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跟同事一起吃午飯,難道有錯嗎?

2020-12-12 財經小揭秘

這是「我日」公種號

第 138 篇文章

歡迎點讚分享,謝絕擅自轉載

授權私聊,注意節操

之前發在「分答頭條」的一篇音頻(音頻可以點擊「閱讀原文」跳轉收聽),分享到微博之後,感覺很多留言的人都困在小學生的對錯思維裡。好幾周過去了,仍然有人表示「我就是不想在飯桌上討好同事,有什麼錯」。

心塞,可能微博確實碎片化閱讀容易浮躁。

轉成文字更新過來,希望在公眾號上,你願意靜下來想想:

工作到底是在哄誰開心?

不喜歡跟同事一起吃午飯,難道有錯嗎?

最近有一個小朋友給我發私信,問這麼一個問題:

在職場上不喜歡跟同事一起吃午飯,難道有錯嗎?我就喜歡一個人,不行嗎?

我問他,為什麼這個事這麼困惑?他說他看了一篇文章,據說是一個老領導寫給一個95後的。這個小朋友也是95後,他覺得這個話他特別不愛聽,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孩子呀,中午同事們一起吃飯,經常看到你一個人去吃,無論是因為你太忙,還是因為你不喜歡吃他們吃的東西,總之,我想說的是白天在公司,生活和工作分不開,你要多和大家一起吃飯。

「因為在工作中只有吃午飯才是最能夠放鬆消遣,交流感情的時候,這是同事之間增進感情,促進合作默契程度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彼此的了解和認可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所以從今天以後多和同事們一起吃飯吧。」

看了之後,這個小朋友特別不開心,他覺得:

我為什麼一定要跟別人吃飯?不就是個吃飯的事嗎,怎麼還上綱上線?

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值得去探討一下,特別是對新入職場的人。

首先在心態上,要保持開放。

這個心態不是說吃飯,而是說怎麼去看待一個所謂的老上級、老領導跟你去聊吃飯的事情。不要帶著對立的情緒,不管對方說的對也好,不對也好,首先在心態上要保持開放。

他不管說什麼,那是他的看法,我怎麼做呢?是我的自由。既然反正是我的自由,反正是咱自己說了算,那你幹嗎要生氣呢?你先聽聽他說什麼,萬一他說的話對呢?你就聽那部分對的,萬一他說的不對呢,你也知道他錯在哪兒,這不也是有進步嗎。

所以,第一步是心態,只有心態開放了,願意去聽別人說的話,願意「兼聽則明」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進入到心態之後的邏輯分析這個模塊。

從邏輯上,聚餐的本質是交流信息。

那午飯到底該不該跟同事一起吃呢?特別簡單,先看最大的好處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這個老領導說的並不對,他說什麼增進感情、提高默契,其實是一個結果,它不是真正本質的原因。

本質的原因是什麼?你想兩個人面對面吃飯,眼神不交流,互相不說話,肢體不接觸,它就是吃一百年也不可能變成有默契的同事和朋友。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邊喝酒邊談生意呢?是因為飯桌是一個讓人放低戒備的場景,而喝點酒呢,又讓人放鬆警惕,可能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而且情緒也比較好,這個時候方便幹什麼?方便交流信息。

你跟同事不是在談判,也不是在勾心鬥角,你是在交流信息。只不過是在吃飯的這個場景裡面,跟工作場合裡的人去交流信息,大家會在放鬆狀態下額外交流一些場外的信息,比如說誰誰誰最近又評先進了,誰誰誰升職加薪了,誰誰誰跳槽去了什麼公司,哪個哪個領導家裡最近出了什麼事,所以他顧不上加班。

這些場外信息有的有用,有的沒用,但不管怎麼說,真正有用的是這些信息以及這個信息帶來你們雙方感情上的變化。有句話說的好,跟領導做一百件好事,也不如跟領導做一件壞事。你跟領導吃飯或者跟同事吃飯是一樣的道理,大家分享一些在正式的職場裡不方便分享的信息,其實真的能夠增進感情。所以增進感情不是因為吃飯,而是因為在吃飯的時候分享到場外信息。

這個「場外信息」有什麼用處?

兩大好處:

一大好處首先是信息。這個信息正式渠道是拿不到的,你拿到的場外信息越多,越有可能在不知道什麼地方幫助到你,相當於是買個保險。

另外一個好處,人跟人之間的情感有了默契之後,再合作時溝通摩擦就會少很多。

當然也會有壞處,比如說可能有的同事可能就喜歡吃那些大魚大肉,不健康。我是小清新,我很健康,我想吃一些蔬菜沙拉,我不想午飯吃得太油膩,怎麼辦呢?

