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權班幹部很可怕 「幾道槓」改革面臨困境

2021-01-07 人民網

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它始創於1905年,前身是兩湖總師範學堂附屬兩等小學,校園是清代張之洞先生創辦的「兩湖書院」和原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如果你走進學校大門,迎面就能看到一棵老槐樹,這是學校的「校樹」,一年級學生的少先隊入隊儀式就在這棵樹下舉行,孩子們戴上紅領巾的時候,也會給「樹爺爺」戴上紅領巾。

戴上紅領巾的同時,「三道槓」、「兩道槓」、「一道槓」也就進入了孩子們的生活,大隊長、中隊長、隊委、小隊長……一些人從此成為孩子裡的「佼佼者」、「優等生」、「小幹部」,他們手臂上的「幾道槓」代表著榮譽、責任,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權力的滋味。

然而,武昌實驗小學在一個月之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少先隊幹部在平時不佩戴「三道槓」、「二道槓」、「一道槓」,更換為統一的志願者標誌,該標誌上印有「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少先隊志願者」字樣,還包括由太陽、向日葵、校名英文字母等元素構成的校旗LOGO。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舉措,其目的是為了淡化小學生的官本位思想。

此舉一出,很快成為社會話題,一時好評如潮。

不過,這一大膽革新在啟動一段時間後,不得不轉入「低調」運行。

直接的問題是,取消「幾道槓」與少先隊的組織要求存在衝突,同時,一些家長也對此持反對意見。而在更寬泛的層面上,看似一項簡單的革新,卻要面臨現有的一元化教育評價體系和社會官本位大環境的擠壓。

武昌實驗小學如同一條嚮往純真的小船,漂蕩在現實浩瀚的海面上,不過,在理想與現實的進退之間,他們有了同路人,南京市同仁小學開始試點同樣的改革。困難重重,但希望仍在。

「低調運行」的改革

官本位影響蔓延到小學,這是一個老話題,但武昌實驗小學卻是第一個嘗試取消「幾道槓」、轉而推行志願者的學校。

早在四年之前,上海市人大代表柏萬青便對中小學生在校外佩戴「幹部標誌」提出了質疑,認為少先隊幹部在學校佩戴幹部標誌是便於參與學校的管理,而放學後,特別是在一些公共場所,還佩戴幹部標誌,表示自己與一般同學不同的身份,是不太妥當的,「因為少先隊員年紀小,思想教育方面需要人引導,這樣做對他們幼小的心靈影響很不好」。

而武昌實驗小學的舉措更加徹底,除了少先隊活動之外,少先隊幹部在平時都不再佩戴「幾道槓」,以減少其客觀上造成的官本位影響,樹立小學生的平等觀念和服務意識。

這一改革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伴隨大膽改革而來的,是外界的廣泛關注和不同意見。

在改革之初,校方便擔心此舉會被過分解讀,然而,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改革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校方不得不婉拒了陸續趕來的媒體,而一向對基礎教育改革有追求、敢說話的校長張基廣,也不再談論這個話題。

校方原本以為這項改革很簡單,學校政教處主任徐仲書此前表示:「我們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創新,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傳遞淡化『官本位』思想、樹立人人平等的理念。」

可是,半個月之後,徐仲書只能對記者說:「我們追求的是靜心做教育,望理解。」

至於為何不願再談論這項贏得廣泛讚譽的改革舉措,徐仲書似乎很難找到合適的措辭,只好簡單地說:「一些家長提出了不同意見。」

被異化的「權力」

在武漢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育專家張一鳴(化名)向記者解釋了張基廣校長的為難之處:「張校長的初衷很好很明確,就是要抵制小學裡的官本位思想,但是,取消日常少先隊幹部標誌佩戴,同少先隊目前的組織紀律有衝突的地方,在媒體大量報導之後,造成了實驗小學要取消少先隊幹部的印象,於是便受到了壓力。」

