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資訊】今時今日,什麼事都要用APP:買機票,選餐館,訂酒店,導航,旅遊……一款小小的APP,簡直可以託付終身!
那麼,如果有一款APP,可以輕輕鬆鬆找老師,究竟要不要得?
這次,跟誰學也到北大論道了!當生活遇上APP,當教育遇上APP,當老師遇上APP,當學生遇上APP,望穿APP所引領的移動互聯江湖,慧眼所見,誰是英雄?
下午1點,引爆時刻。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113報告廳開展了一場名為「24小時+ 當生活遇上App」的新媒體分享會,來自全國各地十多家網際網路公司高管在這裡分享了他們的公司產品以及他們獨特的理念和創意。
下午2點56分,驚豔瞬間。
跟誰學VP呂偉勝上臺介紹跟誰學。「我離開了新東方,沒有了助理,沒有了司機,我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做了。於是我一下子在手機裡裝了20多個APP。」呂偉勝的開場白,一夜回到解放前怎麼辦?就用APP!
現在O2O行業這麼火熱,但唯一被習大大所調研和關注的還是教育O2O行業。為什麼呢?因為只要一個APP,大山那頭的孩子們就可以享受到和北京上海一樣的教育資源,而這也正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魅力。
跟誰學是一個泛教育全品類大平臺,只要有一技之長,有才有範兒,就可以當老師。簡潔而又精彩的分享結束後,很多對跟誰學感興趣的北大同學向呂偉勝提出問題。
提問1:跟誰學和其他教育平臺的有什麼區別呢?
呂偉勝:首先,我們是綜合性全品類教育平臺,內容很豐富,而同類產品一般是專門單一類別的教育平臺;其次,我們不僅服務個體老師,也服務於機構,而它們是解放個體老師,顛覆機構;還有同類型的產品一般只能做到幫學生找老師的單一功能,而我們除了能夠幫學生找到好老師外,還能給老師和機構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說視頻直播、線上授課、教室租賃、家校溝通、教務管理、考勤管理、作業管理,等等,這些都是別的產品所不能提供的。
提問2:跟誰學是不是做的太泛了?
呂偉勝:我認為我們做的並沒有太泛。首先,每個人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需求也是多樣化的。他可能既需要學習英語,還需要學習職業規劃,生活中還想學怎麼做菜,這種情況下他需要打開多個不同的APP才能滿足這些不同的學習需求,但是跟誰學一個APP就能解決他的所有學習需求。
另外中國人比較喜歡大而全的東西,比如微信。而在國外沒有類似微信這樣包羅萬象的的產品,他們都是用不同的軟體來做不同的事情,比如他們用Instagram發照片,而用Facebook看朋友圈,用Twitter刷微博。但是在中國,只要一個微信就把這些事情全部解決了。
既然大家喜歡比較全的東西,而客戶本身有些方面的需求,因此我們也要做相對泛教育的綜合平臺去滿足大家的需求。而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同於以前PC時代,同一時間手機只能打開一個APP,這種情況下對APP承載的功能要求會很多,綜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提問3:平臺老師的質量如何把控?
呂偉勝:剛入駐的老師需要把學生通過線下帶到線上來,然後獲得評價,才會有更多的學生選擇他。另外,網際網路是平臺思維而不是機構思維,我們不希望像機構一樣來面試老師,因為我們堅信在一個開放的、共享的、公平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優秀的老師會變得越來越優秀,而薄弱的老師會逐漸被淘汰,這是網際網路的力量也是網際網路的魅力,老師的選擇自然也會有對應的網際網路方法。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不同的算法來保證對老師的推薦和排序按照一定的標準和順序。這樣確保優秀的老師能夠比較容易被用戶找到,而最後的選擇交由用戶來決定,評價也是來自用戶本身,這樣由平臺和用戶共同來把控老師的質量。
提問4:請問跟誰學如何在廣泛的同時還能做到深入?
呂偉勝:首先,廣泛和深入不矛盾,其次,學生在我們平臺上的選擇是多樣的。學習可以帶來快樂,所以我們希望每一個想要學習的人,都能在跟誰學平臺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
而且平臺雖然有很多的課程和老師,但是你還是可以選擇一個或幾個老師跟他們一直學習下去,哪怕你跟他學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問題,因此廣泛和深入是不矛盾的。
場內的講座人氣爆滿,場外的創意市集也熱火朝天。跟誰學準備了一個展臺,邀請路過的同學體驗跟誰學APP並與之進行深度交流。參與互動的北大同學不僅獲得了與跟誰學大牛小牛交流的機會,也收穫了跟誰學精心準備的禮物,比如萌萌噠企業吉祥物——問仔。
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找老師平臺,跟誰學在北大展示了科技與創新為學習和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給予了教育O2O無盡的想像空間,更是給出了一種讓每個人影響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