我以前公司就有這樣的同事,他們自己建了一個微信群,在全公司所有部門裡邊徵召,找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每天一起去吃蔬菜沙拉,我覺得這個挺了不起。

怎麼講,這是另闢蹊徑。你想,你跟同事吃飯只不過是同部門,最多是兄弟部門,合作部門,而這些人呢,我的這些同事們,他們因為吃蔬菜沙拉在全公司幾乎所有部門都認識一兩個人,這種「弱社交關係」是基於興趣的建立。

很多職業規劃師或者在職場上混得比較好的人,都會告訴你這一點事實:職場上的重大飛躍,往往是由於弱社交關係帶來的機遇。

為什麼?其實很簡單。與你最熟的那一圈身邊人,和你所處的場景高度類似,他們知道的你也知道,你不知道的他們也不知道,有點像是一個「回音壁」,提供不了新的機會。而恰好是那些略有聯繫卻又不夠緊密的人,能夠出其不意地幫助到你。

所以你不一定非要跟本部門的同事一起吃飯,但你最好能夠跟職場上的人一起吃飯,在吃飯的時候分享一些場外信息。

如果只是為了省錢,得不償失。

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覺得錢是賺出來的,也是省出來的。所以他們可能會覺得,我晚上在家做好飯,第二天帶著,又健康又省錢。

這個思路對不對呢?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如果你特別喜歡做飯,你做飯樂在其中,甚至是你在幫家人準備便當,你覺得很開心,那你繼續堅持。

如果你只是為了省錢的話,我覺得是得不償失。

因為你想一下,你自己準備這個東西,表面上看成本很低,但實際上你搭進去了時間和精力。

有人做飯快一些,半小時,慢一些的,一小時。可能這半小時、一小時對你來說不起眼,但關鍵是它不光是時間,它是機會成本。

假如做飯這件事情並不能讓你放鬆,你做完飯還很累,那你反而是消耗了更多的精力。

而這個精力如果節約出來,在你的業餘時間裡,本來是可以用來做自我提升的。不都說那麼一句話嗎:人在職場裡真正的成長,就取決於下班之後的那幾個小時。

算時間假如有點虛,那我們算一下錢:

如果你只是為了省點錢,一頓飯你自己做可能成本 5~10 塊,你在外邊吃 20~30 塊,一頓飯差 20 塊錢左右,一個月 22 個工作日總共也就是不到 500 塊錢而已。因此你相當於用下班後的 10~20 個小時,賺到了(節約了) 500 塊生活費,折合 25~50 元/小時,值得麼?

假如你的月工資高於 10000 元,那麼你顯然是虧了。而且要是把下班後做飯看成是一種加班的話,那你虧大了呀,因為你應該獲得雙倍工資才對。

假如你的月工資低於 10000 元,那麼你在一個午飯工作餐都需要 30 元的地區,每個月光夥食費都得將近 3000 吧,再算上房租可能也要 3000~5000,還要考慮偶爾改善生活、添置換季衣帽鞋襪,這幾乎就是月光的節奏了。

如果把這個精力和閒暇的時間用來自我成長,有沒有可能進步更大呢?我們就是討論這麼一個利弊權衡,有沒有可能?如果沒可能那你就做飯,如果有可能,那要不要做一點能夠提升自我的事情。你說呢?

補充一個「逆向思維」

最後這一點,原文中是沒有的,因為我沒有想到。是在微博評論中,有小夥伴提到的,我覺得特別特別好,分享給你:

逆向思考一下,假如上班的時候,公司那麼多同事,都沒有一個是你願意一起吃個午飯的,那你每月超過 2/3 的天數、每天將近 1/2 的時間都和一堆你討厭的、很可能也討厭你的人待在一起,有意思麼?工資是有多高啊值得你這樣犧牲?

