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女神陳果,因此事人設塌陷,淪為學界之恥?

2021-02-15 享海外GLOBAL SHARING

 享秘書推薦

我常想不通,到底是人紅是非多呢,還是人紅忌妒多。比如,前「復旦女神」陳果女士,這位81年出生的網紅教師,去年僅僅因了一個無心之舉,就被全國網民痛罵的體無完膚。

事情的起因,是在復旦大學校內的一次例行授課中,面對臺下學生,雙手斜插口袋的陳果老師,意氣飛揚,衝口而出,將「耄耋」[mào dié] 一詞,口誤念成了「毛至」[máo zhì]的發音。講課過程被錄成視頻上傳網絡後,本已日漸消跡的她,再度被架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時間眾矢之的。

陳果,何許人也,爆紅時期,她身上有無數的標籤:「美女教師」、「復旦女神」、「心靈導師」、「精神傳道者」、「最受歡迎的女學者」、「首位登上央視《開講啦》的高校青年教師」等等,大家也無不樂呵呵「傍名牌」。可還是架不住牆倒眾人推,就因念錯這麼個字,太多翻雲覆雨的朋友,幸災樂禍她的「人設塌陷」,甚至連帶懷疑其人品,攻擊她是「中國學術界之恥」。網友都是很勢利的,「倒陳運動」遂轟轟烈烈。

她在無端走紅之初,就曾清醒說過,「神壇即祭臺」,有此下場只怕也是意料之中吧。她還有句名言,「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很相應地,至今沒有回應。

論起這場口水戰的是非曲直,忝為吃瓜群眾一枚,不怕得罪人,我的想法倒也挺簡單:

陳果女士身為復旦神學博士,高級講師,還是教育界的網紅,這麼一個常見詞讀錯,確實不應該。這一點,沒必要為她洗白,有錯就該認,不應去文過飾非。但是,這確實是一樁很偶然的大學課堂小失誤,很多人呶呶不休,各類攻擊如炮火橫飛,甚至有號召「把她轟出講臺」的,未免小題大做過甚其辭。好好的討論,墮為無意識的瞎起鬨,與「太平拳」重擊。

其一,她又非全知全能,教書10多年,課堂上無心念錯個字,情理難免,任何教師想都犯過這種很低級的錯誤。批評她很正當,可哪需如此上綱上線;其二,退而論之,即便她真非大意,甚或從來都沒搞清「耄耋」的現定讀音,也無法證明她就必定不學無術。

我和她沒有任何利益瓜葛,所以要為之辯護,核心理由很淺顯:中國文字,何其駁雜繁難,何其盤根錯節,簡直就是一個橫無際涯的語林陷坑,不管你何方神聖,是「國學大師」還是「活體字典」,都不可能確保可以準確地讀正每一個漢字。那是蘋果siri,不是正常人。我還聽過「嶺南儒宗」饒宗頤將「珠圓玉潤」念成「豬丸魚碎」的呢,難不成需要寫篇萬字檄文,討伐他欺世盜名?

當我們吹噓陳果老師時,不要忘了,她只是一個思修老師;當我們要抽起鞭子時,也不要忘了,她只是一個思修老師。她所教所業,也和「學術」都不大沾邊,要求不能過高,搬出黃侃、魯迅、維根斯坦來對比,指她多淺薄,還是什麼「毒女」,是吃飽了撐式的沒意義,無非藉助功成名遂的大神去打壓議論的對象而已。儘管,我無緣識荊,她是否真有學問,是低配版的周國平,還是山寨級的小於丹,亦或是攜病毒的女蔣勳,我都沒法確認。

她宣講的那些東西,什麼靈魂呀,幸福呀,人生呀,來迴繞來繞去都是白開水的知音體,或許我年紀大了,太油的暖胃雞湯也實在喝不下去。那一派全副武裝的收腰包臀裙、修身小西裝、尖細高跟、T臺貓步,雖配著先知式的表情與規範手勢,我也體會不出怎麼就「顏值氣質雙殺」了。

