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科雜草的防除,在農業除草工作中一直是一個難題,對於這種雜草的防除要點,小編今天在這裡給大家進行了簡單的講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莎草科雜草就是香附子,或三稜草,或莎草等。
一、 香附子的形態特徵:
香附子又稱為莎草、旱三稜、雷公頭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溼涼,其地下球莖產生根莖,根莖長出新的球莖,新球莖萌生幼草,一株接著一株,連綿不斷地生長。葉片線形,長與稈等長,寬約6 毫米 有葉鞘,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通常10-15 釐米小穗3-10 個,雄性小穗頂生,雌性小穗側生,抽穗期在夏秋。在生長期內,能在短時間內以數倍甚至幾十倍的數量快速繁育生長,迅速佔領地面,對作物的爭肥爭水能力極強。
二、香附子的生境、危害與分布:
香附子為秋熟旱作物田雜草。喜生於疏鬆性土壤,於砂土地發生較為嚴重,常於秋熟旱作物,如棉花、大豆、甘薯等苗期大量發生,嚴重影響作物的前期生長發育,也是果、桑、茶園的主要雜草,但以棉花種植區危害性大。常成單一的小群落或與其他植物混生與之爭光、爭水、爭肥,致使其他植物生長不良。它還是白背飛蝨、黑蝽象、鐵甲蟲等昆蟲的寄主,是一種世界性危害較大的惡性雜草之一。分布幾遍及全國各地。由於香附子靠地下莖繁殖人工除草或一般除草劑只能消滅地上部分其地下塊莖一周內可以隨時萌發繼續危害因此極難防治。
三、莎草科雜草防除較為困難是什麼原因?
這主要是因為莎草科雜草的根大多具有塊狀根莖所致。以香附子為例,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球莖產生根莖,根莖長出新的球莖,新球莖萌生幼草,一株接著一株,連綿不斷地生長。當我們噴施除草劑時,除草劑經過莎草葉面吸收傳達根部,這時大多只是殺死了這一個球莖,對於連接的其他球莖並沒有造成傷害。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長出新的莎草。
二、那有什麼好的防除方法沒有?
在實際應用中朋友們可以採取化學防除和人工防治相結合的方式,以達到根除香附子的目的。
主要人工防治方法有:
一是對部分香附子發生集中而又以塊莖繁殖為主的地塊,可結合耕地或中耕鬆土時,人工撿拾土中香附子塊莖,帶出田間曬乾焚燒,這樣能有效減輕其塊莖繁殖和危害;
二是到7-8月份香附子成株開花結籽期(種子未成熟前),拔除整株或割去地上部分的莖和花序,減少其種子落地,減少其靠種子繁殖而減輕危害。
使用除草劑的話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使用除草劑的話,首先你要選擇正確的除草劑,比如草甘磷,三氟啶磺隆。用在禾本科草坪和苗圃中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如果莎草、抽薹、開花、結籽的話,那麼除草劑打上去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用藥時期。
玉米田裡的香附子可以用硝磺草酮、二甲四氯鈉及氯吡嘧磺隆,也可以用復配的二甲·滅草松、或二甲·唑草酮,在玉米4葉期用藥效果較好。玉米較高時,可用草甘膦定向噴霧來防除。來源:綜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