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吃緊 英國近10%高校面臨破產風險

2020-12-13 閩南網

  零售、餐飲、旅遊、交通,在全球疫情的蔓延態勢之下,這幾大重要行業首當其衝。而除此之外,受學生人數銳減、留學意願下滑,全球高等教育行業也遇到了危機。英國已經發出了警告,收入大幅下降、破產風險上升、虧損「高度不確定」,懸在了部分高校的頭頂。若無及時的財政援助,可能命運就是倒閉了。

  「研究指出,英國大學可能面臨財政災難」「13所英國大學『不救助可能破產』」「現金流危機讓13所大學瀕臨倒閉」……7月6日,英國多家媒體均報導了同一個有些震驚的消息,標題直接點出了疫情對於英國高等教育行業的衝擊。

  以上報導的研究數據來源於英國智庫財政研究院(IFS)。根據IFS發布的研究結果,由於全球疫情導致國際學生數量驟減,使得平時仰賴國際學生為收入來源的一些知名大學面臨收入大幅下降的窘境。30億-190億英鎊,IFS預計英國教育業疫情期間虧損總額在如上區間,即這一行業年收入的7.5%-50%。

  作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發達經濟體,英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約為80%,幾乎是英國經濟的支柱,而在此次疫情的衝擊之下,服務業的受損情況不容小覷。其中,教育行業也是服務業的重要收入來源。根據2019年的英國官方數據,教育業年產值高達731億英鎊,支持全國約3%的就業人口。

  而在教育行業中,國際留學生貢獻不少。此前英國媒體發布的報告顯示,國際學生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了260億鎊,且為英國帶來了超過20萬個工作崗位。

  來勢洶洶的疫情風險是英國教育行業遭受衝擊的主要因素。自疫情暴發以來,英國的確診病例數量在全球一直居高不下。截至當地時間7月6日上午9點,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新增352例,累計285768例。目前確診病例數位居歐洲第一。

  「疫情對於留學行業的打擊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本身對於留學比較搖擺的學生,受疫情風險影響,現在肯定會對到國外留學比較猶豫,至於那些已經做好了留學打算的學生,則不太會受到影響」,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這就對亞洲留學生比較多的歐美高校造成了影響。當然,比較頂尖的學校不太會受到影響,但部分私立學校本身辦學質量就不高,尤其是那些極端的依靠留學生來維持辦學的學校,疫情對其造成的衝擊就會比較大。

  今年3月底4月初,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曾進行了一項關於留學意願的調查。結果顯示,已經申請海外留學的學生中,有22%表示,他們可能或極有可能取消計劃。還有39%沒法確定,另外27%表示他們不太可能取消。當學生被問及在英國求學最大的擔憂時,7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非常擔心健康問題。

  相較之下,疫情形勢較為樂觀的國家更能獲得留學生的青睞。據諮詢機構安永預計,紐西蘭的國際學生份額可能會增加1%,約相當於新增1萬名學生入學,澳大利亞則有可能增加2%。

  在此次的研究報告中,IFS對於英國高校的財政狀況作出了三種預測。樂觀情況下,養老金不出現虧損,僅僅國際和歐盟入學人數下降25%,也將虧損30億英鎊。一般情況下,英國本地學生的入學率將下降10%,國際和歐盟入學人數將下降50%,大學投資收入預計將下降10%,養老金支出增加25%,整個大學系統虧損110億英鎊。

  但在最差的悲觀情況下,學生入學人數將大幅下降,市場低迷將造成更為嚴重的養老金赤字,與此同時,投資收入大幅減少,大學系統將會虧損190億英鎊。

  從諸多因素來看,英國大學的確面臨著來自收入和現金流方面的挑戰。雖然IFS的研究人員沒有點名存在破產風險的大學,但根據他們的估算,英國現有165所高等教育機構中至少13所大學,也就是約10%最終將面臨負資產風險。

  對此,IFS研究經濟學家伊萊恩·德雷頓建議稱,有針對性的財政援助將是迄今為止成本最低的選項。如果政府決定出手援助,估計直接援助的成本僅為1.4億英鎊,相較之下,大量大學倒閉的後果和損失將數倍於此。

