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厚街中學學生羅楗中以竹笛專業全國第3名的成績
被中國音樂學院錄取
羅楗中
「虎爸式」教育 父子倆同上一堂課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父親的全力支持。對羅楗中而言,父親羅雲軍是音樂路上的「領路人」,也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羅雲軍是一個老樂器迷,家裡擺放著葫蘆絲、口琴、二胡等樂器,閒暇時喜歡拿出來自娛自樂。在這種家庭薰陶下,羅楗中逐漸愛上音樂。「我還記得,7歲那年爸爸把我從老家重慶接到厚街。剛開始我聽不懂厚街話和普通話,很不適應這邊的生活,經常睡不著覺。每當此刻,爸爸總會拿起葫蘆絲吹《月光下的鳳竹尾》等曲子哄我入睡」 羅楗中說。
與父親一道鞏固課上重點難點
受父親影響,羅楗中對音樂的興趣越發濃厚。一開始,他並非直接學竹笛,而是學入門相對簡單一點的葫蘆絲。在學校,每天下午最後一節是可自由「選修」的第二課堂,他第一時間報了葫蘆絲課。到了周末,羅楗中並沒有停歇下來,而是「轉移」到培訓機構上葫蘆絲課,課程無縫對接。與其他家長不同的是,每次送孩子到機構上課,羅雲軍都會全程旁聽,而且坐在一旁全神貫注地做筆記。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羅楗中每天的課餘時間在父親的陪伴下,鞏固重溫葫蘆絲課上的重點難點。很快,他從熟練一首曲子要1個月縮短至1節課。
全力以赴 僅學1年通過10級考試
之所以全程「監控」,羅雲軍說,一方面,自己本身對音樂感興趣,並想藉此引導兒子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另外,能夠大致了解到孩子的學習進度,比如,課後是否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練習等。「到了寒暑假,陪著他到廣州、深圳等全國各地參賽。參賽的意義是為了讓他在比賽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以及體驗努力過後收穫的喜悅。」
屢獲殊榮
老師的悉心指導、父親的陪伴引導以及堅持每天勤奮練習……這些付出使羅楗中僅學1年,就通過了葫蘆絲最高等級10級水平的考試。提起父親,羅楗中充滿感激。「父愛無聲,如果不是他,可能我不會堅持到現在。如今我依然會回想起,小時候無論多忙,他都會坐在旁邊做我『第一聽眾』的畫面。」
以專業成績全國第三被國音錄取
羅楗中8歲那年,他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一人跟廣東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全國藝術人才教育成果展全國總決賽,並拿下葫蘆絲類特等獎。「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和到北京,所以特別難忘,那時就想:『如果有一天能夠到北京讀書,那該多好!』」羅楗中說。
懷揣著這個夢想,高中時,羅楗中進入厚街中學的音樂班,開始系統學習竹笛。雖然竹笛跟葫蘆絲是2種不同的樂器,但是有很多共通之處,有紮實基本功的他很快就上手。高中3年羅楗中特別用功,就連寒暑假都堅持每天練習,希望有一天能夠上像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這類的高等音樂院校。
最近,他如願以償,以竹笛專業全國第3名的成績被中國音樂學院錄取,圓了10年前的夢。「我所在的班很有學習氛圍,很多同學經常在藝術樓練習到深夜,如果不是老師強行規定按時休息,大家還會想盡辦法偷偷地練習,學習勁頭很足。」羅楗中說,有些音樂班的往屆優秀校友雖然畢業了,但是依然會回來給他們指導,分享他們的學習歷程。「有的師兄師姐進入高中之前在音樂方面零基礎,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逆襲成專業排名全省數一數二。他們的『現身說法』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和信心。」
文圖:朱雪琴
編輯:許鑄
版式:林二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