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形容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一年一度轟轟烈烈的國家級活動——高考,在無數家長或期待或憂鬱的眼光和無數考生或興奮或恐懼的眼光中拉開了帷幕!帶好了準考證身份證鋼筆尺子橡皮2B鉛筆的考生們在身後的家長們無限期待目光的注視下走進了考場……
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高考本身,也不是高考中的趣事,更不是因暴雨而推遲的安徽歙縣(這字念shè,歙縣盛產徽墨和歙硯)高考。那聊啥?就聊咱們前邊提到的2B鉛筆。你有沒有奇怪過,為什麼答題卡一定要用2B鉛筆來塗?如果用其他鉛筆塗會怎麼樣?
在歐洲標準的鉛筆筆芯分類中,用H和B分別來代表硬度和黑度,其中H就是Hardness,而B則是Black的縮寫。以HB為中心,H前邊的數字越大,代表這種筆芯越硬、顏色越淺;B前邊的數字越大,則代表這種筆芯越軟、顏色越深。
知道了鉛筆中HB所代表的含義,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閱卷機的原理。話說1931年,美國一位叫做雷諾·詹森的老師,因為厭倦了無休止地批閱試卷,靈機一動發明了閱卷機。
由於石墨有良好的導電性,把石墨塗到答題卡上特定位置,使這個位置有微弱的電流通過,就能判斷出這一題目的答案是否正確。而我們平時所用的鉛筆筆芯,正好是由石墨製成的。通過這個原理,他發明了閱卷機的雛形。後來經過IBM的改良,製作出了真正能夠商用的閱卷機。
可惜早期的閱卷機錯誤率很高,IBM不得不繼續改良,並在新一代的閱卷機裡使用了「光電管」。原理是這樣的:閱卷機發出的光線照到答題卡上,被石墨塗抹的位置會吸收光線。當光電管偵測到某個位置沒有返回光線,就把該位置判定為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了使光電管能夠正確識別,就規定考生在塗抹答題卡時必須使用2B鉛筆。
腦瓜子靈活的你可能要問了,既然是為了吸收光線,當然是越黑越好了!那為啥不用8B鉛筆而非要用2B鉛筆?
能想到這個問題,我只能說你雖然愛抬槓,但至少還是動了腦筋的。其實原因很簡單,2B鉛筆
的黑度已經足夠閱卷機讀取了,沒必要再黑。8B雖然黑,但是也軟啊,一個容易斷,第二也容易抹的到處都是,讓答題卡看起來很髒,更有可能讓閱卷機誤讀了。
隨著科技進步,現代閱卷機早已經擺脫了早期的光電管束縛,而採用了圖像掃描、圖形識別等高精尖技術,使得誤讀率無限接近於零。然而,由於早期光電管限制而意外走紅的2B鉛筆,仍然作為使用習慣保留了下來。
確實,以現代閱卷機所採用的技術,你用其他鉛筆填塗答題卡,也是一樣能正確辨識出來的。然而,聽好了,我說然而:高考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一分之差可能就會改變你的前途和命運。所以,還是按照要求使用2B鉛筆來填塗答題卡為好。這樣可以儘可能的規避掉不可控的因素,充分發揮你的實力,為清北再添一名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