  北京商報記者陶鳳湯藝甜

原標題:現金流吃緊 英國近10%高校恐面臨倒閉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研究:受疫情衝擊 英國近10%高校或面臨破產風險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7日報導,全球疫情對英國高等教育業衝擊巨大。最新研究表明,除非得到政府財政救助,否則有約10%大學很可能面臨破產風險。  英國作為以服務業為主的已開發經濟體,教育業是經濟的重要一部分。根據2019年的英國官方數據顯示,教育業年產值高達731億英鎊,支持全國約3%的就業人口。
  • 英國近10%高校可能面臨破產風險,只因國際學生數量銳減
    可能在我國,大家需要上網課,而在外國一些需要留學生作為收入來源的大學裡,國際學生減少很多,大學收入大幅下降,所以有大學就不得不面臨破產風險,很多時候這些事情也是人們沒有料到的。最近這個新聞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英國近10%高校可能面臨破產風險。
  • 英國研究報告:英13所高校因疫情面臨破產風險
    當地時間6日,英國新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3所英國大學在沒有政府救助的情況下可能面臨破產風險。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該研究由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發布。
  • 新冠疫情衝擊波:若無政府救助,英國13所大學可能面臨破產
    新冠疫情衝擊波給英國高等教育部門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威脅。英國獨立智庫財政研究院(IFS) 7月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除非獲得政府財政救助,否則有10%的英國大學很可能面臨破產。英國大學的年總收入約為400億英鎊,約佔國民收入的1.8%。
  • 歐美大學的「至暗時刻」:英國13所大學面臨破產風險
    來源:央視由於疫情衝擊,很多歐美高校在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資金缺口。在美國,高校獲得的捐贈大量減少,關閉校園後住宿費等社會服務收入也不復存在。很多美國高校紛紛進入「求生存」模式,還有一些學校已經宣布永久關閉,比如,建校歷史長達174年的麥克默裡學院因為財務危機宣布將在春季學期結束後永久關閉。截至目前,全美共有33所大學宣布永久關閉,涉及5690名學生。
  • 13所英國大學面臨破產
    據英媒報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英國大學面臨搞到190億英鎊的財政黑洞,如果沒有政府救助,將有13所大學面臨破產的命運。
  • 大葉園林過會:業績依賴稅收優惠 負債高企、現金流吃緊
    摘要 【大葉園林過會:業績依賴稅收優惠,負債高企、現金流吃緊】日前,寧波大葉園林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葉園林」)成功過會。據悉,大葉園林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募集資金4.6億元,全部投向新增90萬臺園林機械產品生產項目。
  • 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疫情下 英、美、澳的很多高校面臨破產  在這些國家中,澳大利亞比較特殊。澳大利亞進入工業化社會較早,科技水平處於世界中上遊。此外,澳大利亞礦產豐富、自然景觀豐富、人口壓力不大,自身條件相當優渥。  早在6月20日,澳大利亞媒體《THE AGE》 就報導了建校70多年的拉籌伯大學面臨破產。學校的儲備金已降至只滿足一個月的運營開支,而銀行拒絕增加學校1億澳元的免息貸款。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疫情下 英、美、澳的很多高校面臨破產在這些國家中,澳大利亞比較特殊。澳大利亞進入工業化社會較早,科技水平處於世界中上遊。此外,澳大利亞礦產豐富、自然景觀豐富、人口壓力不大,自身條件相當優渥。早在6月20日,澳大利亞媒體《THE AGE》 就報導了建校70多年的拉籌伯大學面臨破產。學校的儲備金已降至只滿足一個月的運營開支,而銀行拒絕增加學校1億澳元的免息貸款。大學負責人稱學校「沒有錢藏在沙發後面」,除非所有教職人員願意降薪10%,否則拉籌伯大學需裁員450名,以保證學校支撐下去。
  • 大葉園林過會:業績依賴稅收優惠,負債高企、現金流吃緊
    成功過會意味著大葉園林離掛牌上市又近了一步,但於投資者而言,公司利潤「含金量」不高、負債高企和現金流吃緊等問題亦不能忽視。(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除了盈利或將受影響外,大葉園林目前還面臨著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以及現金流吃緊的問題。
  • 未來十年某些高校將面臨破產危機
    生源減少加劇競爭和淘汰,人大代表、武大校長顧海良指出: 未來十年某些高校將面臨破產危機 本報記者 堵力     「隨著出生人口基數的下降,特別是隨著18歲到22歲適齡大學生青年數量的減少,某些高校
