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胡曉輝)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子孫共同的祖先。在民間,一直都有"三月三,拜軒轅"的傳統。癸巳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今天(12日),在鄭州新鄭市黃帝故裡景區舉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今年拜祖大典依舊沿承了九項議程,包括盛世禮炮、淨手上香、祈福中華、天地人和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預防H7N9病毒,天地人和議程由往年的放飛和平鴿改為放飛氣球。
今年拜祖大典主題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典的流程有所簡化,像往屆大典分為迎親和拜祖兩大環節,今年將不再主持這個規模龐大的迎親儀式,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拜祖大典神聖感,在現場我們更能夠感受到這種簡樸莊重和肅穆的廣場,比如百家姓廣場,兩側都有大幅綢緞的展覽,展示是百家姓姓氏,和代表黃帝公祭符號圖案。
記者特別注意到,今年的拜祖大典也將兩岸三地廣播機構為主,聯合50多家海內外華語廣播電臺推出拜祖大典國際大聯播,通過廣播形式將拜祖大典的盛況傳向世界各地。
據介紹,經過很多年的積累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已經成為一個凝聚中原特色,黃帝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品牌,今天也是吸引了很多全球華人,包括兩岸三地的友人歸鄉祭拜。
記者看到在舉行儀式的百家姓廣場,收集了300多個常見百家姓在內的5千多個姓氏,拜祖期間前來參拜的遊子們可以紛紛在廣場上找到自己的姓氏起源,不少人認為這顯示了一個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姓氏文化、族譜文化和根文化。
記者採訪了兩位老者,一個是來自美國的美中國際商會的副主席,他的祖籍就是河南南陽,1歲時離開以後這是他第一次回到中原,他說海外華人都是有祖宗、有姓氏、有根的人,拜祖大典就是讓全球華人不忘出身之地不忘祖國。記者還採訪了臺灣中興大學的副校長徐堯輝,他說通過這樣的尋根活動可以更好的促進兩岸教育、文化、科技,特別是包括大學之間學生的更好的交流和互動。
(來源:中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