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梅、觀景24.74公裡深圳中部郊野徑建成開放

2021-01-22 廣州日報

1月16日,近50名戶外愛好者走進山林,參加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公園管理中心組織的深圳市中部郊野徑徒步穿越活動。這是深圳市中部郊野徑於2020年底建成開放後迎來的首批體驗者。

24.74公裡中部郊野徑最大限度達到「自然無痕」

深圳依山傍海,自然條件優越,有著良好的戶外活動氛圍,擁有數量龐大的戶外運動人群。為了發掘與提升深圳郊野徑資源,讓城市回歸自然,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市公園管理中心於2019年啟動中部郊野徑建設。工程共分兩期,2020年底建設完成的為中部郊野徑二期工程,包含塘朗山、梅林山和銀湖山段,與2019年11月底建成開放的梅林山一期示範段貫通後,中部郊野徑總長達24.74公裡,跨越深圳市南山、福田、龍華和羅湖四區。

深圳市中部郊野徑以手作的形式開展建設,儘量保持路面原生態,保留山林現有特色,施作過程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山中現有步道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貫通,運用土坎、砌石階梯、導流橫木、土木階梯等工法,使得步道與周圍環境達到最高程度的融合,達到「自然無痕」的效果。

此次建設還完善了步道標識系統,新增路線圖、標距柱、指示牌、動植物科普牌等標識牌共171處,為徒步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指引,豐富了徒步體驗。

徒步體驗者獻言獻策,打造貼近市民需求的郊野徑

建成後的中部郊野徑共設六個入口,分別位於梅林山荔枝林、梅林山二線關101所、梅林山塗鴉牆、鳳崗花園、武警醫院、塘朗山龍珠門處,市民可選擇就近入口進入郊野徑。

本次體驗活動中,戶外愛好者分別從塘朗山公園龍珠門、梅林山公園塗鴉牆出發,對中部郊野徑進行了全程體驗。徒步過程中,戶外愛好者們不僅一路體驗途中自然風光,發掘觀景點位,還與建設團隊就中部郊野徑的徒步難度分類分級、標識系統的完善進行了探討,為今後的郊野徑建設提供了優化意見建議。

參與徒步活動的陳先生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他表示郊野徑改變了以往冷冰冰的登山臺階的形式,既帶來了良好的登山體驗,又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樊女士首次參與郊野徑徒步活動,表示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體驗,今後會繼續關注深圳郊野徑建設,更多地參與城市自然生態的保護。

今年將再建25公裡郊野徑

2021年,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將繼續開展郊野徑建設工作,計劃修建陽臺山段、三洲田段約25公裡的郊野徑,以手作的方式推進森林郊野公園登山道建設,進一步延展郊野徑的覆蓋範圍和徒步裡程。

資料:郊野徑手作步道,源於美國「無痕山林」的理念,在深圳甚至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手作步道以人力方式運用非動力工具進行施作,提倡就地取材,利用風倒木、現地石材修築,對自然環境進行低衝擊甚至零衝擊的開發。施作完成後的步道就像一條早就存在的古道,與周邊的自然生態融為一體,步道邊界甚至被生長迅速的野草小花覆蓋,只能隱約看出路痕,達到「雖由人做,宛似天開」的境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軒慧