只是我得如實說,不要講陳女士不過區區一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的講師了,歷史上與現實中,連眾所共遵的學術大師,都萬難避開公開念錯字的尷尬。

胡適乃新文化開山,名頭夠猛了吧,柳詒徵《劬堂日記》就嘲笑,1946年10月21日他陪同胡博士參觀南京龍蟠裡圖書館時,竟親耳聽到他將山東漯河的「漯」(tà)錯念成了「luò」(河南漯河念luò),而他還是研究《水經注》的大專家。

好,胡適之舊學素養可能還不夠紮實,那曾出任國家文史館館長的章士釗,其「國學」積累足夠凌駕一時了吧!可當年,他還不是因成語「每下愈況」還是「每況愈下」混淆不清,被前下屬魯迅抓住小辮子,給駁叱的狗血淋頭?這些都是雞蛋裡挑骨頭,因審音辨字引發的著名八卦。

這兩個瓜可能過於久遠,那再舉現時新例兩則。臺島文化圈臺面人物蔣勳,腕夠大了吧,連林青霞都俯首低眉稱恩師。可前次聽他講《紅樓夢》,解說第78回《芙蓉女兒誄》,不過幾分鐘,他就接連念錯了好幾個常見詞。「櫛風沐雨」的「櫛」字,本發「zhì」音,認半邊成了「jié」了;「郴江幸自繞郴山」的「郴」[chēn],弄混搞成「彬」[bīn]。五代馮延已,中學生都耳熟能詳,通行巳[sì]音還是被他念成「自己」的「己」[jǐ]。

「出醜」更有名的還有餘秋雨大師。當年,他榮膺央視青歌賽評委,何其顧盼自雄,軒軒甚得評點時,「仁者樂山」的「樂」[yào],赫然念成「lè」,而杯水車薪的「車」[chē]則讀為了「jū」。彼時,網絡還遠沒現在發達,據說10多萬多條質問的簡訊,不脛而飛齊奔央視大樓。餘的回應是,毫無失誤,「古音新讀」,「網民的惡言是找茬」。

這些,還僅是暫時想到的幾個成例,扯此當然不是要論證陳果錯的理直氣壯,而是意在說明,她的錯本就是情理所難免的,再厲害之人也會百密一疏。唯一需補說的是,任何人念錯字,都非天經地義,高知分子更應自尊、敬業,在學識上也務須有比普通老百姓更高的要求。只是,陳果未曾強詞奪理為己狡辯,大家也沒必要得理不饒人。

網絡時代,許多網民朋友確實是十分情緒化的。很多人,似乎整天就期待著別人尤其是名人出點錯,以供大眾娛樂,然後自己獲得扎人的快感。這段時間,那些人圍攻方方,也可作如是觀。

再說開一點,大眾輿論一直有個思維誤區,總以為多認得幾個生僻字,就是大學問家。甚或等而下之,似覺得能熟識茴香豆的茴字四種寫法,都是足以光宗耀祖的美事。

學問之道,本就不在餖飣之學上,那是孔乙己。且人皆有盲區,在極簡單的地方出錯,也是難免。朱熹被奉為大儒,可他給《楚辭》注音,乾嘉學者還不是給指摘的體無完膚。近代大師王國維,說自己研究《尚書》一輩子,可其中至少一大批文字,還乏能力讀正其音。

我自己,平日亂翻書籍,獨喜觀其大略,根本不在意某字該讀某音,從不以為是多大的事。明末學問宗師顧炎武,其名著《日知錄》曾專列「別字」一章,羅列出古今一大批「大師」,寫錯的「別字」、念歪的「白字」,可他用心也意在正本清源而已,而不會大曬優越感說,你們這些大咖如此淺顯的字都讀錯,是徒負虛名的一群傻帽。