「我本人很支持張校長的這項改革。」張一鳴說,「在我們上小學的年代,我也是少先隊幹部,那時候全社會都講無私奉獻,少先隊幹部就是為大家服務的,三道槓比兩道槓多的是責任,要付出更多。現在,社會大環境不一樣了,官本位的觀念很普遍,大家都想做官、做大官,奉獻精神少了,多了權力意識,大家都在批評特權,可誰又都想擁有哪怕一點特權,認為那樣才算成功、才能受到尊敬。大人的觀念都是如此,小孩子又怎麼能不受影響?設立少先隊的初衷又怎麼能不被異化?少先隊幹部自然也被當成了『官』,有了權力感,同樣的一群學生,也因此出現了等級。」

武昌實驗小學的改革自然無法取消少先隊幹部,只是盡力在客觀上減少「官本位」的投射——儘量讓學生在日常不佩戴代表「幹部身份」的「幾道槓」,轉而用「志願者」標誌來推動平等、奉獻的觀念。

張一鳴認為:「雖然拿下了少先隊幹部標誌,其實是回到設立少先隊幹部的初衷,只是用志願者標誌去消除『官本位』色彩,應該說是一種積極的努力。至於說同少先隊的組織要求有衝突,我覺得,既然是有益的嘗試,就大膽去試,任何改革在最初都會同現實產生衝突,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有些東西需要隨著時代發展進行調整。」

「微微的」失落

即使外界送上眾多支持聲音,但是,在校園裡非少先隊活動期間取消「幾道槓」也顯得十分大膽,有的家長第一反應是:「難道少先隊幹部取消了?」了解具體情況之後,才表示理解:「這樣挺好,小孩子不適合這麼早就養成『官民』、『管與被管』的等級概念。」

不過,並非所有家長都支持這種做法,有些家長覺得,「幾道槓」對孩子是一種激勵、一種肯定。陳女士的孩子上六年級,是一名「兩道槓」,她認為:「戴著『兩道槓』對孩子也是一種鞭策,學習、做事都有動力,對自信心和責任感的培養也有好處,改成志願者標誌,感覺激勵作用沒有那麼大了。」

六年級的王思(化名)拿下了三道槓,戴上了志願者標誌,雖然她還是班幹部,但感覺明顯不同了,在《齊魯晚報》的報導中,她說,低年級的學生不再向她投來「崇拜、敬畏的目光」,讓她感到有些「微微的失落」。

更加失落的可能是家長,陳女士說:「孩子戴著兩道槓、三道槓,你帶著她走在街上都是自豪的,更不用說在親朋好友面前了。平時同事之間也常拿孩子來攀比,你家孩子兩道槓,我家孩子三道槓,只要一說這個,就代表是優秀生了,要說是『志願者』,需要跟對方解釋半天,說這個是相當於兩道槓或三道槓的,還是有點彆扭。」

另外,現實情況更是家長們不得不考慮的,小升初取消考試,要想擇校,對孩子的評價方式,除了各種競賽的成績之外,「幾道槓」也是重要參考,畢竟這是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如果你說我孩子是校園志願者,中學可能都不理解,志願者是什麼呢?你的體系跟別人不一樣啊」。

甚至,個別家長擔心,「幾道槓」改「志願者」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適應競爭的能力。陳先生的孫子在武漢的另一所小學上五年級,兒子兒媳工作忙,他擔負起接送孫子上下學的任務,在校門外等待的時候,經常和家長們交流孩子教育問題,於是聽說了實驗小學「取消幾道槓」的消息。「大家一開始都覺得挺好,說這是對孩子的保護,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可是,慢慢地,不同意見就多了,大家擔心,這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能適應嗎?不會受打擊嗎?再說,官本位是大人造成的,讓幾個孩子去抵制,現實嗎?將來他們從實驗小學畢業了,誰又來保護他們不受官本位影響呢?」

小學校挑戰大問題

在實驗小學取消「幾道槓」的改革被武漢當地媒體報導之後,消息迅速傳播,不少教育研究者都對此撰文做出評價,其中,讚賞的居多,但也有學者對此表達了擔憂,因為,究其根本,這是社會大環境和單一的教育評價體系產生的問題。

教育研究者胡樂樂認為:幾道槓既是榮譽的象徵,也是權力的體現,那些連一道槓也沒有的普通學生,只能做被管理者、服從者。這種制度,是十足的權力分層制度,但我們的現代教育倡導的核心價值是人人平等,所以說,幾道槓與班幹部違背了這一核心價值,並且導致了諸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因而需要取消或改革。「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說,武昌實驗小學取消『幾道槓』的做法值得稱讚。」