通訊員:韓躍武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深圳再添25公裡自然郊野徑
    去見識不同植物的奇特構造,思考與了解這種奇特背後的原因;去觀察不同的小動物,思考它們的生活方式;親近自然,靜靜地觀察與感受,感受山野的多樣與精彩才會讓生活更加凸顯不凡的活力……近日,記者從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其下屬公園管理中心啟動了郊野徑手作步道第二期的建設,即塘朗山+梅林山+銀湖山三山郊野徑(簡稱「塘梅銀」郊野徑),總長約24.74公裡,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建設工作
  • 徒步深圳山野|「塘梅銀」25公裡手作步道開工建設啦!
    近日,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下屬公園管理中心啟動了郊野徑手作步道第二期的建設,即塘朗山+梅林山+銀湖山三山郊野徑(簡稱「塘梅銀」郊野徑),總長約24.74公裡,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建設工作,建成後的郊野徑將連接深圳市南山、福田和羅湖三區。郊野徑可以讓我們走進自然中做客,感受山野的美好,了解人與山野和諧相處的可能。
  • 深圳建成首條「手作步道」梅林山郊野徑示範段完工,全長3.8公裡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建成首條「手作步道」&nbsp&nbsp&nbsp&nbsp梅林山郊野徑示範段完工,全長3.8公裡&nbsp&nbsp&
  • 首條手作步道郊野徑長3.8公裡,深圳將制定全市總體規劃
    南都記者 張小玲 攝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11月30日組織市民探訪深圳首條手作步道, 3.8公裡的示範段共涉及渡步、臺階、導流橫木等26種工法,全是使用木頭和石頭等天然材料修建。深圳將制定全市郊野徑手作步道的總體規劃,各區推進以手作步道生態建設方式修建郊野徑。
  • 渭南郊野公園明年開放!旱溪、觀景臺、慢行步道、棧道,停車場……
    近日,在中心城區解放路南段西側,渭南市郊野公園項目正在緊張的施工,栽種綠植,挖掘機平土......據了解,渭南市中心城區南塬北坡項目生態治理修復項目,目前正組織栽植雪松、棕櫚、美人梅、紅葉李等大小喬木,完成節點30餘個,完成花境10餘處,各項工作正在順利進行。
  • 深圳首條郊野徑手作步道,徒步梅林山郊野徑—探尋「福田後花園」之美
    這不, 深圳又多了這些 頤養身心好去處, 快來看看吧!!! 首條郊野徑手作步道 從福田梅坳八路進入梅林山郊野徑, 皆是原生態的土路, 上坡處由一個個形態各異、 長短不一的木頭鋪設臺階。
  • 2020深圳馬巒山郊野公園賞梅花攻略(時間+路線)
    近日,深圳馬巒山郊野公園梅花已悄悄綻放,1月至2月上旬,趁著梅花盛開的季節,帶上家人朋友一起去賞梅花吧。馬巒山郊野公園賞梅花攻略詳細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錦龍大道(馬巒山山頂亭閣沿路)聯繫電話:0755-89785020賞梅花期:1月至2月上旬,照以往情況來看,2月梅花可能會開得更好
  • 東西湖區公園「上新」:黃塘湖公園可賞櫻花,徑河公園二期有「汽車...
    通訊員徐一帆 攝「黃塘湖公園將於今年5月正式開放,力爭在3月早櫻開花時節讓市民提前進園賞景。」施工單位、武漢花木公司項目經理肖庭輝介紹,黃塘湖公園A區已種植有染井吉野、福建山櫻、陽光櫻、普賢象等6個品種的早櫻和1個品種的晚櫻,共計300多棵,「櫻花爛漫時將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從衛星地圖上看,建成後的黃塘湖公園呈「U」字型。
  • 清涼山郊野公園·泮坑楓林灣將於國慶前建成開放
    (高訊 攝)   本報訊 (記者劉曉娟)楓樹、楓林瀑、楓雅亭、楓情棧道、楓葉造型路牌……如今,在清涼山郊野公園的泮坑楓林灣,處處可見浪漫的「楓」元素。據悉,清涼山郊野公園·泮坑楓林灣一期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國慶節前建成開放。  泮坑楓林灣項目位於梅州清涼山郊野公園泮坑區域內,計劃分三期實施,其中一期項目於去年10月動工。
  • 深圳首段「手作步道」亮相梅林山,3.8公裡匯集26種工法
    近期在梅林山爬山的市民,可能會發現有一群志願者正以一種就地取材的方式,手工對郊野徑進行修建。11 月 30 日,這條手作步道示範段已完成 3.8 公裡,據悉,這是深圳首條手作步道,未來深圳將制定全市郊野徑手作步道的總體規劃,在全市各區推進以手作步道生態建設方式修建郊野徑。
  • 深圳今年將新建和改造提升超30個公園
