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app時代後,我們學習外語的選擇出現了幾何級數的增長。其中值得關注的一款軟體名叫Memrise,它已成功破解高效語言學習商業模式的密碼。
這一軟體由一位世界記憶冠軍和神經學科學家聯手打造,結合記憶技巧與遊戲來幫助用戶快速高效地學習。其精心設計的學習結構和競爭系統,使得Memrise比其他的語言學習工具更有效。
Memrise將學習過程轉變成一個虛擬的花園遊戲,用戶們必須用心照看自己的「花園」才能賺取積分,從而在排名榜上佔得一席之地。
具體來說,每個單詞或者短語就是學習者種在自家花園的一顆種子。每當用戶接觸到一個新的字,這顆種子就被種下,幾個小時之後種子發芽就必須被收割,這個時候也就是學習者們接受測試的時間:敲出單詞或者選擇字符(這取決於使用哪種語言)。一旦成功,這棵植物就會被移到溫室。在那裡,它的成長情況取決於學習者的練習勤便程度。
Memrise的其中一位共同創始人庫克是記憶大師,他講自於參加記憶比賽的經驗運用到這款軟體。Memrise奉行的主要原則是重複,特別是時空重複,在學習後的一小時、一天以及一周後空出複習的時間。
「學習總是情緒化的;你應該為自己學到的東西感到驕傲和高興,」庫克表示。這也正是很多語言學習軟體到後面失去用戶的原因,因為這些軟體無法吸引用戶,讓他們繼續保有想學習的衝動。
庫克介紹了Memrise的學習方法基於三個原則。首先也是記憶訓練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生動的編碼。為了方便回顧,詞彙需要與生動的圖片進行某種關聯。這種關聯性越強,用戶就越能更快更清晰地回憶起來。舉個例子,Memrise將中文裡的「人」字轉化為卡通人物裡的小人,方便用戶產生聯想記憶。
第二個原則是系統地提醒用戶。Memrise的另一創始人神經科學家德特雷開發一種算法,將詞彙「植物們」設計為不悉心照看就會枯萎的模式。用戶提醒功能會不斷提醒學習者們植物快要枯萎需要「澆水」(也就是不斷測試)。而且提醒的時間點並不是隨機的,而恰恰是用戶快要忘記新詞彙之時。
第三個原則是自適應測試,這意味著問題的難易程度根據用戶的成績而變化,保證「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測試」。
Memrise並不是唯一一個社交性的語言學習軟體。例如LiveMocha and Babbel,也是以社區為基礎但是採取了相對簡單一些的方法。這些軟體或者網站也有一些遊戲成分,提供積分。但是用戶們很快就放棄了。庫克認為這是因為這些軟體的學習方法不夠好的原因,只是進行「隨機的」測試,沒有有效地幫助用戶們回憶新記住的單詞。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做到Memrise的上述三大原則。
Memrise通過將重複、有效回憶和記憶法進行結合,投入大量資源用於開發主流語種,包括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等等。
如今Memrise希望能通過Kickstarter眾籌資金進行跨歐洲旅行來記錄下母語者的不同口音和說話風格,從而製作成視頻字典。
Memrise在2012年12月曾從Audrey Capital、 Avalon Ventures、Balderton Capital和Lerer Hippeau Ventures獲得了超過500萬鎊資金。公司目前已經盈利,因此他們還沒有打算進行下一輪融資。
既然已經有了起作用的商業計劃和募集資金的經驗,那為什麼Memrise仍然想要在Kickstarter上眾籌而不是進行下一輪融資?
「我們進行Kickstarter眾籌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籌集資金,而是為了繼續構建我們的社區,利用它來招募志願者,」庫克表示,Memrise在Kickstarter上的眾籌在截止日前已經達到了目標金額。
如果你曾經使用過DuoLingo或者Lingual.ly這樣的語言學習app,你會很快適應Memrise的使用方法。用戶會和其他學員進行競爭,通過學習更多來獲得更高的周、月、總體排名。
如果你在一個學習階段答對了所有的問題,這點無論你學習什麼語言都不難做到,你可以獲得2350個積分。你可以自己設定每日的積分目標。如果你設定的目標是6000分左右,隨著積分增加,你在該語言的學習排行榜上的名次也會出現上升。
但Memrise提供的語言選擇遠多於類似軟體DuoLingo,主要是因為它許可用戶創造新的課程。你可以在Memrise的課程中找到加泰隆尼亞語、巴斯克語和一些阿拉伯方言。
Memrise顯然是一個輔導或者學習外語的有力易用的解決方法。庫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有很多學校使用了Memrise,這一軟體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歡迎。老師可以將自己的內容放到Memrise中,此外,還有很多組織為更高級別的學生設計了課程。
Memrise目前在倫敦有辦公室,僱傭了約20名員工,擁有超過100萬用戶。
【乾貨】如果迴避不是好辦法,那又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恐怖襲擊
【乾貨】津爸橋媽微訪談第三期全紀錄:看看如何做到「育女成才,不當虎媽」?
【乾貨】分享|十大兒童閱讀軟體
【乾貨】錯過微訪談的看過來,劍橋爸爸經驗分享全文在這裡
探訪「大表哥」母校——內斂而卓越的湯布裡奇公學
「女校能讓學生最大程度地釋放潛能」—— 專訪英國女校聯盟主席艾倫·瓊斯
「中國的國際學校風潮僅僅是開端」—— 專訪英國國際學校理事會(COBIS)主席崔佛·羅維爾
ISC主席:英國私校為何備受歡迎?—— 專訪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主席,哈羅公學前任校長巴納比·列儂
「我們培養有進取心的未來領袖」——對話牛津賽德商學院MBA亞洲區招生官
「留學生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大使」——對話倫敦發展促進署文教部主任凱文·麥卡錫
英國爸爸講故事系列
準備好了嗎?這個聖誕給娃聽最有「氣質」的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