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要是反過來說,會容易不少,甚至通過了註冊會計師考試,再馬不停蹄地參加中級會計師職稱考試,都可以裸考。
而考過中級會計師,對參加註冊會計師的作用實在太小,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有人不禁想問,既然註冊會計師證書這麼有用,為什麼不都先考註冊會計師呢?
01註冊會計師考試時間長,難度大
4月底報名結束,10月中旬考試,將近5個半月的時間,不不要以為時間很長,如果計劃每年報考2個科目,實際有效的備考時間,每門課程其實不足1個月(每天按照滿24小時六三)。
如果連續一個星期沒有看書做習題備考,而是被參加結婚、生子的宴席或被體育賽事所吸引而耽誤了看書的進度,很容易導致備考後期壓力很大,很容易讓人半途而廢。
即使一路堅持下來,沒有人敢打包票你一定能夠通過這科的考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過往的好多次考試中,已經出現大的綜合題(15份)考察的知識點很偏,培訓機構的老師都沒有關注過,更別說參考的同行們。
沒有想要去會計師事務所,或是沒有那麼強的上進心,想要邊走邊看的,一般考過了初級會計職稱後,不會去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而是在會計這行,混的4年工作經驗,再去考中級會計職稱。
02企業工作,看不到註冊會計師證書的作用
我自認為註冊會計師證書的含金量很高,但是有很多人覺得這個證書都快「爛大街」了,沒有什麼必要考,造成這種錯覺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註冊會計師證只有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才能夠更加明顯地發揮這個證書的作用,例如只有拿到這個證書才能晉升項目經理以上的級別,才有資格籤署財務報表審計報告。
而在企業當中,從事財會工作,除非你遞給對方的名片上印有「註冊會計師」字樣,讓對方覺得你的專業素養很硬,否則對方無法根據你的職務來判定是否是一名註冊會計師。
另外在企業當中,財務工作本來就很忙,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本來就是個人的事情,所以公司不會給予你任何備考時間的照顧。該加班的加班,該是你的事情必須由你負責來完成。
而會計師事務所雖然有特別忙的時候,但是也有淡旺季之分,旺季正好不是考試季,一般就是11月份到下一年度的4月。
淡季的時候,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不再要求審計必須到公司上班,所以有很多自己可支配的個人時間,並且可以好好利用,安心的在家沒有打擾的複習備考。
即使臨時來項目了,你又要不得不參與,在臨近考試的時候,多數會計師事務所還是會綜合考慮,給你安排1、2周的無幹擾的複習備考。
還有就是比較實際點的,在企業當中,參考中級會計師職稱並且最後通過了考試·,多數企業都會有一定的獎勵,即使沒能通過,參加考試的費用也會算是職工教育經費能夠全額報銷。
而註冊會計師證書作為一個審計工作的執業資格證書,在企業中參考就沒有這些福利,而在會計師事務所,即使單科通過都有一定金額補貼,甚至拿到了全科合格證,申請成為註冊會計師,基本工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職位也會有更快的提升。
多數財會同行都是任職於一般的企業,除了註冊會計師自身難度大於中級會計職稱這樣的客觀事實外,還有就是在企業中備考,真的覺得很孤單,甚至有些地方還會遭到別的冷嘲熱諷「初級都沒有通過,就想要考註冊會計師」等等,導致在企業中考注會的難度要比在事務所大很多。
所以,一心就想待在企業發展,並不想跳槽到會計師事務所鍛鍊的,考個中級會計就已經足矣,沒有必要放棄太多享受生活的時間,去備考註冊會計師,而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總結工作經驗。
如果想要通過考註冊會計師,來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麼就儘快早點跳槽去會計師事務所,學習氛圍很重要,等拿到證書,年級都已經不小了,那個時候再轉行就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