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是什麼?銀河系長什麼樣?500張圖帶你探索奧秘| 21讀書

2020-12-20 和訊科技

  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從馬車、汽車,到太空梭,每次人類的進步都是由新生事物引領,要有打破既有模式的超常想像力。而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的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

  頭頂的那片天空是我們難以真正領略的神秘之地。人類從古至今都在孜孜以求,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21讀書

  來源丨公眾號:鳳凰新聯i生活(ID:FHlifebook)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思純

  圖片來源丨《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

  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的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

  題記

  搞完火箭回收循環利用的馬斯克,又要做所謂的腦機接口,還迅速躋身為全球的第三大富豪。

  當年馬雲在四處兜售「21世紀一定是網際網路的世界」時,有人認為他是個騙子。但世界卻是由未來引領。面向未來的探索是驅動人類進步的核心力量。誰面向未來,誰就能掌握先機。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是一位資深天文愛好者。騰訊WE大會的主題幾乎都是關乎未來:尋求地外新家園、解答宇宙起源問題等。

  從馬車、汽車,到太空梭,每次人類的進步都是由新生事物引領,要有打破既有模式的超常想像力。而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的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

  頭頂的那片天空是我們難以真正領略的神秘之地。人類從古至今都在孜孜以求,探索宇宙的奧秘。中國在今年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預計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我們還在建設自己的空間站。隨著探索的深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被不斷刷新。

  今天,我們推薦一本美國國家地理關於宇宙全新認知的作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

  它將帶我們深入了解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到對宇宙的整體認識,以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並運用全新的視覺呈現形式,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宇宙視覺盛宴。

  01

  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

  超新鮮的宇宙認知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作為科普類書籍,《宇宙全書: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的顯著優勢就是新。本書的英文版出版於2019年,在翻譯的過程中,還對數據進行了更適時地更新,內容採用了最新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不僅提供專業的天文知識,還為我們展現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文筆流暢。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11月中國科學家藉助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的一顆迄今為止最大質量(7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級黑洞;

  我們會發現銀盤並不是完全平坦的,它的形狀很像暴露在高溫下扭曲了的黑膠唱片。儘管我們幾十年前便知道了這一點,但直到最近幾年這個現象才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我們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

  我們還能了解到,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了第一顆和第二顆進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們分別為「奧陌陌」和鮑裡索夫彗星;光在太陽內部並不是沿直線傳播,而是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路線前進,等等。

  02

  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

  建立系統觀和整體觀

  你知道嗎?

  銀河系包含了數千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系作為其中一員,只是飄蕩在銀河系一個毫不起眼的邊緣角落,而銀河系在宇宙中就只像沙漠裡的一粒沙或大海裡的一滴水。

  我們人類是如此渺小以至於宇宙這一話題對許多人來說很「硬核」。這本書將帶我們系統地了解宇宙,深入淺出地普及專業天文知識,使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不再遙不可及。

  《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從我們的家園銀河系的視角出發,縱覽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然後對我們的太陽系進行介紹,逐一講解恆星、行星,以及對尋找生命新疆域的探索;進而再從銀河擴展到整個宇宙,使我們能夠從宏觀的大尺度上更好地理解宇宙,建立系統觀和整體觀。

  宇宙雖大,並不雜亂無序。閱讀本書,按照書中內容進行梳理,我們可以對宇宙有一個系統化的了解。

  03

  500餘幅炫彩圖片,凸顯科學之美

  一些專業的天文學書籍,往往文字繁多、晦澀難懂。不同於一般天文類書籍,這本書配有大量的科學圖片,美輪美奐,使我們近距離觀看這些壯觀的場景,在了解天文知識的同時又提升了視覺體驗,更生動形象地學習天文知識,遨遊蒼茫宇宙。

  本書採用NASA(美國航天局)、ESA(歐洲空間局)、ESO(歐南臺)、哈勃太空望遠鏡等世界權威機構的新近圖片,包含350張精益的科學照片、150張解釋示意圖、15張藝術圖,通過類比、展示結構、描述過程等形式,不僅形象完整地詮釋了宇宙的奧秘,而且再現了太陽形成、中子星、雙星系統下的異域世界等瑰麗景象。

  這張圖片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捕捉拍攝,顯示了圍繞著一顆垂死恆星核心的殼層被高速噴出,創造出像貓眼一樣美麗的星雲。

  帷幕星雲是一顆大質量恆星在大約8 000年前的一次爆炸後的遺蹟,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照片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

