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武漢商學院正在建設的智慧黨建教育中心初現雛形,分四大展陳板塊:黨史黨建陳展、黨員教育活動區、智慧黨建體驗區、黨建智能會議學習區。這是我省高校首個智慧黨建教育中心。
作為武漢市市屬重點高校,近年來武漢商學院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創新,堅持立德樹人,將黨建工作與本科教學主體緊密結合,以黨建引領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在黨建信息化、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品牌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和實踐,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築好黨建「真堡壘」,當好育人「領路人」。
黨建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武漢商學院設有1個機關黨委、13個黨總支、56個黨支部,共有1014名黨員。該校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認真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為學校改革發展和轉型提升提供動力。
2019年9月16日,武漢商學院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會。
校黨委書記劉志輝介紹,學校非常重視領導幹部學習,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突出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推進「紅色引擎工程」提質擴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進一步提高教師黨支部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在學生黨支部開展新時代「黨旗領航工程」,進一步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健全完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
省委第一巡迴指導組副組長萬學斌評價學校主題教育工作開局縝密、有序推進。武漢市委第八巡迴指導組組長王傳耀評價學校主題教育工作推進迅速、工作紮實、亮點突出。省市黨媒也給予了宣傳推介。
4個典型上榜武漢市「三類十佳」
2019年6月,武漢市教育局公布了全市教育系統「十佳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示範案例」「十佳『三育人』崗位示範黨員」「十佳教育黨建工作室」等評選名單,武漢商學院多個基層黨組織和教師典型上榜。
其中,武漢商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黨總支入圍「十佳教育黨建工作室」,機電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入圍「十佳支部主題黨日案例」,體育學院賽馬產業管理教研室主任餘剛入圍「十佳教書育人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羅雙燕入圍「優秀管理育人黨員」。
傳承紅色基因,以黨建帶團建。武漢商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以黨建帶團建」主題黨日活動,堅持立德樹人,聚焦核心價值,追尋時事熱點,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創新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既有儀式感,又鮮活生動。
2020年假期,武漢商學院學子在田間地頭開展社會實踐。
學院優秀學生代表講述在武漢市「新青年下鄉」活動中挖掘的肖毓福烈士先進事跡,分享走訪感悟,激活莘莘學子的紅色細胞,在入心入腦的思考中傳承紅色基因。
學院組織400餘名黨員、團員,在學校操場上以「情」帶「聲」,以「聲」立「心」,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在歌聲中銘記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
該院師生還將五四運動100周年和建國70周年主題相結合,以「數字圖形+歌聲+無人機航拍」的形式開展活動,找準主題黨日活動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精準發力,構建以黨建促團建的育人格局。
高質量黨建促進立德樹人。武漢商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育黨建工作室於2013年建成,工作室近7年來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兩條主線,以高質量黨建促進立德樹人落細落實。
工作室內外結合,標準規範,特色鮮明。外部展示黨組織架構、家風家訓、廉政格言等內容,著力營造紅色文化氛圍;內部分設黨建文化墻展示區、書籍資料檔案區、多媒體綜合區、典型人物宣傳區、學習教育討論區,切實發揮舉旗幟、聚人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積極作用。
良好的政治文化生態孕育出一批模範黨員。該院教師黨支部書記薛紅,為湖北省博物館義務講解10餘年,言傳身教,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志願者,優秀事跡被央視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
學生黨員張研到祖國西部基層,走出了一條巾幗不讓鬚眉的助力脫貧攻堅之路,成為《中國共青團》雜誌封面人物。