再扯遠一點,中國漢字,它附載信息實跨越語音。漢語發音,方言互異,古今有歧,卻從未阻斷理解,本身就是漢字優越性所在,是較之印歐語系文字更殊勝之處。漢字作為意音體系,表音效用可說最弱,因此碩儒大師亦或音韻專家讀錯常音也是普遍,也無關宏旨。甚至我自身揣想,「耄耋」此詞,造字之初其因可能就念「毛至」,因「毛」表音,「至」則表音兼表意,如今讀音也許是語音訛化之故。

而且,實際上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可能將漢字認全。據1990年徐中舒《漢語大字典》,現有漢字至少達54678字。如此宏大紛亂的「辭海」,使得所有中國人都有頻頻出洋相的可能。古往今來,即便是編綴字典的頂級專家,也無法絕對正確。漢代許慎,是所謂「字聖」,他《說文》解讀「五」字,流沙河《白魚解字》依靠新文獻,就明白說他讀錯解錯了。

流沙河在講課

不要說陳果學西方神學專業的外行了,如今連權威字典都隨時可能有謬。前一陣子,不還爆出趣聞,說是對岸傾盡全力重訂頒布的《國語辭典修訂本》,書中的「尷尬」二字,夠稀疏平常了吧,夠婦孺皆知了吧,其讀音竟也標註為[jiān jiè] ,成為兩岸三地笑談。

所以,較真地講,大師、專家都無法倖免,陳果一介思修講師,課上隨口念個錯音,不是極正常之麼!網友如此興奮地窮追不捨,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乃至不惜羅織罪名,是否有點過頭了呢!

日本電影《編舟記》,講述字典編纂之艱巨

況且,陳果雖為大學教師群體中的新晉網紅,可她在復旦,也僅只是教公共課的普通講師一枚而已。另外一些借題發揮的攻擊,也偏離了理性。

現今我陸大學內,同為「老師」,也分科研崗與教學崗。陳果女士,不過是教思政公共課的講師,嚴格而論連學術圈中人都算不上。她自2008年起,就在復旦主講思修課,似也從未以「學問家」自居,雖莫名其妙地被捧為「網紅」,可也還算守師者本分,並未過度商業化。

陳果引發爭議,核心也許還不在念錯字,而在於她的授課內容。對此我也照樣同情、理解她。她的課程,或許是雞湯為多,但性質也和於丹不同。於丹是面對社會大眾宣揚她的價值觀,而陳果是在班上對著一小群大一學生上思修課而已。最有資格發言的,是她的那些學生,而不是社會大眾。

我們知道,在大專院校,思政課是久負盛名的老大難,幾乎所有人怨聲載道。而她的課,竟然年年爆滿,求而難得,150多人的教室,從來座無缺席,這種教育狀態只怕舉國難見一二的。據我所知,無論如何,復旦學生還是很喜歡她,她在其中擁有極高的人氣。她這個人,被親切稱為「麻辣教師」,她的課也接連被學生評為「我最喜愛的復旦課程」。難道因為一個字的口誤,就能抹煞這一切?

網上調侃

我想,我們必須得承認,如此一門死氣沉沉的課程,到她手上,變得那麼有樂趣,本身就是一個優秀老師的能力與魅力。而這樣的課程,她淺俗一點,隨機說法引導那些剛上大學的少男少女,也情有可原。哪能因為人家也談生命、談愛情、談孤獨,就攻擊她是「湯婆子」,除之而後快?她不是只給學生灌輸課本知識,而把自身的內心所思所得,分享給更年輕的一代,希望他們精神豐裕,善待內外,又何錯之有?

更何況,「雞湯」也不一定就是毒素,我們大可不必「聞雞色變」。這個世界,精神滿足式喝雞湯,本質上是與燒香拜佛是一個樣的,給予焦慮的心靈以安撫,是所有正經學問都在力求的。無非安撫的方式不同而已,哪所謂雞湯不雞湯?