  這幅藝術渲染圖以一顆太陽系外的、被雙星系統照亮的行星為主題,採取了從它的衛星 望向它的視角。

  04

  創新的視覺表達體系,清晰明了

  《宇宙全書: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不僅有精益簡練的文字信息,為方便呈現,還採用了創新的視覺表達體系,採用流程或對比圖,能夠使我們更清晰地了解相關內容,一目了然。我們能夠直接吸收可視化圖像,從而更直觀快速的獲取書中內容,清晰明了。

  通過觀察數據類比圖,白矮星與地球在外觀、直徑、質量、密度和表面重力加速度上的差別一目了然。

  通過瀏覽引力導向過程圖,我們能快速知道太陽的形成經歷了哪幾個環節,直觀地了解太陽形成過程。

  05

  面向探索實踐,

  培養動態、開放和工程思維

  想像力仿佛植根於我們人類的基因中一樣,我們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

  宇宙距離是怎樣測量的?

  人類探測器怎樣用引力彈弓實現星際飛行?

  微小的系外行星是如何被發現的?

  銀河系的未來命運又會是什麼樣子?

  太陽會死亡嗎?宇宙中究竟有沒有地外生命?

  好奇心驅使人類不斷探索,在實踐中前進。

  本書不僅提供專業的知識,也兼顧實踐,向我們解釋了人類在太空探索過程中是如何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的。我們不僅能夠直接看到科學成果,還能了解解決過程,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動態、開放和工程思維。

  當一個像宇宙飛船大小的物體進入一個比它大得多的天體(如行星)的橢圓軌道時,動能交換使得較小的物體可以在不使用燃料的情況下加速或減速,這種效應被稱為引力助推或引力彈弓效應。利用行星的重力場給宇宙飛船加速,把它甩向下一個目標,實現星際旅行。

  電影《流浪地球》使更多人開始關注人類的居住環境,我們的地球還能存在多久?是否還存在另一個星球適宜人類居住?

  其實目前我們的地球位於宜居帶,但這個區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旦太陽演變為紅巨星併吞噬了水星和金星,宜居帶將遷移至火星和天王星之間,也就意味著那時的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06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翻譯審定,

  專業、權威

  我們知道,天文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具有相當的專業性。

  這本書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蔣雲博士和陳維博士精心翻譯、審校。對書中專業知識和專有名詞都進行了詳細的核實以確保其準確性,使我們能夠獲取專業的天文學知識。

  07

  大16開,多幅拉頁,

  精裝厚本,豪華裝幀

  《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大16開幅面,精裝雙封,豪華設計!320P內文,外加12P大拉頁,採用128克高檔啞光銅版紙,厚實有料,閱讀體驗極佳!全書由全球三大印刷企業的當納利承印,綠色環保,色彩細膩柔和,高度還原瑰麗的宇宙盛景。

  贈書福利

  從2019年11月中國科學家藉助郭守敬望遠鏡 (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7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級黑洞,到如何計算遙遠星系的距離,尋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宇宙全書: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包含500餘幅絢爛奪目的圖片,以前沿的科學數據和探索進展、全新的視覺圖鑑呈現形式、突破性的星系宏觀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奇而宏偉的宇宙視野,用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遙遠的宇宙。

  壯觀的星空圖片,結合專業的圖文解說,在《宇宙全書: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的帶領下:我們縱覽銀河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見證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和太陽系)的誕生、演化和死亡的驚奇的一生;在已知的宇宙中通過對系外行星的驚鴻一瞥,來繼續探索我們的星系,尋找生命的新疆域。從新近的太空任務中獲得的各種詳盡的地圖和引人入勝的照片,並輔以著名太空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的前言,為我們闡明了豐富的科學信息。

  這是一場引人注目的視覺之旅,完美地解讀了我們的宇宙,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探險家。

  《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

  作者:伊格納西·裡巴斯

  譯者:蔣雲 / 陳維

  出版社: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現在,21君給大家謀福利啦,免費送書!

  如何獲得?

  在本期周末讀書下面留言,獲得點讚數前2名(點讚數需不少於50)的讀者將獲得贈書一本,同時,21君會在前二名以外挑選部分留言走心的讀者,也免費贈送《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一本。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我們將在明晚的夜讀中公布獲獎名單喲~獲得贈書的小夥伴記得按照時間留下你的地址,逾時不候喔~(所以點讚前2的截止時間是12月21日20:00-21:00之間喲~註:準確的時間以21君的截圖為準;如遇突發新聞也有可能提前截圖。)

  21君

  「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的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

