。華燈初上,在五店市傳統街區的中心廣場上,就擺滿了喝茶用的竹桌、竹椅,喝茶納涼的人們絡繹不絕,愛茶之切,可見一斑。
  • 三江口古厝邂逅波斯菊花海
    波斯菊花海扮靚千年古村  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倉山區城門鎮的東南部,和海峽文化藝術中心這座地標建築相鄰,背靠燕山,面朝閩江,和鼓山、馬尾港隔江相望。昨日下午,海都記者來到梁厝時,看到自駕來這裡的上百名遊客在打卡拍照。  梁厝的波斯菊花海,利用的是傳統古民居前的田地,每一片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形成了螺旋形的迷宮圖案,有的是規規矩矩的方陣,有的一壟一壟交錯種植。  在花田外圍的小路,是古樸的青石板路面,不少青石板都是在施工時發掘出的舊石條。而在花田內,養護工人則開闢出了土路,方便遊客進行拍照打卡。
  • 福建泉州十八景之一,被譽為閩南建築大觀園,紅磚古厝的傑出代表
    閩南建築的傑出代表,除了土樓,另一個就數那些獨具特色的紅磚古厝了。紅磚古厝又叫「皇宮起」,是福建四大民居形式之一,自五代以來,閩地的先民們將獨具閩南特色的建造技藝發揚光大,留下了眾多古厝遺蹟。泉州作為古厝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至今保留著眾多聞名全國的古厝群,而位於泉州南安的蔡氏古民居,更是其中傑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