教師一支部書記、體育學院副教授、馬術教研室主任餘剛銳意進取,在學校馬術專業教學中開拓創新,建立全國高校唯一的馬匹護理教學體系,創建全國高校首個馬醫院,參與多項省、市級的重點課題研究,榮獲「2016全國馬業科技十大先進工作者」稱號。
小問題也有大關注
自2019年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武漢商學院堅持校進院跟、師生聯動,推動主題教育向更深層次、更廣範圍、更實成效覆蓋。主題教育中,該校各學院、各部門相繼開展線上線下師生座談會,高效解決師生身邊的煩心事、憂心事。
武漢商學院在主題教育中召開師生座談會,高效解決師生反映突出的問題。
2019級旅遊管理學院藏族新生旦增說:「那次座談會讓我印象深刻,會上我提出,很多西藏學生初來武漢,不適應環境,經常出現疲倦無力且嗜睡的醉氧症狀。會後,學院立刻安排學長帶我們進行鍛鍊,並調整作息時間,幫助儘快適應新環境。學院高效落實,讓我們身處異鄉倍感溫暖。」
在「如何規劃大學生活」主題座談會上,該校2019級經濟學院大學生張航碩向院長提出了「大學期間,如何與老師更好溝通」的問題。「院長當場就對學院老師說,要加強和學生們聯繫,營造良好交流環境。」
2019級外國語學院江柯表示:「在座談會上,我一口氣提出了為何延遲搬宿舍、早鍛鍊、智慧團建、轉團組織關係等幾個問題。會上,輔導員常凱老師不僅就早鍛鍊的形式給出了建議,還把具體的操作流程發給我們並進行指導。針對延遲搬宿舍的問題,學院領導也給出了解釋,並給出預期時間表,辦事效率非常高,沒想到開個會竟然能解決這麼多問題。」
學科改革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武漢商學院科學繪製「十四五」規劃藍圖和迎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關鍵之年。
該校校長王清華介紹,學校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本科生培養質量,主動融入「三化」大武漢建設,對接武漢市「3851」產業體系,服務武漢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按照省政府引導高校分類發展的要求,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商科教育特色鮮明、行業知名、地方一流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高等商科教育處於教育、經濟與科技的交匯點,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不斷變化,正在改變和重塑商業領域的內涵和外延。」王清華說,為此必須準確把握教育形態的深刻變革,面向新經濟提供新服務,面向新領域促進新融合,面向新需求打造新商科,堅持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學校積極設置與「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調減與學校辦學定位不相符的專業,推動教育資源向服務國家、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的專業集群匯聚。
2019年,武漢商學院新增食品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零售業管理、數字媒體藝術4個本科專業,4個專業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本科專業及方向達到34個,學科專業布局得到全面優化。
同時,該校穩步推進「雙一流」建設,酒店管理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烹飪與營養教育、體育經濟與管理2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獲批省級8項、市級6項,獲批省級教研項目4項、市級教研項目32項。
該校著力打破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專業課程與專業課程以及課程教學不同環節之間的「藩籬」,將課程思政建設貫穿課程育人全鏈條。依託教師發展中心搭建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的交流平臺,幫助專業課教師更好地挖掘專業課的思政元素,支持教師探索專業課程育人內涵,從專業知識背後的人文故事入手,講授科學的思維方法、創新意識、道德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活力。
提供2400張床位 380餘名教工下沉社區
2020年初,疫情襲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打響。武漢商學院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哪裡有戰場就衝向哪裡,越是艱險就越向前。
2月7日,武漢商學院響應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號召,徵用部分學生宿舍為隔離場所。該校近200名黨員教職工主動請戰,第一時間奔赴學校,對徵用宿舍全部進行清掃、清潔及整理。連續幾日晝夜趕工,武漢商學院提供了2400張床位。
2月9日起,武漢商學院有380餘名教職工奔赴武漢市210多個社區,他們化身守門員、環衛工人、心理諮詢師、快遞小哥、物資採購團團長等多個角色,全心全意服務社區居民。
疫情期間,380餘名教職工下沉社區。
該校年近六旬的老黨員張良友、李平,不顧高血壓、高血脂和頸椎病等陳年舊疾,奮戰在漢陽區桃花島社區的大街小巷,用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守牢社區防護一線。
工商管理學院黨員教師熊文杰、易兵,承擔起江漢區白松社區的消殺工作,貼身的衣物被汗水浸透,摘下手套的雙手泛白脫皮,兩條長長的勒痕成為堅守崗位的印記。
青年黨員吳昊是社區下沉黨員、志願者的「小隊長」,他將電話號公布給居民,承諾全天候服務,一天要接100多個電話;同為青年黨員的張媛婧用手機小程序提高團購效率,給社區工作帶來新鮮力量。
(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