歸根結底,人總要選擇一種方式活著,大家意見如此對立,也僅是選擇看世界的角度有異而已。陳果是不是專熬「雞湯」暫擱不議,而「雞湯」也不是誅心打人的工具,它的好壞得看你受用不受用。

過去,曾閒翻民國丁傳靖所編《宋人軼事彙編》這套書,對其中一則逸聞,印象尤深。

話說,宋代大學問家蘇軾老師,小年輕時就工書善畫,博綜群籍,稱雄海內。他也矜負傲嬌,自鳴得意,特撰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數日後,蜀中一故老,不經意間看到,特意找他,取一舊書請教。

不料,博雅如蘇老師,竟一字不識,只好拱手跟老人賠禮致歉。隨即,他將此幅對聯,添改成為新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常置案前,以為自箴。這則遺聞,論性質也很「雞湯」,可是我想,一切道理都是相通的,值得我們有所思考,甚至反求諸己,使得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對陳果,對陳果們,對念錯字,對「心靈雞湯」,我們理應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淡然。真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先祖們魂魄所依的皇皇漢字,還有我們的教育大業,乃至社會共同體一些共識的達成,都沉重的如山似海,我們每一個人,當永遠都走在學習的路上,永遠該心存敬畏。人前人後,少出洋相,進德脩業,日日增新,即便是我這樣的槓精和噴子。

也是以,在這起十面埋伏的輿論口水戰中,我要為素昧平生的陳果女士,坦然說幾句公道話。

2020年,是機會最好的一年!

 

2020年的房子可以買,只要有出租價值的房子,就有升值空間。這個意見適用於剛需或者改善人群,我不建議繼續炒房,因為這個時候炒房是違背了天道,違背天道必有天懲。

 

對於投資機構來說,2020年也是抄底的好時機,因為很多泡沫都被吹散了,凡是還能在2020年還能堅持安穩發展的公司,一定都是好公司。

 

對於創業者來說,2020年是最有挑戰但卻是最有希望的一年!因為很多湊熱鬧的人都在消散,只有對這個行業充滿熱愛的人在堅持,只要熱愛就一定要堅持,堅持下去就一定迎來黎明。

 

萬物凋零之時,也是萬物重生之日。

 

2020年,將是無數人改變命運的絕佳之年!

近年來,歐洲部分國家推出的購房移民政策開始受到國內投資者的追捧。性價比高、無移民監、申請手續相對簡單的歐洲國家移民早已悄然成為全球移民人士首選。其中,投資門檻低、可以一步到位拿永居的希臘,更是當中的大熱門。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鄰近愛琴海,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擁有6000多座島嶼、1.5萬公裡綿長海岸線、500多座藍旗海灘,加持幾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蘊,每年吸引全球3000多萬名遊客到訪。希臘央行近日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希臘房價漲幅創下2006年以來的峰值紀錄,這清楚表明希臘房地產市場和總體經濟都在復甦。
數據顯示,2019年希臘房價同比增長7.2%,而2018年比2017年增長了1.8%。在希臘的眾多城市中,房價漲幅最高的應屬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地區,比2018年大幅增長10.4%,僅落後於2006年的年升幅(11.7%)。

希臘「黃金籤證」一向深受中國投資人青睞,尤其適合有以下幾種需求的人群:

希臘「黃金籤證」只需要2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不到200萬即可移民希臘,拿到歐洲身份!

中國家庭都希望孩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希臘的公立教育體系非常發達,還擁有出色的國際教育體系和眾多優質私立學校。

子女憑希臘身份回國參加「華僑生聯考」,還可直降200分就讀清華北大等名校!