    在5公裡的路段裡,他可以看盡河、海、湖三種風景,鱗次櫛比的高樓成為公園的背景,深圳像座公園裡的城市。截至2019年,深圳已有1090個公園,2020年還將新建和改造提升超30個公園。近年來,深圳以建設世界著名花城為目標,積極推進全域公園規劃建設,環境越來越好。2019年底,深圳全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達43.4%,人均公園綠地14.95平方米,各類公園總數已達1090個,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園之城」。其中包括33個自然公園,152個綜合公園,905個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使市民在繁忙之餘,既能「推窗見綠、開門進園」,又能漫步郊野,感受鳥叫蟲鳴,青草花香。
  • 郊野公園扮美京城 北京市建成80餘家郊野公園
    目前,一座又一座的郊野公園,組成了環繞北京的第一道綠化隔離帶,越來越多的綠意正在環繞京城。全市建成80餘家郊野公園高凱和女友去的東升八家郊野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東升鄉八家地區,是佔地面積1500餘畝的免費開放的郊野公園。
  • 北京郊野公園成市民賞秋好去處
    原標題:郊野公園成市民賞秋好去處在不少市民眼中,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節。剛剛過去的周末,本市各大公園再次迎來客流高峰,除了香山、奧森等知名景點,位於四環外的80餘處郊野公園同樣遊人如織。10年前興建、最初門可羅雀的郊野公園,現已融入市民生活,成為環繞核心城區的百姓後花園。
  • 深圳五一,登山、觀海、遊園(下)
    馬巒山郊野公園位於坪山區,西與三洲田水庫相接,自然的郊野風光是公園的特色。馬巒山公園內群山起伏,海拔介乎300至590米之間。園內溝深溪長,瀑布眾多,山谷幽深,植被豐富,其溫度比深圳市區要低好幾度,是避暑、休憩的好去處。
  • 梅沙踏浪,遊深圳美麗海灘,大小梅沙
    深圳漫長的海岸線上有56個沙灘,其中54個在大鵬,另兩個就是位於鹽田區的大、小梅沙。大梅沙和小梅沙組成的「梅沙踏浪」是「鵬城十景」之一,有著「東方夏威夷」的美譽,是深圳非常受歡迎的海灘。大梅沙位於深圳東部,大鵬灣畔。其海灘三面青山環抱,一面臨海,是深圳免費向遊客開放的海灘,跟多數免費的無人管理海灘不同的是,大梅沙早就被建成海濱公園,其自然景觀優美,海灘規劃設計起點高,海濱配套服務完整,濱海娛樂項目豐富,集休閒度假、旅遊觀光、娛樂運動於一體,形成了優美舒適的海濱旅遊環境。
  • 深圳面積最大的公園排名
    馬巒山將建成一個以遠足登山、觀海觀瀑為特色,集休閒旅遊、野外健身、自然生態教育為一體的市級郊野公園。每到12月和1月,滿山遍野橘子林和橙子林碩果纍纍,一片金色的豐收景象,遊客可以自己去摘橘子和橙子,領略收穫的喜悅。
  • 重陽登高處,在深圳登高望遠、賞秋、思親
    作為移民城市的深圳,這一天何處登高望遠,感恩思親?深圳各區,有許多適合重陽登高望遠、賞秋、思親的山峰。山不在高,但也是景色迷人。在山的高處,望著山下深圳特區40年的城市風情,思想在深圳的那些奮鬥的日子,遙想家鄉,也是別有一番韻味。
  • 鄭州青少年公園年底前建成開放!還將建設一批郊野公園,名單公布
    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鄭州市2020年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已經公布,今年每個區要建成2個50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性公園,大河報多次關注的青少年公園要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 讓滬上郊野公園承包你的小長假吧!-郊野,農家樂,公園,浦江,上海...
    在郊野公園的自然風光元素中,除了植被,湖泊也是一大亮點。而青西郊野公園,大概就是上海賞水景、玩水上項目的最佳去處了。青西郊野公園以大蓮湖為中心建造,稱得上是水上森林。賞完了景,還能去園內專門的垂釣區釣魚,亦或者去親水碼頭乘坐遊船。  青西郊野公園內的美食也很有特點,那裡多是當地原住民開設的農家樂,不僅能嘗到土雞等新鮮野味,還可以品嘗農民自家做的小點心。
  • 北京市四環外80餘處郊野公園成市民賞秋好去處
    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市各大公園再次迎來客流高峰,除了香山、奧森等知名景點,位於四環外的80餘處郊野公園同樣遊人如織。10年前興建、最初門可羅雀的郊野公園,現已融入市民生活,成為環繞核心城區的百姓後花園。  上周六下午2時,記者來到東五環邊上的將府郊野公園時,已經找不到停車位了。公園門口的將臺東路兩側,連綿百十米,停的全是私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