相關焦點

  • 不喜歡和同事一起吃午飯,小夥患上午餐恐懼症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郎建榮一日三餐對每個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但在職場上,每天中午的那頓飯可就有學問了。最近,剛入職的小劉感到非常不適,因為不喜歡和同事一起吃午飯,總覺得自己不合群,還被同事吐槽沒有團結精神,一到中午就有「午飯恐懼症」。
  • 英語情景口語:我跟同事一塊兒在一家餐館吃午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情景對話>正文英語情景口語:我跟同事一塊兒在一家餐館吃午飯 2014-03-28 22:52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把同事當朋友,我錯了嗎?
    「同事永遠成不了朋友」,這句話我都看了一百遍了,並且一開始我是深深認同的。為什麼呢,同事之間有利益關係啊,有利益關係怎麼成朋友呢?但是,我的前同事們,讓我開始糾結了,把同事當朋友,我錯了嗎?不過有一次是涉及到利益的,有一項業務是公司老大難,每一任業務員都搞不定,到我這依然如此,領導派她來協助,最終匯報時她數據造假,告訴公司搞定了。那項業務不大,當時我也糾結了一陣子到底要不要拆穿她,拆穿她吧,就是明面上有矛盾了,要是鬧大了,領導比較喜歡她,有可能為了保她犧牲我;不拆穿她吧,心裡又不舒服,任由她踩著我上位?最終我還是決定忍氣吞聲了,也許我這性格就不適合做業務吧。
  • 為何越來越多員工不喜歡團建了?這5種心理5種活法,終於說透了
    前幾天,有一篇網文刷了朋友圈。公司開除了那個不和同事一起吃午飯的新人。認為這名員工不和同事們一起吃午飯,證明他沒有團隊合作精神,與企業文化格格不入。真是小題大做,這個公司還瀰漫著陳舊落後的人際文化觀。 我曾在公司負責團隊建設,也面臨著團建很難的情況。
  • 「我年紀大了,經不起跟同事一起過夜了」
    Sayings:「你最近跟同事一起過夜了嗎?」這句話是編輯宋溫暖問的。意思是,你最近跟同事一起團建了嗎?眾所周知,公司團建是個讓人情緒很複雜的事情。於是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為什麼每次跟同事出去玩,回來都覺得不太值,有深深的失落感?主要是沒睡好。同時也沒吃飽。
  • 同事不搭理你了怎麼辦?可以試試這四個方法
    小娟屬於比較內向的小姑娘,踏入職場後,總是覺得自己跟身邊同事之間的距離很遠,很難融入這個集體。可是又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跟同事之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幾個可以快速拉近同事之間距離感的方法:1、故意展現出自己笨拙的一面,多向同事請教特別是女孩子,可以在同事面前適當的示弱。可以在工作的某個環節當中,如意展現出自己笨拙的一面,然後去向同事請教。一般這個時候,對方都會產生出一種優越感。
  • 這四種事,男人最不喜歡跟女人一起做,你也是嗎?
    時常聽到女人發出這樣的抱怨:從前他追我的時候,做什麼事他都願意跟我一起,趕都趕不走。現在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了,他每天都說忙,好像有多少工作似的,周末休息了,他也不願意陪我,要不然自己玩遊戲,要不然出去找他那些「狐朋狗友」,對我愛答不理的,把我追到手了,難道就是這樣嗎?
  • 跟這種00後同事一起工作,我快要被氣死了
    跟這種00後同事一起工作,我快要被氣死了幾個月前,單位的領導交給我一個姑娘,年齡僅19歲,大專輟學的文化程度,但是我們這種事業單位,領導隨便塞一個人進來也無話可說。一開始,覺得這姑娘長得還挺秀氣乖巧,說話也挺和氣地,心想著應該很好帶吧,結果我錯了,我真是太難了!現在,我歸納出幾點原因,為什麼說跟這種00後輟學的同事一起工作,真的是要氣死自己!以下幾點吐血經歷,無比奇葩!
  • 梁壯的詩歌詞-難道我錯了嗎
    梁壯的詩歌詞-難道我錯了嗎又見的傷傷傷一起,你叫我如何不去想你,無法忍受的孤寂,我不懂著哭泣。《難道錯了嗎》有一種話語在現實之中掩埋,有一種過錯是曾對你表白,愛的期待彷徨了等待,再一次的傷害我說不出來。
  • 同事來我家吃飯,我用二十分鐘做了三個菜,吃完想和我搭夥吃午飯
    中午快下班的時候,同事說早上忘了帶家裡的鑰匙出門,要等到傍晚孩子放學後才能進家門。我就請她到我家吃午飯,吃完飯還可以聊聊天休息一會,反正我家先生和孩子都不回家吃午飯,兩個女人隨意弄點吃的,好過到外面吃快餐。
  • 你想跟伴侶成為同事時刻在一起,還是保持距離?