  你對宇宙有怎樣的認知?來和我們聊聊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國家地理推薦,500張炫彩插圖,給孩子最新鮮的宇宙大百科!
    當年馬雲在四處兜售「21世紀一定是網際網路的世界」時,有人認為他是個騙子。但世界卻是由未來引領。面向未來的探索是驅動人類進步的核心力量。誰面向未來,誰就能掌握先機。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是一位資深天文愛好者。騰訊WE大會的主題幾乎都是關乎未來:尋求地外新家園、解答宇宙起源問題等。
  • 有人說《易經》《黃帝內經》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金鑰匙,可信嗎?
    關於客體的追問其實是兩個問題,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世界為什麼存在?在自我意識中,我首先存在於家庭和社會裡,那麼我就要追問,社會是什麼?它由哪些部分組成?遵循怎樣的機制或規律運作?其次,我生活在地球上,這裡有海洋、陸地、植物、動物,等等。我不禁要問,地球上的物體為什麼如此多樣?它們分別具有怎樣的結構?在怎樣的法則下生存與生活?它們與我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
  • 一個奇特的數列,或蘊藏著宇宙萬物起源之謎
    然而,縱然延伸出了越來越多的學科領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學術專攻,卻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都曾或多或少探索思考過宇宙的起源,關心過大自然萬物的演變規律,以及人類與自然宇宙的關係和人類存在的原因。古往今來人類都在尋找這些答案,可謂是從未停止過。
  • 絕對的神級高科技,用逆向工程探索宇宙起源
    這些文明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先進,在發展成為神級文明以後,都想搞明白宇宙的奧秘——宇宙是怎麼來的?宇宙有沒有運轉規律?宇宙外面是什麼?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差一點兒就觸及到宇宙最終奧秘的文明都消失了,因為宇宙似乎存在某種「過濾機制」!生命等級越高,文明科技越高,就越要明白宇宙天道、順應宇宙天道、替天行道,不然就會對宇宙造成威脅,使宇宙系統崩潰。
  • 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奧秘是什麼?它可能決定著宇宙和人類的命運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星系和天體,而宇宙萬物都是由物質構成,在過去的認知裡,人們都認為能夠看得見的才是物質,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卻發現:宇宙中的可見物質只佔少數,大部分的物質是不可見物質,而這些不可見物質決定著宇宙的命運,也決定著未來人類的命運。那麼這些不可物質是什麼?
  • 「嬰兒期」的銀河是什麼樣子?
    我們知道,整個宇宙包括銀河系都處於膨脹時期,那麼我們生存的這個扁平狀星系的「嬰兒期」是什麼樣的呢?日前,NASA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製作出了數十億前的銀河系照片。NASA指出,為了能成功收集到繪製銀河系「嬰兒時期」照片的信息,科學家們啟用了3個大型哈勃項目,它們分別是3D-HST調查、河外星系近紅外深空巡天遺產集(CANDELS)和大天文臺宇宙起源深度巡天計畫(GOODS)。這些項目全部通過哈勃第三代廣域照相機和高級探測照相機完成。
  • 宇宙起源、主要異常、黑暗勢力起源、銀河戰爭歷史
    這個量子可能性只會在擁有自由意志的存有決定利用,探索和探險的時候才會顯化。所以邪惡是自由意志與黑暗互動的結果。這與源頭沒有關係。源頭在那個可能性和自由意志上沒有絕對權力。在空間時間連續體裡,需要花些時間把那些黑暗和邪惡吸收並再次轉化為光。所以源頭在空間時間連續體裡不是全能的,正如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見。
  • 小晚說科技:探索宇宙的奧秘——美麗浩瀚的銀河
    親愛的讀者你好,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很高興你我能在這麼大的網際網路相遇,喜歡的小夥伴不要忘記點讚,分享和收藏哦!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銀河,我國古代把銀河也叫天河、銀漢。大詩人白居易在《七夕》詩中有:「煙宵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 「通中名師附校行」——探索宇宙奧秘 培育科學精神
    江蘇省南通中學物理教師朱華執教了一堂介紹宇宙學知識的展示課——《宇宙探秘》。朱老師的這堂物理課,不僅體現了物理課堂的「教學性」,同時也體現了物理課堂的「教育性」。嫻熟運用適切的教學手段在引課時,朱老師通過播放視頻《哈勃望遠鏡下的宇宙》,激起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再通過指導學生自讀、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太陽系的組成,了解宇宙起源理論。
  • 爐石卡組推薦:殘片瞎/宇宙牧/奧秘宇宙獵/奧秘賊
    同時為了針對殘片瞎帶了兩張軟,應該說現在大部分的控制卡組都會為了針對DH帶上雙軟。這套對局時間較長上分較慢,好在基本都是老卡,不用刻意去合成卡牌,想玩宇宙牧的可以試一試。●宇宙奧秘獵AAECAR8eqAK1A8cDhwSKB9sJ/gz8owOmpQP5rgP7rwP8rwOHsAOIsQOiuQOkuQP/ugPXvgPevgPczAObzQOizgPhzgOC0APG0QO50gOL1QP21gPo4QOP4wMAAA==