但是,在專家看來,實驗小學面對的問題卻很龐大。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範先佐說,「官本位」的東西並不是由「幾道槓」引發的,而是社會大環境的問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一起努力解決。

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也關注到了武昌實驗小學的這一改革,他指出,由於我國教育的整體評價體系未變,所以,學校對學生管理方式的探索,也就難以跳出這一框架。「早在『五道槓』引發社會議論之時,就有一些學校管理者提出,取消『五道槓』,取消『三好評選』,怎麼管理學生?難道學生們不需要激勵嗎?學校不崇尚爭優創先嗎?這就是單一評價體系下的管理思路。因此,只有打破單一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多元評價體系,學校管理才能有全新的育人觀,也才能擺脫等級意識,尊重每個個體的發展,給每個學生營造平等的成長環境。」

特權班幹部「很可怕」

雖然壓力重重,但武昌實驗小學消除官本位的嘗試仍在繼續中,而且,這也並非校長張基廣的一時衝動做出的決定,在兩年前,他便倡導「班幹部」要有服務意識。

2010年8月,張基廣校長特別撰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博客上,文中描述了他印象中的關於班幹部的「經典」場景:老師又不在教室了,一個學生像模像樣地拿根教鞭在巡視教室,還時不時用教鞭在這個同學桌上敲敲,在那個同學頭上晃晃,而被敲、被晃的同學都拿一種異樣的眼光瞅著他;有時,他站在講臺上,一雙眼睛像老鷹一樣盯著全班同學,巴不得哪個地方有個風吹草動,他就會馬上作出反應,在黑板上得意洋洋地記上一個不守紀律的同學名字,或者大聲地喊著「某某某,你不要講話……」

在張基廣校長看來,這樣的班幹部「很可怕」,表面上看,當班幹部好像是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組織能力,實則如果像這樣當班幹部就會失去很多,他會失去真正的夥伴和朋友,會失去平常心,甚至會失去健全的人格,「監工」、「奴才」、「告密者」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定位,「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他人格的成長,甚至會關乎他的未來」。

「班幹部是需要的,關鍵看其如何產生。」張基廣校長主張班幹部應該是由班級民主產生,由學生民主推薦、民主選擇,一旦這樣的班幹部有朝一日不稱職,則可再行組織改選。

與此同時,「班主任一定要在同學中倡導一種意識,班幹部不是管人的,是沒有特權的,而是服務班級,服務同學的。只有不斷倡導這種服務意識,才能讓班幹部角色回歸其本位,讓班幹部成為同學們真正喜愛的、擁戴的夥伴。」

這種民主、平等、服務的理念是張基廣校長對小學「官本位」開出的藥方,並且,不改不行。可以看出,這種理念一直延續到取消「幾道槓」的改革中。

今天睡好覺

明天不跳樓

「為什麼這樣的改革會出現在實驗小學?是因為他們有張基廣這樣一位校長。」張一鳴說。

去年,張基廣的一句「名言」,讓他一時成為了全國性的話題人物。

在武漢一家教育研究院的成立儀式上,張基廣應邀發言,聽眾是來自湖北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學者,談到「我心目中的教育」時,他用老子的「道法自然」「和而不同」來概括,「教育應該尊重人的自然成長規律,同時應該注重人的個性化發展。」

這還沒什麼,關鍵是他進一步地解釋:「通俗地說,就是讓學生『今天睡好覺,明天不跳樓』。」

聽眾們一時譁然,但仔細一想,說得確實不錯,坦率、形象、切中要害。於是,這句話被迅速傳播。

旁人說起張基廣校長,通常形容他溫和、儒雅、低調,對教育充滿熱情和理想,在教育實驗和辦學探索上十分大膽,屢有創舉。

2009年,他創辦了全國第一個「終身發展實驗班」,家長自願報名,學生一至六年級沒有統一的書面家庭作業,但增加六項「素質作業」:勞動作業、鍛鍊作業、閱讀作業、思維作業、組織作業和鑑賞作業。

