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南京的大學,想必大多數人腦子裡浮現的都是南京大學或東南大學。但其實在南京,還有一所高校實力也很強勁,那便是河海大學。
在江蘇本地,河海大學是很有名的,素有「皇家水利學院」的名號。但在外地知名度卻很低,甚至有人沒聽說過河海大學,以為這所211高校只是不入流的野雞大學。這可能要歸結於兩大原因:第一是名字不夠響亮,既不含地理位置,也不含學校特色和優勢。第二是特色學科行業不景氣(我國三峽修完以後,水電方面基本沒有大項目建設了)。
如果你也不了解河海大學,那就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於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到1985年,歷經了70年春秋交替的華東水利學院由鄧小平親筆題寫校名。自此更名為——河海大學。作為以水利為特色的高校,在過去的100多年裡,處處彰顯著與水的緣分。
因水而生
1915年,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懷抱「大工將施,儲才為急」的宗旨,邀聚名師大家,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水利高等學府河海工程專門學校,開啟了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河海大學這片小舟也就是在中國最動蕩的時期被悄然送入水中的,從此上善若水,篤學敦行。
緣水而為
亦如張謇老先生期許的那樣。河海大學在中國水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培養了茅以升院士、汪胡楨院士、徐芝綸院士等泰鬥級人物。從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到南水北調工程;從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再到港珠澳大橋工程...都有河海人的身影,且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僅是國內,世界各地,有水便有河海人。其水利工程專業實力恐怕也只有清華可以與之抗衡了。
順水而長
目前河海大學有教職工343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401名,博士生導師535名;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雙聘院士16名。並有校本部、常州校區、江寧校區三個校區,總佔地近2462畝(目前新校區已於6月28日開工,佔地2248畝)。2020年校友會江蘇高校排名第三,水利和清華水利並列A+。水利雖為河海大學主要特色,但近些年河海大學也在向綜合性大學發展,且成績顯著。農業工程、力學、電氣工程等位居全國前列。
河海大學分數線
作為一所211高校,河海大學的分數線也是比較高的。以河南為例,2019年理科錄取分數線601(2019年理科一本分數線502);文科錄取分數線595(2019年文科一本分數線536)。
理科最低分排名一般徘徊在14000~15000;文科最低分排名一般在2400~2700,且19年對河南有擴招。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今年最低分排名應該不會有太大波動。
河海大學環境
河海大學三個校區都不大,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學校建築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沉澱的氣息,繼承了南京古都的風格。值得一提的是河海本部的圖書館,是電影《致青春》的取景地,黃色木質扶手的旋轉樓梯既文藝又特別,在國內頗為少見,誰能想到它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校區道路兩旁的梧桐大道也是極美的。
住宿條件每個校區都不同,本部住宿條件相對較差,但寢室管理非常嚴格,尤其是女生,基本隔一天就會查房。六人間或四人間,都是上下鋪+大桌子。好處是離市中心很近。常州校區地處市中心,六人間,上下鋪,水泥地,條件比較艱苦樸素。江寧校區有獨立衛浴,四人一間,上床下桌。離市中心較遠,好在校門口就有地鐵,一個鐘頭能到市中心。
關於河海大學的排水系統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梗。17年河海大學被淹的圖被瘋狂刷屏,許多網友調侃」真是名副其實」。但實際上南方暴雨是常有的事,圖上淹沒的也只是校外的路面。學校的排水系統還是很優秀的(畢竟學校設有排水專業),校內排水系統大部分都由之前的學長學姐設計。因此河海大學排水差只是一個誤會。
馬上高考成績就出來了,有對水利工程感興趣的或喜歡南京這所城市的同學,不妨提前多去了解一下河海大學。最後在即將出分之際,祝福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滿意的高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