就讀國際學校 

移民希臘之後可以讓子女入讀當地的國際學校,不僅教育質量更高,而且費用相較國內要低很多。希臘當地有英式,美式的國際學校,可以學習IB以及A-level課程,相關成績被海外大學承認。此外,希臘當地國際學校的費用要比國內低很多。

不想去常住,只是希望拿到身份以後去度假;或等孩子長大了去讀書以後考慮過去陪他一段時間;生意主力還是在國內,要經常回國打理……如果有這些顧慮,即可考慮希臘移民,因為希臘移民無移民監。

如果你喜歡歐洲旅行或在申根國家有生意合作往來,要經常前往,希臘也是很好的選擇。希臘是申根國家,獲得希臘居留權等於獲得了申根26個國家自由通行的權利,免去繁瑣的申籤手續和時間成本。

希臘移民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一人申請,三代移民。主申請人的配偶、21周歲以下子女和父母都可以一同申請希臘永居身份,全家人一起享受希臘身份帶來的所有便利。

19年1季度,希臘GDP增長了1.3%,這一部分,主要來自於旅遊業的增長以及海外投資,特別是黃金籤證項目帶來的對房地產業的投資,依據國家經合組織最新的研究報告,希臘的預期經濟增長率在2019年為2.1%,20年為2.0%。

希臘目前的「黃金籤證」項目(希臘購房25萬歐元以上可以申請獲得希臘永居)在移民和海外投資市場上表現異常搶眼。

移居希臘,

不僅可以享受多重福利,還可抄底盈利。

還等什麼,

趕快開啟你的地中海之旅吧!