    天長地久有多長?朝夕相伴伴多久?聽過很多人說,不喜歡跟自己的同事或是共事的人戀愛結婚。理由是沒有新鮮感,天天上班下班都相見,一定膩的快。我曾一直希望有那麼一些情侶,願意彼此相愛後就不分開。一起上班共事,一起下班買菜,一起回家做飯,一起看電視做家務。這個一起,不是我們戀愛時最想要的「在一起」嗎?其實呢,只是因為在一起太久會淡然,那麼偶爾分開還情有可原。可漸漸發現,人們不想跟共事的人戀愛結婚,大多是怕平時不方便。
  • 一個湛江痴情女與白眼負心男的故事,難道做一個好女人有錯嗎?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湛江痴情女與白眼負心男的故事,明知男人是個渣男,薄情花心,外遇不斷,並被小三當面侮辱,還不離不棄,一心為他生小孩,到底為了什麼?話說湛江某海島,有一對男女(以下稱為阿龍和阿芳)從高中就開始早戀。
  • 喜歡和同事說自己的私事,這真的好嗎?|忙 Day
    可問題是,a和她只是普通同事關係啊,就算同批入職關係還行、就算處於甜蜜忍不住要和別人分享,但也真不必什麼都說吧。 的確,為了和同事拉近關係,適當抖點「料」出來是個好方法。比如,在茶水間聊聊昨晚追的劇,一起吃午飯時談談生活不易、下班乘坐的地鐵上聊聊化妝心得、共同吐槽一下新來的同事不太給力,這些都是和同事升華關係的小伎倆。
  • 跟同事一起旅遊,拍照的時候感覺自己戀愛了,怎麼樣才能拿下她
    9、跟同事一起旅遊,拍照的時候感覺自己戀愛了,怎麼樣才能拿下她10、妹子,沒想到你刀上功夫了得啊11、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實力坑爹,這就是爸爸弄的12、孩子:行行行,你厲害,霸王的寶座歸你了。13、大爺你是認真的嗎?今晚得給你加工資14、這孩子是怎麼回事?怎麼看著是在馬桶旁邊呢?難道她是喝酒了嗎?15、活捉一隻葛優喵,感覺它身體被掏空了!16、為了堵住伴郎團,伴娘們真的是努力了,就算是紅包也不起作用呢。
  • 半夜男同事問我:在嗎?
    前陣子看到個笑話故事特別有趣,故事是這樣的:晚上12點半的時候有位異性朋友問:"你睡了嗎?"你立馬蒙了,想著,這麼晚給我發消息。難道是喜歡我?秀晴的同事,男生跟她原本是不同的部門,因為一次出差布置場地的合作,兩個加了微信。男生偶爾會給朋友圈點讚,午休的時候聊過幾次工作,加班的時候給秀晴帶過幾次奶茶。僅此而已了,再平常不過的同事關係。有次男生問秀晴情人節送什麼給自己女朋友好。秀晴才知道他有了男朋友。
  • 同事看你不順眼,是你錯了!
    上周日,有幾個小夥伴在學習群裡討論一個問題:「遇上看自己不順眼、處處為難自己的同事,該怎麼辦」。這個問題,相信也困擾了很多職場人。對此,我猜你的反應可能是懟回去,或是有多遠躲多遠。在我看來,上述做法都不是明智之舉。正確的做法,是首先明確是誰錯了。你可能會驚呼,同事看我不順眼,當然是他錯了。
  • 乳頭太大難道是我的錯嗎?
    因為是新手媽媽的我,壓根就不知道該如何把乳頭送進寶寶的嘴裡。這時婆婆看到了,走過來,問我,說,不會餵嗎?我說,嗯,不會。婆婆說,我教你,我說,好。可是,就在婆婆剛看到我乳頭的那一刻,她說話的方式讓我感覺極度不舒服。她說,你的乳頭怎麼這麼大,而且還這麼短,這麼軟,讓孩子怎麼吃?當時聽婆婆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很生氣。
  • 「同事說話拐彎抹角,明明她有意見,卻把責任推到我身上」
    身邊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表面跟你關係很親近,比如在一起工作了幾年的同事,比如實在親戚,但總有些人說話拐彎抹角,什麼話都不明了說,做事還裡一套外一套,我覺得這樣打交道很無聊。有一個同事,想向老闆反映點問題,因為我是做人事的,她覺得我離老闆「很近」,於是就好幾次來跟我講她的事兒,其實呢我只負責自己的工作,幫不了她,可是她就覺得我能幫她傳傳話,還不直說。
  • 離職時想跟同事道別,卻被懟了:「咱倆有這麼熟嗎?」
    臨走了,他想有幾個平時經常一起吃飯一起加班的同事,感覺彼此關係還不錯。於是就招呼了一個到公司走廊上聊兩句道別的話,結果這同事說了句「咱倆有這麼熟嗎,還用這麼道別,好啦好啦……」等電梯下樓時也沒一個同事出來送送,電梯開了,只有保潔阿姨在裡面。阿姨問他這是要走啊?他「嗯」了一聲。
  • Are you out to lunch不是在問你「出去吃午飯嗎」,而是在罵你!
    所以,有時候,當別人說Are you out to lunch不是在問你「出去吃午飯嗎」,而是在罵你!英語例句看一看:① Did you just say that two plus three equals s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