這次改革也在當時引發了爭論,有讚揚,也有擔憂。當年招生,張基廣以為能招滿一個班就不錯,結果報名的家長人數超出預計,第一年就設了兩個班。

實驗班辦下來,學生開心,家長也看到了效果,去年,實驗班擴到了5個。

「哪一次改革沒有壓力?都有壓力。但是,如果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就大膽去做。」張一鳴說,「張校長很多教育理念和我都能達成一致,他一直的主張是,『讓教育回家』,也就是讓教育回到本質,他的很多改革都遵循著這個主旨。」

張一鳴對實驗小學的改革抱有樂觀態度:「可能武漢有『敢為人先』的精神,所以各種創新、探索特別多。實際上,大環境也是小環境組成的,不能因為大環境如何就放棄了嘗試和努力。這個改革雖然是小學校園裡的一小步,但仍然很有價值。小孩子們將來是會被社會影響,但他們也會影響身邊人、也會影響社會。而且,這個理念如果能影響到其他人,也許將來就有更多人開始邁出改革的腳步,我做一點,你做一點,就能形成強大的民間力量,促進大環境的改變,而不是一味被動地等待大環境變好。藉口大環境而止步不前,也是一種不負責任。」

校長的勇氣

在武昌實驗小學的網站上,醒目位置是張基廣校長的博客連結,他的博客文章,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會去讀,在其中的一篇文章裡,人們可以看到他不斷推動教育改革的內在力量——他稱之為「校長的勇氣」。

「在社會轉型期辦學,校長要時刻面臨著上下左右的挑戰,稍有偏頗,就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我認為:校長必須要有一種『校長的勇氣』。」

什麼是「校長的勇氣」?張基廣這樣解釋:「校長的勇氣在進退之間。退則適度妥協,以收為進,贏得空間。進則獨立精神,堅守學術,自由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校長的勇氣就是做一個理想的現實主義者。」

「或許,我的教育理想只是一個追尋的夢想。或許,我還會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艱難前行。但我會始終保持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姿勢,永遠懷著一股尋找教育理想王國的激情和夢想,奔跑在實驗和探索的路上……」

在進退之間,實驗小學已經有了同路人。南京市同仁小學五年級的兩個班試點取消「幾道槓」,19名少先隊幹部取下了「幾道槓」,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統一印有「志願者」的無差別標誌。

「遇到問題可以調整,但只要大方向正確,就不妨去積極地嘗試。」張一鳴做了幾十年教育,深知當下教育存在頗多難題,也因此格外珍視改革者的勇氣,「改革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我相信,有勇氣的人會越來越多。」■文/本報記者 李然