  • 餘鵬鯤|西方高校瀕臨破產:教育產業化是主因,反智主義是助力
    疫情下 英、美、澳的很多高校面臨破產在這些國家中,澳大利亞比較特殊。澳大利亞進入工業化社會較早,科技水平處於世界中上遊。此外,澳大利亞礦產豐富、自然景觀豐富、人口壓力不大,自身條件相當優渥。早在6月20日,澳大利亞媒體《THE AGE》 就報導了建校70多年的拉籌伯大學面臨破產。學校的儲備金已降至只滿足一個月的運營開支,而銀行拒絕增加學校1億澳元的免息貸款。 大學負責人稱學校「沒有錢藏在沙發後面」,除非所有教職人員願意降薪10%,否則拉籌伯大學需裁員450名,以保證學校支撐下去。
  • 現金流吃緊 多家高星級酒店撤牌
    事實上,因為疫情導致酒店經營面臨困境的不僅僅是萬怡酒店,如今,萬豪旗下諸多酒店都面臨現金流吃緊的狀況。今年4月,萬豪就曾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全球7000多家酒店中約有25%暫時關閉,受此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收為46.81億美元,同比降低7%。雖然目前萬豪旗下中國區的酒店絕大多數恢復營業,不過業績遠未恢復。
  • 英國13所大學瀕臨破產,高校損失最高達190億英鎊!
    報告指出,英國至少有13所大學面臨倒閉的風險,目前大約有13萬名學生就讀這些學校,如果大學破產,這些學生的求學生涯將受到嚴重幹擾,甚至有可能無法順利完成學業。如果疫情二次爆發,多達20所大學可能會倒閉。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在探討更深層的原因前,我們先來談談此次疫情爆發對英美高校造成的影響 —— 最直接的就是財政壓力的加劇和資金缺口的擴大。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透露,僅春季學期的幾個月時間,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新冠病毒肆虐使美國高等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每所高校現在都面臨現金流危機。」哈特爾表示。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透露,僅春季學期的幾個月時間,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新冠病毒肆虐使美國高等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每所高校現在都面臨現金流危機。」哈特爾表示。作為留美國際學生的主力軍,中國在美高校註冊學生已超過36萬,佔本科及研究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我國留學生是否能在美繼續學業對美國高校的創收影響顯著。但近年來中美持續的貿易爭端和摩擦,影響了部分中國留學生赴美的決定,也讓美國高等教育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在探討更深層的原因前,我們先來談談此次疫情爆發對英美高校造成的影響 —— 最直接的就是財政壓力的加劇和資金缺口的擴大。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透露,僅春季學期的幾個月時間,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新冠病毒肆虐使美國高等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每所高校現在都面臨現金流危機。」哈特爾表示。
  • 減薪、裁員 澳大利亞7所大學面臨破產風險
    【減薪、裁員、賣樓...澳大利亞7所大學面臨破產風險】教育產業是澳大利亞排名第三的出口產業。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高校陷入財政危機。不少大學開始減薪、裁員,甚至變賣資產。目前澳大利亞有大約40所大學,有7所大學被認為面臨極高的破產風險,其中不乏一些澳大利亞頂級大學。為減輕疫情對高校的衝擊,澳大利亞政府將於9月份開闢留學生特別入境通道,第一批將允許300名國際留學生入境南澳大利亞州。來源:央視財經
  • 33所美國大學宣布永久關閉,倒閉潮下的英美高校為何難逃破產命運
    據美國教育委員會政府和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特裡·哈特爾透露,僅春季學期的幾個月時間,全美高校就少了80億美元的收入。「新冠病毒肆虐使美國高等教育系統陷入混亂,每所高校現在都面臨現金流危機。」哈特爾表示。但近年來中美持續的貿易爭端和摩擦,影響了部分中國留學生赴美的決定,也讓美國高等教育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
  • 現金流吃緊,合力泰14億元打包掛牌三家子公司
    依據福建省國資委備案的評估值,業際光電、平波電子及珠海晨新的評估值分別為2.25億元、1.28億元及10.65億元。合力泰於2008年上市,是一家集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智能終端核心部件的製造商和方案商。主要產品為觸控顯示產品、光電傳感產品、FPC和5G材料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