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與千尋》,豆瓣評分9.3。2001年,《千與千尋》在第52屆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的動畫作品。這既是對動畫的肯定,也是對宮崎長久以來作品中蘊含著的對於人類生命終極關懷的創作核心的肯定。
9.《恐懼的代價》,豆瓣評分8.7。伊夫蒙當、查爾斯文恩、彼得範埃克主演的驚悚動作電影,於1953年4月22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家石油公司因大火焚燒油井,急需硝化甘油來滅火,在重賞誘惑下,四個落魄男人冒險運送硝化甘油途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8.《第七封印》,豆瓣評分8.3。《第七封印》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馬克斯馮西多、本特埃切羅特主演的奇幻電影,於1957年2月16日在瑞典上映。該片講述了理想主義的騎士布洛克在戰爭結束之後,與他的同伴們在蔓延瘟疫的歐洲大陸上艱難生活的故事。
7.《上帝之城》,豆瓣評分8.9。電影改編自半自傳式小說《God's Town》,於2002年8月30日巴西上映。2002年的電影《上帝之城》以犯罪和驚悚的鏡頭展現了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裡是「上帝之城」,也是罪惡之都。影片以主人公的視角去見證貧民窟殘暴、野心、貪婪的一面。
6.《阿爾及爾之戰》,豆瓣評分8.5。本片是歐洲電影批判殖民主義的先驅典範之作。《阿爾及爾之戰》取材於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阿爾及爾之戰並且採取紀實手法客觀地加以表現,一下子就使作品有了歷史的厚重感。客觀和冷峻是該片取得成功的法寶。
5.《潘神的迷宮》,豆瓣評分7.8。該片是一個暗黑系的童話故事,但該片比那些電影揭露的更赤裸,也帶有更濃的諷刺意味。不論是在遊戲類的剪影風還是在繪畫攝影等藝術作品裡,暗黑系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它們以既苦澀又刺激的方式,時刻點醒著人們珍視身邊的美好。
4.《偷自行車的人》,豆瓣評分8.9。《偷自行車的人》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經典之作,是世界電影史上十大不朽的影片之一,它集中代表了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影片觸及到了義大利下層社會的生活,深刻地反映了義大利的社會現實。其結構巧妙,演員的表演也真實自然,使影片看上去更具真實性且富有親切感。
3.《戰艦波將金號》,豆瓣評分8.6。影片是向俄國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獻禮影片。影片講述了敖德薩海軍波將金號戰艦起義的歷史故事。影片以古典悲劇式的精巧結構和史詩般的格調,以寓意深刻的細節和畫面構圖,以及節奏鮮明的電影語言,以對稱、重複、隱喻和象徵等富有詩情畫意的蒙太奇技巧,表現了尖銳的矛盾衝突和重大鮮明的戰鬥性主題,此片標誌著世界電影藝術的長足進步和蒙太奇理論的進—步完善。
2.《天使愛美麗》,豆瓣評分8.7。讓皮埃爾熱內導演的《天使愛美麗》是一部具有法國古典風格和魅力的電影和藝術作品。自從電影於2001年上映以來,這部電影已經在全球四十餘個國家進行了放映,這部具有法國民族特色的獨特電影也因此徵服了世界觀眾的心。
1.《七武士》,豆瓣評分9.2。日本《電影旬報》評選的日本百部電影第一名。該片與2018年登頂BBC百佳外語片。《七武士》是日本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被「電影旬報」選為歷史上最佳作品第一位。黑澤明把廝殺場面拍得十分刺激和逼真,群馬衝殺、泥沼惡鬥的連場激戰,在快速的剪接、長焦距報影和慢鏡的運用下,所有影像凝聚成一體,扣人心弦,不但改變了日本武俠片的傳統,也對許多的武俠片都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