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平臺文章僅供醫院內部員工學習參考,不作為對外宣傳使用,且不可作為診斷依據
如果吃完飯,並沒有享受到幸福的飽腹感,反而是出現腹痛、腹脹、很想拉屎,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般來說,腸道受食物刺激,飯後產生便意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然而,如果是剛吃完飯就立刻想上廁所,並伴有如腹痛、腹脹,腹瀉等異常反應時,就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因為它們可能正在提示你,你可能患上了消化道疾病。
常見的飯後不適與其對應疾病
1、飯後馬上腹瀉,嚴重時吃一頓瀉一次,一旦受涼或者吃東西不注意就會發作,通常排便後症狀消失。或者有時出現腹瀉有時出現便秘,腹瀉時為水狀,便秘時出現黏液,有便意卻排不出。——腸易激症候群
2、受涼或吃東西不當後出現腹痛、腹瀉,可伴畏寒發熱、嘔吐等症狀。——急性腸胃炎或者急性痢疾
3、飯後上腹痛,或有噁心、嘔吐、積食症狀。症狀多年不見好,常在秋天發作。疼痛有節律性,在生氣、受涼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後出現。——胃潰瘍
4、一般在飯後兩小時胃痛,甚至半夜痛醒,吃點東西之後可以緩解,一般伴有反酸。——十二指腸潰瘍或炎症
5、進食時胸骨後出現受阻、停頓、疼痛感,症狀體重不一。——食管炎或食管癌早期
飯後不適要特別警惕以下情況
1. 腸癌。受腫塊及分泌物刺激腸道,往往會使得原來大小便規律的人突然變得大便次數增多或明顯減少,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早上起床後腹瀉等,特別是同時伴有粘液便、膿血便的,以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的要高度警惕,最好到醫院進行篩查。
2. 胃癌。飯後出現腹脹,一般伴有噁心、嘔吐,甚至有時會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期病情加重,或之前無胃病史,近期出現上述症狀,且伴有貧血、消瘦、胃口差,肚臍上或心口處能摸到硬塊,則可能提示存在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