相關焦點

  • 班幹部為老師和學校領導服務 為取消"幾道槓"叫好
    大中小學設立班幹部。在小學裡,還有全校性的少先隊大隊委幹部。班幹部和大隊委的幹部有級別的高低和權力的大小之分。對於後者而言,區別誰的級別高、權力大,最直接和明顯的標誌就上臂衣服外佩戴的「幾道槓。」「一道槓」最低最小,「二道槓」居中,「三道槓」最高最大。這種類似於軍隊和行政權力體系的「幾道槓」,將學生分成當權者、無權者、權大者、權小者,讓學校教育異化為粗暴的權力的秀場。
  • 少先隊取消幾道槓 心中無「槓」則校園無「官」
    [華聲在線導讀]以往少先隊幹部小隊委、中隊委、大隊委袖標上的標誌「一道槓」、「兩道槓」、「三道槓」,被一個印有校旗LOGO的「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少先隊志願者」徽章所替代。近日,武漢一小學取消「幾道槓」的做法引發各方關注和熱議。
  • 抹不去的「幾道槓」
    武昌實驗小學,少先隊的「幾道槓」被統一的志願者標識代替。  下午,武昌實驗小學門口擠滿了接學生的家長,少先隊「幾道槓」取消後,學生將佩戴統一的志願者標識。去年武漢曾出過「五道槓」,「五道槓」少年黃藝博的父親忙前忙後,帶兒子上敬老院,親自操刀兒子的各種宣傳照,聯繫報社給兒子發表文章,終於將其塑造成「五道槓」政治神童。  一年過去,「五道槓」的影響還在。  武昌實驗小學一位三年級學生的家長劉欣對此有過反思,但更覺得自己是迫於無奈,她也很希望兒子在學校能謀得一個班幹部職位,即便是志願者,但「人數有限」,也是提升孩子的重要機會。
  • 武漢一小學取消幾道槓 淡化官本位有叫好有懷疑
    武漢一小學取消幾道槓 淡化官本位有叫好有懷疑 武昌實驗小學,少先隊的「幾道槓」被志願者標識代替。武昌實驗小學,少先隊的「幾道槓」被統一的志願者標識代替。   在武漢市武昌實驗小學,一項旨在淡化小學生官本位思想的革新正在展開,學校少先隊裡98個大隊長、中隊長和隊委被要求取下肩膀上代表身份的「二道槓」、「三道槓」,代之以統一的志願者標識,沒有差別。
  • 當年你稚嫩的胳膊上掛了幾道槓?
    記得當年我們還是一年級的時候只有班長和少數的班幹部才有資格加入少先隊。大部分的人都得等到二年級才能夠加入,少數的頑皮學生需要等到三年級。等到三年級基本所有的同學都會加入到少先隊,組織通常不會落下每一位同學。組織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儀式感就是——升旗儀式。從記憶到現在,中小學基本保持著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的安排。據我所知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小學生在每周一也舉行了遠程升旗儀式。
  • "官本位"並非由"幾道槓"引發
    據10月27日的《新華每日電訊》報導,曾經因「五道槓」少年黃藝博而引發了社會熱議的武漢市,最近又出了一件頗有點意思的「小改革」。那就是武昌實驗小學將少先隊幹部即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標誌「一道槓、兩道槓、三道槓」一概取消,代之以「少先隊志願者」的標誌。據稱,此舉是為了在學生中淡化「官本位」思想和等級觀念,樹立人人平等的「校園小主人」理念。
  • 「五道槓」英文怎麼說
    於先生(武漢市少工委負責人)表示,「五道槓」隊章是武漢少工委在12年前設立的,但他並未透露黃藝博的責任是什麼。文中的five-stroke armband就是指少先隊員「五道槓」的隊章。80後的朋友們小時候很多都佩戴過這種帶槓的隊章。
  • "五道槓"和林妙可的現狀,令人唏噓!比起輸在起跑線上,更可怕
    手插褲兜,胸前紅領巾,臂上五道槓,一臉自信的小幹部微笑,沒有一點孩子的稚嫩,活脫脫的一副領導範兒。據說他兩歲看新聞聯播,七歲每天讀人民日報,上小學期間不但一直是班幹部,還發表了100多篇作品。
  • 橡皮擦,三道槓努力成為一道槓,卻淪為三道槓的盤中餐
    我們今天來聊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動漫短片《橡皮擦》,在這個世界裡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他們分為三道槓、二道槓和一道槓,三道槓為最低級需要無條件服從等級比他高的人,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三道槓,在這裡我們把他叫做小三。
  • 少先隊幹部沒有「五道槓」
    【本文導讀】 近日,武漢市少先隊「五道槓」的總隊長、副總隊長體系引起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此前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五道槓」究竟是不是少先隊的一個層級?如果武漢市總隊是五道槓,那麼省級、國家級又是幾道槓?
  • 中國醫療保障體制改革面臨的困境及選擇
