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教程的最後一課是半音階的模進練習,它是對段落練習的總結,也是對將進入更高層練習的合理鋪墊,期待著中級程度練習的到來。
今天就接著介紹中級教程~
柯勒的中級練習曲作品33是長笛演奏者在技術上做進一步發展的練習曲;此練習曲共有35首,分上、中、下三冊進行,它在世界通用的中級程度練習曲教材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每一位成功的長笛演奏家都認真練習過柯勒的這三冊長笛教材,並把它視為練習曲中的珍品。
從這35首練習曲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這位義大利演奏家的風範與氣質。他所編寫的每首練習曲均採用了多種音樂要素組合。而且十分巧妙地將音樂形式與技巧訓練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從而構成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內容。這些練習曲中簡潔的音樂動機與極具歌唱性的旋律發展,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冊練習曲由15首不同技巧訓練的、相對獨立的音樂片段組成。在創作手法上均採用了A-B-A的三段體曲式結構,獨立的A段經過變化、發展成為B段然後再回到A段,段落清楚、轉換自如、結構方整,簡單明了地展示了音樂的發展與結束。而且每首練習曲都很好聽,都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與可演奏成分。對於才脫離初級教程的演奏者來說,每演奏完一課,在心中都會充滿自信、新奇與喜悅,這在作為以訓練提高為目的的練習曲教材中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在音樂技巧方面,作曲家運用自如地將連音、吐音、琶音、轉調、樂句劃分及強弱對比、快慢對比、表情處理等演奏要素巧妙地組合為一體,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練習內容。
中冊練習曲由12首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相對完整的音樂素材組成。與上冊的1首練習曲相比,中冊的12首練習曲的技術難度與篇幅有了較大的提高,音樂內容也更豐富了。從創作手法上看,此冊練習曲的曲式結構多為加了結尾的復三部曲式,因此增加了演奏的難度。
在練習與演奏中不但要求恰如其分地按樂曲的內容表現情感,而且還要接受技術與能力的考驗。有經驗的教師在學生練習此教材之前往往先安排柯勒作品66《25首浪漫練習曲》或其它同等難度的練習曲進行技術上的補充與鋪墊,才能收到較滿意的演奏效果。
下冊練習曲由8首篇幅更長、技術含量更高的音樂體裁組成。它要求演奏者擁有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視譜能力、手指組合能力及紮實的基本功方面能勝任其演奏。此8首練習曲對基本功差、體質差、能力差的演奏者從技術操作上來看,無疑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也是一位演奏者是否能進入較高級程度演奏的分水嶺。
在柯勒的中級程度練習曲中,有一冊具有獨特創作風格的、給每首練習曲都相應加上了標題的66號——25首浪漫練習曲(25 Romantic Etudes,op.66)。這25首練習曲中的每一首練習曲都有自己的標題和與標題緊扣的音樂形象和相對獨立完整的音樂內容,在練習曲中各種演奏技巧與音樂形象十分巧地貫穿於音樂進行之中,豐富了演奏者的音樂想像力,提高了音樂表現力與各種演奏技巧的演奏質量,是一本可讀性、實用性很強的教材,因而倍受中等程度演奏者的喜愛。這本教材由於它的技巧性訓練目的不明顯,在一般情況下不作為骨幹教材,而是作為輔助教材在教學中得以廣泛使用。
中級教程的介紹基本就是上述內容了,明天還有一期高級教程的分享,不要錯過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