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市民身上出現「黑點」
處理不當有染病風險
進入五月,全國多地多人因身上出現「黑點」,來到醫院就診,經診斷,這些「黑點」是深深扎在皮膚裡的蜱蟲。
醫生提醒,4月到10月是蜱蟲活躍的時期,遇到蜱蟲叮咬切勿生拉硬拽,以免將其頭部留在人體內,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被蜱蟲咬傷不能自己往下拽,否則口器留在皮膚裡,容易感染。」寧波市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王慧醫生說,蜱蟲身上攜帶的病原還容易引起疾病,若不及時取出,輕者引發皮膚疾病,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浙江寧波市中醫院曾接診過一位老人,因為被蜱蟲咬傷後引發全身出血症狀,身上布滿出血點和瘀斑,血小板急劇減少,生命危在旦夕。
慎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多位市民因蜱蟲叮咬就醫
在大連市皮膚病醫院皮膚科,5月初開始皮膚科陸續接診了多位被蜱蟲叮咬的病患。
5月4日,一位男性患者前來就診,自述前一天發現大腿部有「黑點」,因在農村生活,熟悉蜱蟲,便自行先用酒精溼敷患處,嘗試取出,但沒有成功。經診斷,患處的確是被蜱蟲叮咬,後經護士酒精溼敷麻醉15分鐘後,將蟲體完整取出,並進行消毒處理。
5月17日,一位7歲女童在其父親的陪伴下前來就診,女童父親稱,當天一起郊遊爬山,回家後發現孩子腰部皮膚上有個「黑點」,擔心是蜱蟲,就立刻帶著孩子來醫院看看。經診斷為蜱蟲叮咬,醫生將蟲體完整取出。
4月到10月要格外小心蜱蟲
據該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兆研介紹,蜱蟲又名壁蝨、扁蝨、草爬子。蜱是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貓、狗、人,鳥類,爬行動物都可能成為它的目標。
蜱蟲的幼蟲、若蟲、成蟲時期都以吸血為生,主要寄生於皮膚較薄、不易被搔抓的部位,如頸部、耳後、大腿內側、腋窩等。蜱蟲的吸血時間長,吸血量大,各發育期飽血後可脹大幾倍至幾十倍,雌硬蜱甚至可達100多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蜱蟲是多種細菌和病毒的傳染媒介,經蜱蟲傳染的疾病有: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落基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被蜱蟲叮咬後,容易引發皮膚紅腫、疼痛等皮膚過敏症狀,同時也可能感染它所攜帶的病菌。
據介紹,在我國,從4月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時間,植被茂盛的樹林、牧場、草叢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被咬後切勿生拉硬拽
李兆研表示,蜱蟲在吸血時,它的頭部包括口器是深深扎進皮膚裡的,如果生拉硬拽,很容易將其頭部留在皮膚內,也會刺激蜱蟲分泌更多的攜帶病原體的毒液,增加感染風險。
一位患者頭部殘留的蜱蟲,圖據寧波晚報
可以先用酒精麻醉蜱蟲,使其鬆口,然後再用尖頭鑷子儘量貼近皮膚夾住頭部,保持手部穩定,將其取出。被蜱蟲叮咬後,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進行專業處理、消毒、抗炎治療。取出蟲體後,若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李兆研提醒,外出旅遊或戶外運動時,儘量避免到草叢、樹木茂盛的地方。到草原、森林、海邊等潮溼、植被較多的地方時,要注意穿長衣長褲,並紮緊袖口、褲腿處和腰部,儘量減少停留的時間,塗抹驅蟲液,攜帶抗過敏藥物。出遊回家後及時洗澡,並仔細檢查身體、衣物上有無異常「黑點」。
寵物要定期進行驅蟲,夏季遛狗儘量避免到植被茂盛的地方,回家後要及時檢查有無蜱蟲,以防人畜共患。
來源:成都商報綜合半島晨報、39度視頻、寧波晚報
持續關注
「密集恐懼」慎入!
2020520!杭州今天「撒狗糧」的人是日常的四倍!
主播向未成年人要打賞?公安:未成年人網絡打賞應退還!
售價99999元的「紅椰子」, 「得物」鑑定有真有假?
外賣員偷外賣,同行站出來「揚家醜」?
女租客凌晨踹碎玻璃門,全程自拍......因為沒出示「健康碼」?
這個地方值得一去!鏡頭聚焦抗疫一線,照片背後都是故事
又是「頂格罰款」!今天起,杭州亂扔垃圾頂格罰款50元
編輯:趙越
審核:盧珊、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