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一個爺爺「遛」三胞胎上學的視頻
帶火了一樣「兒童防走失神器」
——安全繩
自此以後
一些家長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紛紛給自家娃配備上了
安全繩、防丟書包、牽引腰帶
但是安全繩真的「安全」嗎?
4月15日,深圳地鐵1號線華僑城站上演驚險一幕。一對年輕夫婦為了省心,用兒童安全繩將一大一小兩個孩子「捆綁」在一起,結果在站臺乘車時,兩個孩子卻被站臺門、列車車門「隔離」開——一個孩子上了車,另一個卻還在站臺。
可以看到兩個孩子中間連著安全繩
事件還原
4月15日18時許
4月15日18時許,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兩個孩子(老大約5歲,老二約3歲),在1號線華僑城站乘坐地鐵。期間,兩個孩子各有一個手腕繫著兒童安全繩手環,被連在了一起。
4月15日18時25分
在爸爸刷卡後,因老大自行奔跑過閘導致閘門關閉,而被安全繩拖拽的老二頭部直接碰撞到閘門。因為這家人只買了兩張地鐵票,最後男孩子只能在閘門下鑽過,而爸爸則跟著別的乘客進了閘門。
4月15日18時時26分
一家四口下至站臺候車。此時列車即將關門,爸爸和老大在關門瞬間跑上了列車,被安全繩「拴」住的老二和媽媽則被留在站臺。
兩個孩子被地鐵車門分開
但是安全繩還在孩子的手腕上!
趕來的車站工作人員,立即按壓「緊急停車」按鈕。地鐵開動產生強大的拉力安全繩被扯斷,萬幸的是,並沒給孩子造成傷害。最終,造成列車晚點約6分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其實
這樣的驚魂一刻
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今年2月24日,深圳地鐵7號線西麗地鐵站內兩名被安全繩系在一起的兒童和家長也是因為站臺門、車門關閉時,將未來得及下車的一名大人和兒童「留」在車內。
所幸當列車即將駛離時,一名家長迅速解開孩子手上的安全繩。同時,站臺工作人員也按壓「緊急停車」按鈕。事件也造成該趟列車晚點2分多鐘。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
「安全繩可以拆卸,只要像這個家長那樣,及時將孩子手上的手環打開,不是不會產生危險嗎?」
理論上是這樣
但實際操作中卻不總能如想像的順暢
市面上的安全繩為了強調「防走丟」的功能,大多數使用了雙層魔術貼,有的甚至還能上鎖。如果只有一個孩子被留在站臺上,很難解開安全繩,而且就算有大人幫忙,時間也不一定來得及。
所以,兒童安全繩是否適合
在人流密集或封閉的區域使用
仍然值得商榷
建議:乘地鐵時解開安全繩
對於家長來說
防丟繩只能起輔助作用
而且,還有以下不便之處
如果牽引繩過短,年紀小的孩子因為手腕單邊的拉力容易被影響行走的傾斜度,甚至有可能被拉扯摔倒;如果繩子過長,在密集的人群裡則容易絆倒行人和自己;在地鐵內使用,繩子還有可能被纏進扶梯等處,出現上文中被車門「阻隔」的情況,安全隱患很大。
其實
防範兒童走失
使用安全繩只是其中一個方法
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長多加關注
儘量別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下面小編就為您奉上
兒童防走失小指南
預防兒童走失注意這幾點!
01
據統計,兒童走失的高發場所為商場、公園、廣場、遊樂場、超市等人員密集且流動大的地點。
外出前,家長可以給孩子穿上顏色鮮豔的衣服方便辨認,與孩子約定好一個地點,比如如果找不到家長不要亂跑,到約定地點等候;外出時,要確保孩子時刻在自己視線範圍之內。
02
教育孩子不與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成年人不會向小孩尋求幫助,面對陌生人的請求要勇敢說「不」;
平時千萬不能以「不聽話警察把你抓走」等話語恐嚇孩子,告訴孩子記住「110」報警電話,警察是可以信任的人,有困難找警察;
讓孩子熟記家庭電話、父母手機、父母姓名及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但是要叮囑孩子不能告訴陌生人。
口說千遍不如模擬一遍,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被拐模擬情景訓練。下載一些兒童走丟的視頻,和孩子一起觀看,讓孩子了解到走丟的危害。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家中進行情景訓練,比如有陌生人走過來、找不到父母的情景該怎麼辦,視頻結合訓練,讓孩子明辨好壞、在真正遇到危險時有所自救。
如果孩子走丟這樣尋找!
首先家長一定要記住
馬上報警!
馬上報警!!
馬上報警!!!
不用理會所謂「沒到24小時不能立案」的說法,只要發現孩子不見,立刻報警!
同時家長自己也要盡力尋找
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01
可以向媒體尋求幫助,通過廣播、報紙、電視臺等發布尋人消息。同時可以發動親人朋友在朋友圈、微博等平臺發布尋人啟事。
02
採用「十人四追法」
父母雙方一方原地不動,一方發動親友10人向四個方向尋找。搜尋分成兩部分:首先,在2公裡以內,沿著大路安排4人,一人找一個方向;再安排4人,在2公裡之內搜尋主要的火車站、汽車站,力求在人販子逃走前將其截住。
再安排剩下兩人,一個去報警,一個人回家留在家裡。因為有時孩子可能已經自己回家。
其實藉助防丟工具也不是不可以
但請家長記住↓↓↓
在地鐵出行過程中解開安全繩,尤其是在過安檢、過閘、乘坐扶梯和上下車時牽(抱)好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來源 | 深圳公安、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