  • 走路探索宇宙《Walkr口袋裡銀河冒險》面世
    《Walkr - 口袋裡的銀河冒險》於 App Store 上線至今超過 200 萬玩家,並被選為 2014 及 2015 App Store 最佳 App 之一。 由臺灣工作室 Fourdesire 研發製作,結合走路健身與宇宙探索的手機 App《Walkr - 口袋裡的銀河冒險》正式於 Google Play 上線,讓 Android 使用者也能開創獨一無二的銀河星系。
  • 探訪天文體驗館 感受宇宙的奧秘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學科之一,它幾乎伴隨著人類的起源而誕生。
  • 推薦給孩子看的關於宇宙的科普繪本,陪孩子一起探索宇宙的奧妙
    地球的外面是什麼樣子?這些繪本書將帶給孩子科普的啟迪,促使孩子愛上宇宙,愛上科學,愛上探索。,從太空到地球,滿足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宇宙奧秘不再遙不可及。這是給孩子的宇宙奧秘啟蒙百科繪本,更是給孩子的天文地理入門指南。一部迷你《時間簡史》,一次奇幻的宇宙時空之旅。精心梳理有關宇宙的知識,包括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上的自然現象、氣候環境等相關的百科知識點,內容詳略得當,語言流暢考究,讓孩子直觀了解和感受宏大宇宙空間。
  • 十張天文美圖,帶你領略浩瀚宇宙之美!
    這些不透光的星際塵埃雲,包括以剪影之姿出現在南天銀河富星場前方的Sandqvist(桑德奎斯特) 169和172。南門二距離我們只有 4.37光年遠,然而這些黝黑塵埃雲位於正在形成恆星的圓規座西分子雲的邊緣,遠在2,500光年之外。這張廣視野影像,涵蓋南天寬約12度(24個滿月)的天區。
  • 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六年級上《宇宙生命之謎》:宇宙生命之謎,培養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一、學習目標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哪些科學知識。通過了解宇宙生命之謎,培養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從小養成熱愛科學、熱愛地球、保護環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 太空人史努比邀你太空漫遊探索宇宙奧秘
    此次漫遊任務配備了各類黑科技設施,所有太空人必須像史努比一樣自信、鎮定、有原則並且充滿想像力,才能面對各類體能智能挑戰,模擬火星移民生活,飛躍神秘土星,踏上充滿未知的探索地外文明之旅,揭開宇宙的奧秘,感受太空旅行的奇妙。所有太空探索者做好準備了嗎?抓緊機會來體驗太空人的神奇工作吧。完畢!
  • 宇宙起源到底是什麼?一起探索7個有意思的理論!
    你們是否曾經有過對宇宙起源的好奇呢?當然我們大多數都曾有過。儘管我們相對於整個宇宙而言很小,但我們越認識自己來自哪裡,我們成長得越快。宇宙有其壯觀之美,我們即使在夢中也想不到自己的起源。2.大爆炸理論一個起源可以簡單地解釋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論很受歡迎,尤其是對於那些不相信神創論的人。大爆炸理論主要說宇宙來自一個單一的固體。一瞬間,一切都開始膨脹。
  • 用引力波探聽宇宙的起源,在世界屋脊傾聽宇宙的初啼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站在世界屋脊聆聽宇宙的初啼」。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題目,因為它告訴我們,我們要探索的這個神秘的信號來自宇宙,這個信號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刻就發出的,它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什麼是初啼呢?顧名思義,孩子在降生的時候哇哇啼哭,在門外焦急等待的父親聽到啼哭聲,就知道孩子出生了。
  • 我對宇宙起源和生命起源的思考以及人類宇宙的第二家園可能性分析
    我很喜歡探索宇宙,故此寫了這幾篇文章,以前在今日頭條和其他一些平臺都發過幾篇,今天再發一篇,有興趣和我探討,可以閱讀一下。)一、宇宙以及時空和生命真是很神秘!英國現代物理學家霍金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在劍橋大學就讀的就是宇宙學!他認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我覺得這話很有啟發意義!霍金的意思是,還沒有宇宙的時候,沒有時間、空間的說法,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
  • 如果你計算一下會怎麼樣?或者揭開宇宙的面紗奧秘
    PI是無理數然而一些科學家仍然認為Pi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特殊的值,他暗示了宇宙的重要秘密,我們知道Pi是一個用來計算圓大小的值,如果你看看整個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到處都是圓形物體,地球是圓的,太陽系是圓的,銀河系是圓的,其他天體的結構也是圓的,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宇宙也可能是一個圓球體,由於宇宙是一個圓形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