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故事】失去雙腿的貴州大叔:用雙手「種」出美好生活
【解說】58歲的黃正福是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的一名村民,27年前,一次意外的事故奪去了他的雙腿。從臥床8年到下地幹活自給自足,再到種植生薑和當地民眾一起付出勞動脫貧致富,這位年近6旬的大叔,靠自己的拼搏,在大山裡用雙手「種」出了美好的生活。
【解說】記者見到黃正福時,他和當地的村民正在進行挖排水溝作業,為下一季的生薑種植做前期準備工作。回憶起自己因車禍意外失去雙腿臥床的前8年,黃正福說,是他的妻子讓他明白了什麼是責任。
【同期】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村民 黃正福
那時候幫人只是十塊錢一天,或者五塊錢一天,(妻子)給別人做小工買飯來吃,說起真的那個時間是很艱苦。但是她一直都在說,只要有一口氣在,那麼總有一天要出頭,再苦再累,她也把我(照顧)了這8年,把娃娃些都(照顧)了起來,(我)感激她的這個責任心。
【解說】身體逐漸恢復,黃正福在電視上看到有別的殘疾人用小板凳行走,於是他開始模仿。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一次嘗試用凳子行走下肢疼痛讓他備受折磨,但想起妻子和孩子,他堅持了下去。
【同期】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村民 黃正福
很痛,直接痛得(嚴重),痛但是你還是得堅持。你不弄起來不行,不弄起來你(一直)在床上睡起也不行,是不是,在家裡面坐起也不行。所以說就是下定決心地鍛鍊,練三年了,練了三年才成功。
【解說】獨立行走,在家餵豬,下地幹活,失去雙腿的黃正福慢慢改變著現狀。2016年,積攢了多年種植經驗,黃正福有了發展生薑種植的打算,但啟動資金讓黃正福犯了難。
【同期】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村民 黃正福
當時沒有錢,那個資金就是這樣是給我的一個親戚買的(姜),買的我賣完姜以後我再把錢給他,所以說當時我就買了375斤。種子有了,就是缺肥料,所以說我也去找人給我(賒)肥料,去(賒)來的,把姜賣了然後再去還肥料錢。
【解說】每天穿梭在田間,對種植的生薑進行嚴格管護,在黃正福的努力下,第一次試種生薑成功,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黃正福的生薑種植基地吸引了不少當地的民眾前來務工。因為自身的經歷,黃正福也將務工位置優先給予當地的殘疾人和老年人。
【同期】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村民 黃正福
我也是一個殘疾人,但是既然他們都(說要來),你只要是誠心誠意的給我幹,我也是同樣的要。我是希望他們自己脫貧,你自己有錢了,不去問別人要,是不是就不給政府增加麻煩,臉上都要(光彩)一點,對不對,所以我就有這個想法。
【同期】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村民 範家洪
我們在家裡面也沒什麼做的,我的腳不好,後來黃老闆來這邊種姜,我們就來幫他打點零工,照顧一點生活,他不來我們還找不到什麼做的。
【解說】通過五年努力,黃正福的生薑基地今年擴大到250畝,每天都有十多名當地村民務工,今年剛剛收成的生薑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同期】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村民 黃正福
今年大概收到了四五十萬斤,賣出去的毛利有一百二十多萬,把(工人)工資、投資樣樣都除去,有四五萬塊錢,也當得我在外面打一年工了。
王曦 貴州安順報導
責任編輯:【李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