️️VIP️️:400-998-6588

微信識別,一對一交流

官方網站:www.globalsharing.cn

諮詢熱線:400-998-6588

相關焦點

  • 錯認漢字鬧笑話,復旦女神因此人設崩塌
    這句話,成了被譽為「復旦女神」的授課老師陳果的一個標籤。首創之人無從可考,但是陳果讓這句話變得人盡皆知。它傳達出了一種對待人生、或者對待情感的態度——瀟灑豁達。但是這種瀟灑豁達,它其實經不起現實的推敲。這也是為什麼陳果在過去一段時間,一度走紅的原因。陳果是誰?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思修課程老師。
  • 復旦女神教授陳果,被「炮轟」,到底做錯了什麼?
    因為一則講課的視頻,復旦陳果在網絡上爆紅,視頻中的她,灑脫的大波浪,鮮豔的大紅唇,一手插兜,一手拿著粉筆在黑板上板書,一眼看去,就頗有一股與眾不同、率性而為的味道。不出意外,這個老師立刻就火了起來,成了復旦學生口中的女神老師復旦大學學生邱澤宇曾在一檔節目上說:刷了兩年都沒有刷到陳果的思修課,陳果老師的課比雙十一還要難搶。
  • 復旦女神陳果因兩字人設崩塌,遭眾人炮轟,沉寂一年,現在怎樣了
    「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這句她說過的話應該是這位女神老師最真實的寫照吧。1981年出身的她,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在博士畢業後便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執教,她上的思政課在復旦應該是最受歡迎之一的。而陳果老師卻能把課上到學生要搶都搶不到的地步,除了個人魅力,她的風格應該是最讓學生認可的。俗話說:「人紅是非多」。當把一個人推到頂峰,自然各種狂風暴雨都會迎面而下。2019年在央視的一個節目上,把「耄耋」兩字讀成了「老至」。這個視頻被上傳到了網上,立即把她推向輿論的風口,各種詆毀之聲湧向陳果教授和她背後的復旦大學。
  • 復旦女神陳果跌落神壇,只因將「耄耋」讀成「毛至」,遭媒體炮轟
    當年也是如此,在陳果26歲博士畢業,留校任教後,她順理成章地被冠以「復旦女神」的名號。 陳果有著知性的外表,也絕非花瓶。求學期間她有著輝煌的履歷,拿優秀碩士、優秀博士獎學金,能擔任「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翻譯,能留在復旦大學這樣的985大學任教,絕非無能之輩。
  • 「心靈導師」陳果,弄錯兩字讀音不可原諒?被恥笑後現在怎樣了?
    說到弄錯生僻字的尷尬,我的腦海裡馬上就浮現被喻「心靈導師」的陳果教授,她是大家眼中的「復旦女神」,也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女學者。但是這個女學者,卻因為弄錯兩個字的讀音而人設崩塌,被大眾恥笑之後麻煩不斷,要知道人紅的時候是非就一批跟著一批。睿智又漂亮的陳果女神。
  • 「復旦女神」陳果:38歲,她這樣解釋自己為什麼至今未婚
    談及朋友觀:她認為朋友不是實用之物,而是奢侈品。「思修」課在很多高校淪為「邊緣學科」,但在陳果的思修課上,那些一直被視為畏途或束之高閣的理論和教義,在她深入淺出、精闢獨到的妙論下,竟也如金樽清酒,醇香甘冽
  • 復旦大學"思政女神"陳果:將學生從網絡世界拉回課堂
    圖片說明:復旦大學「思政女神」陳果的課就像一碗溫暖的「心靈雞湯」。原標題:復旦大學「思政女神」陳果:將學生從網絡世界拉回課堂活色生香的授課讓學生思考、收穫  據《青年報》報導,復旦大學陳果老師是怎樣一個人?這已經成為《知乎》上的一道問答題。  陳果,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一名「80後」思政老師,被學生們冠以「思政女神」、「模特姐姐」、「復旦北區三寶之一」等名號。
  • 當年因為讀錯兩個字,被大眾恥笑的復旦女神陳果,如今怎麼樣了?
    初見這句話就讓人心中一震,不僅會聯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是像著名詞人李清照那樣文採飛揚還是像著名作家張愛玲那樣通透自然,然而這句話其實是出自那個復旦女神陳果之口。相信在去年大家對陳果這個人一定不陌生,即便不知道她的名字,但也一定在一些短視頻社交平臺上聽過她的課。
  • 復旦女神陳果: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她的課堂似乎有普羅米修斯手裡火種的功能,錯過了這門課,就像丟掉了取火種的茴香枝。而她的課堂如她本人一樣,像一束光,成了復旦學子心心嚮往的「殿堂」。在課堂上,她神採飛揚,妙語如珠,那些或自出機杼,或啟人深思的觀點,經常令人如沐春風,豁然開朗。
  • 當年的「復旦女神」陳果老師,曾深受學生追捧,如今為何沒了影?
    於是,陳果從復旦大學紅到了全網,所一時間所有人都在盛讚陳果,說她是「復旦女神」,她的課是「思政之光」。因為持續不斷地鑽研教學、學生的狂熱追捧,陳果從2009年到2014年這五年裡,她連續摘得「復旦優秀教師」這一稱號。在2012年,陳果的表現可謂是脫穎而出,她得到了上海首屆思政課教學比賽中的一等獎,並且,她應邀成為了某電視節目作為演講嘉賓。和前文所說的,陳果是一位「網紅教師」,她在各大平臺上都有廣大粉絲。
  • 紅遍全網的復旦女神陳果突然無人問津了,為什麼
    絕大多數網友應該都聽過復旦大學思修課老師的名字,她的上課視頻紅遍了整個網絡。很多網友在看了她的視頻之後都非常羨慕復旦大學的學生,覺得她的課不僅妙語如珠而且授課內容發人深思,非常具有教育意義。【01】陳果以獨特的授課風格,走紅網絡。
  • 還記得復旦教授陳果嗎?當初因為念錯兩字被大眾笑話,她後來如何
