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宿州供電公司輸電帶電作業班班長 廖志斌:
師傅,您好!時光飛逝,我走上工作崗位已經近20年,從這一行的「門外漢」成了一些年輕人的師傅,還當上了高級工程師,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還記得15年前,我第一次獨自開展等電位作業。作業之前,您認真檢查了工具設備,並鼓勵我只要規範操作肯定安全無事。在您的全程「監護」下,我圓滿完成任務。2004年,我參加了安徽省輸電線路專業技術競賽,您手把手教我怎麼又好又快地拉線,使用老虎鉗時如何不傷扎線等。在您的指導下,我獲得了全省第一名。
每次班組裡閒聊,最安靜的總是您。您憑著一股子「坐得住、鑽進去」的韌勁,把零散時間都用來思考業務難題。2002年,電腦技術尚未普及,您硬是學會了包括CAD製圖等在內的電腦技術,近幾年又熟練掌握了3DMAX製圖。
您常說,多幹點不吃虧,要沉下心、勇擔當。如今,我也帶起了一支隊伍,並且努力把您的好作風傳承下去。班組裡的新人學歷高、理論強、有創新意識,但優勢有時也會成為羈絆他們成長的劣勢。年輕人實操經驗少,而成熟的線路工人必須堅持「以用為主」,可今天,很少有人願意拿出「釘釘子」的精神在基層紮根,高技能人才面臨青黃不接的狀況。
這些年,您在職業院校兼職任教,還常去一線調研、交流,徒弟想在您這裡尋求答案:怎樣才能為基層培育更多技能人才?
許啟金(左)在指導廖志斌(右)開展實操工作。光明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總工會兼職副主席,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宿州供電公司三級職員,安徽電氣工程技術學院兼職教師 許啟金:
志斌,你好。看到你今天的成績,由衷祝賀!2004年的比賽,我記憶猶新。那時,為了熟練掌握技能,別人實操訓練一兩次,你肯定要比別人再多努力幾次,這種「鑽勁兒」,我們很像。如今你也成了師傅,在傳道、授業、解惑的路上不斷摸索。這些年,我積累了些經驗,與你分享。
一是要發現教學的難點,尋找突破。我剛開始帶徒弟時,感到只講理論他們聽不懂,就嘗試著畫圖、現場指導。雖然有效果,可時間久了,發現他們掌握的知識點比較分散,難以形成系統。於是,我就自學電腦,把各種器件類型建成數字模型,分門別類儲存起來,需要時就給徒弟們進行立體化展示,他們學得快、上手也快。
二是要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剛學電腦時,操作不熟練。徒弟們比我懂電腦,我就常常請教他們。相互學習的氛圍在我們班組自然而然形成了。如今,大數據、人工智慧不斷應用到各項技能中,為了避免技術「跛腿」,師傅更要與時俱進、拓展自己。
這些年,我在國家電網技術學院、安徽電氣工程技術學院、國家電網安徽電力公司培訓中心任教,還經常到職業院校走訪調研,對你所提的問題感受較深,也在政協提案中呼籲重視技能人才培養。一方面,職業院校需要增設場地、更新設備,為學生校內實踐創造空間;另一方面,要引導更多有經驗的高技能人才到學校任教,培養社會急需人才。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技能選手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佳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我希望你和你的徒弟們發揚工匠精神,讓工作出色,讓人生出彩。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