    分析了兩種路徑在我國實行的利和弊,最終選擇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改革路徑。   論文關鍵詞:醫療保障體制改革;公益化 ;市場化      一、醫療保障體制改革的路徑   在《意見》頒布之際,眾多的學者專家對於我國應該如何提供醫療服務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一共分為三種方式。一是,國家主導型,由國家向社會成員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
  • 機長肩上四道槓代表什麼意思?火速進來了解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機長制服的肩章上有四道黃色的橫槓。為什麼是四道槓呢? 第一道槓代表「Profession」——專業,所以最早的空服人員是掛一道槓的; 第二道槓代表「Knowledge」——知識,即對飛機系統知識的掌握,所以有的飛行工程師是掛兩道槓的; 第三道槓是「Flying skill」——飛行技術,所以副駕駛掛的是三道槓;
  • 本市少先隊 最高「三道槓」
    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湖北武漢13歲少年黃藝博,因為擔任中國少先隊武漢市總隊副總隊長而佩戴「五道槓」,近日引發社會熱議。為什麼少先隊員還有「五道槓」?北京有沒有「五道槓」?昨日記者從市少工委了解到,對於中國少年先鋒隊的隊幹部標誌,本市一直採用全國通用做法,最高只有「三道槓」。據《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少先隊在學校、社區建立大隊或中隊,中隊下設小隊。
  • 結婚兩年不孕妻子突然月經延遲,試紙明明兩道槓,醫生卻說沒懷孕
    閨蜜的姐姐居然測出了「兩道槓」!我疑問道,「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閨蜜搖搖頭,痛苦地說,「去醫院檢查了過後,醫生說這根本不是懷孕!而且還要動手術!」「竟然還有這種事?…」我震驚。不得不說,月經延遲用早孕紙測試是常規操作,可是明明是兩道槓,去醫院檢查後,得知自己不但沒有懷孩子,還要去醫院動刀子,這簡直讓人無法想像!生活中處處充滿不可能,就此事,有哪些情況是醫院檢查後沒有懷孕,卻顯示懷孕的結果呢?
  • 我想當「班幹部」
    兩道槓的小牌牌掛在細細的小胳膊上走道兒都能走出個神清氣爽,虎虎生風小時候,由於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經常轉學,這給我造成相當大的麻煩和壓力。因為我貪玩好動,但適應能力不強,又很戀舊。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很害怕,都難以適應。以致初來乍到時,表現特別聽話,很受不明真相的老師喜歡。
  • 還記得「五道槓」和「不屑弟」嗎?9年後,他們一個民辦一個哈佛
    大家還記得9年前那位 「五道槓」少年嗎?如今他就成為了天才的「犧牲品」。還記得「五道槓」和「不屑弟」嗎?9年過去了,兩人現狀如何?9年前,一張照片紅遍大江南北,照片的主人公就是黃藝博,外號「五道槓」少年。
  • 大一新生選擇班幹部,這3句「禁語」,不要說,否則面臨淘汰
    這真是最特殊的一年大學開學了, 既然軍訓取消的話,那麼大學生應該面臨的是,參加班級競選的班幹部。在班級裡選擇班幹部, 每個班級裡都會有很多優秀的學生,所以他們都會想著要爭取班級裡的班幹部,在正選班級裡的班幹部時,需要每一位同學上前邊演講,看同學的投票分數帶確定的。
  • 評論:期待更多領域去除英語「特權」
    >   在昨天的熱門話題中,「英語改革」肯定算一個。根據北京市最新公布的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英語科目分值由150分下調至100分,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小學三年級前,擬規定不設英語課。稍早前,江蘇、上海、山東等省市也相繼傳來醞釀高考英語改革的消息。這一波被稱為「向英語動刀」的舉動,受到了網友的密集關注和熱議。  在中國,英語大概是最能牽動人們情緒的課程之一。
  • P2P平臺追債遇困境?訴訟「老賴」面臨的幾大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逾期後法訴的過程一般較長,每個階段所經歷的時間都不是固定的,所面臨法訴困難也是層出不窮。現將平臺遇到部分法訴困難總結歸納如下:一、網貸平臺追償債務面臨的困境目前網貸平臺一般採取正常催收、司法仲裁、法律訴訟等形式向借款人追償債務,化解資金端存量。但借款人違約成本過低,網貸類案件數量大、小額分散,立案困難,網貸平臺已陷入實質性困局。
  • 女人到了30歲,都會面臨三種困境,這樣處理事業才會更上一層樓
    這個時候的女人,似乎面臨的是一個年齡的困境,因為周邊的人都在跟你說,你到這個年齡了,你就應該做那件事。這時候的你也覺得在拼事業什麼的,還不如有一個家庭來得實在。會想著自己也不算年輕了,很多方面都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身體素質,容顏狀態,都已經不是巔峰的狀態。這時候的女人會開始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