    導語: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曾經因「哲學愛情」而火起來的復旦老師陳果,「寂寞的人會需要社交」,這句話就是出自陳果。陳果於1981年出生在上海,就讀於復旦大學,後來在復旦大學任教,被學生們稱為「復旦女神」。一、因讀錯兩字,人設崩塌都說人紅是非多,這話一點也不假,當一個人出名的時候,人們的焦點都會聚集到他的身上,將他身上一切好的不好的,都放大,許多沒必要的麻煩,也就會隨之而來。陳果也是如此,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因為陳果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她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 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個人資料經典語錄 陳果上課視頻在哪看
    陳果,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曾師從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在復旦bbs有很高人氣,是北區研究生公寓三寶之首——「酋長」。
  • 復旦女神陳果: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這位女老師知性優雅,自信出色,不僅在校園裡有大批粉絲,在校園之外同樣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她也因而被稱作復旦女神,這個人就是智商與情商並在的陳果。陳果不僅僅是學習優秀,她曾出版過自己的哲學著作《好的孤獨》,這本書是熱銷書籍。陳果是念哲學出身,但她涉獵的學問範圍廣闊,她非常重視自己的課堂,她也清楚要把一門枯燥的理論課上得風趣並不簡單,因此她便去其他老師的課堂上「旁聽」,學習好的老師的授課方法。
  • 復旦「女神」陳果的課堂板書很有個性,字跡灑脫,字如其人,羨慕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課程也不斷湧現,想必在我們生活周圍有不少喜歡聽網課的朋友,很多人也通過網課的形式,認識了這樣一位復旦大學的「女神」教師,她哲學講的很有主見,也很有個性,其課堂板書一點都不輸她的哲學思想,她就是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相信提到這個名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憑藉一節節精品課堂,圈粉無數,很多學生
  • 復旦導師成網紅,因念錯兩個字被「炮轟」,陳果「冤」嗎?
    不過小陳果並沒有因此而「讀傻了」,父母一直鼓勵她和同學交流,每次都會答應她出去玩。也因此,陳果從小到大一直十分活潑,善於與人溝通,做人處事遊刃有餘。在許多關於陳果的講課視頻中,我們絲毫看不出哲學老師那般「苦大仇深」的態度。
  • 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的課堂板書,字跡灑脫,富有個性,驚豔
    從小學到中學,再由中學到大學,經歷若干年,在這求學的過程中,會經歷不少不同的老師,他們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般情況下就是能夠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是課堂板書字跡,字好的老師總會給我們留下一幕幕難忘的場景,今天無意中看到復旦大學「女神」級別的教師陳果老師的課堂板書,真是別樣驚豔,字跡灑脫,有個性,和她的課堂一樣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聽她講課是一種大徹大悟,看她的課堂板書也是一種最美的享受,其字跡字裡行間透著一種天然的美感
  • 陳果是下一個於丹?心靈式教學被斥毒雞湯,「思修女神」依舊如初
    這個人,就是復旦的女教授陳果。她的心靈雞湯式教學精彩紛呈,讓人感慨萬千,但走下神壇之時,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是否又是另一個於丹? 走紅的復旦女教授 陳果,一個簡單幹練的名字,一個睿智幹練的女人。她出生在上海,年少時一心向學,一直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先後攻讀了復旦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 復旦名師陳果:我自風情萬種,與世無爭!
    幾年前,一段復旦大學女教師上課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談及朋友觀:她認為朋友不是實用之物,而是奢侈品。有人評價她的課:她的每節課都給學生觸動和啟發,青年學生們的心理困惑、迷茫,總能在她的課上找到答案。陳果的思修,就這樣成了復旦大學的「明星課程」。課堂上座無虛席,火爆異常,還經常有校外聽眾專程趕來,站在教室後面安靜地聽講。她也被稱為「思修女神」。
  • 將「耄耋」讀成「毛至」的「復旦女神」陳果,如今現狀如何?
    說起陳果,喜歡看短視頻的朋友們可能並不陌生,她在短視頻中經常以幽默的話語和獨特的角度分析問題讓觀眾銘記,一度在網絡上擁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不過,人紅是非多,作為一名復旦大學教師的她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不小心讀錯了兩個字,這一度讓很多人懷疑起她的學術是否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