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資料 陳湘波:現為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深圳市慈善會·陳湘波藝術公益基金髮起人,中國博物館學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編輯出版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主任委員,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文聯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口述:陳湘波 整理:謝晨星
我在1994年來到深圳參與關山月美術館的籌建,那時候福田區成立不到4年的時間,福田中心還沒有開發,現在關山月美術館的地方都是臨時安置區,有一些賣建材的,還有臨時的工棚。我印象很深的是,1994年底我作為代表參加福田區第一屆文代會,福田會堂旁邊都還有農田。可以說,我見證了福田中心區從「無」到有的發展。
1997年香港回歸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關山月美術館及周邊的五洲賓館、中銀花園、蓮花山公園都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而建造的。
1995年元月,關山月美術館奠基,中銀花園與五洲賓館同期開始建設,這三點中間的區域規劃已經完成。五洲賓館承接了香港回歸期間的各項接待任務,中銀花園是香港中銀房地產公司開發的,也是在香港回歸前開盤。1997年6月23日,蓮花山公園開園,但是還沒有現在的規模。6月25日關山月美術館落成開館。
高交會對深圳這個科創之城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屆高交會是1999年舉行,那時候會展中心還沒有建成,高交會就在現在的廣電集團的地方臨時搭了一個棚子做會場,兩三年之後才有了會展中心。
福田區建區以後,前十年發展得非常快。2000年初以來深圳中心區陸續建設了深圳音樂廳、深圳圖書館新館、深圳博物館新館等一批重大文體設施。2002年至2006年期間,深圳圖書館新館、深圳音樂廳的籌建辦公室就設在關山月美術館裡,按現在的話說,我們這裡就像一個孵化器。當時市文化局徵用了關山月美術館一些地方作為中心區文化設施建設的指揮部,時任文化局局長的王京生常常來指導工作。那時候深圳圖書館是有老館的,他們的工作人員還在老館辦公,但深圳音樂廳是新建的,籌建期間我們就和音樂廳的工作人員一起在關山月美術館辦公。
關山月美術館的籌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國美術館的投建。1994年,深圳市委領導在北京參加兩會期間,提出關山月希望將作品捐獻給深圳的願望,在深圳市政府的推動下,最終建立了關山月美術館。1997年,在華南地區除關山月美術館,廣東省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也相繼落成開館。關山月美術館的現代化程度之高令國內美術館界眼前一亮,隨後國內許多美術館都開啟了擴建改造工程。
此前我國美術館的功用主要是用來展覽。關山月美術館落成開館之後,明確提出了把收藏研究跟展覽教育相結合,這在當時中國是為數不多的。2011年,關山月美術館成為首批9家國家重點美術館之一。
關山月美術館在福田區開啟了很多個第一。首先是文化義工,深圳是一個義工工作啟動很早的城市,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深圳市義工聯,關山月美術館在2006年創建文化義工隊伍,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公益文化服務,這是全國美術館裡做得最早的,現在關山月美術館的文化義工來自於五湖四海各行各業,除了美術愛好者還有IT人士、建築師、金融從業者、會計等。
2008年,深圳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成為全球第六個「設計之都」。早在1999年,關山月美術館承辦了「第九屆全國美術展覽藝術設計展」,這是全國美展第一次設立設計藝術展區,也是因為當時的深圳特別是福田區有很強的設計力量和氛圍。之後,關山月美術館又陸續策劃舉辦了一系列深圳設計展,在全國設計界引起強烈反響。2006年,關山月美術館進一步明確定位:以關山月藝術與20世紀中後期中國美術及當代設計藝術收藏、研究和展覽為主要方向。關山月美術館也成為國內第一家將「設計」作為學術定位的美術館。從2012年起,關山月美術館承辦了「中國設計大展」,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
如今,深圳正在打造數字之城、智慧之城,關山月美術館也在建設數字美術館,這也是全國美術館中最早啟動數字美術館項目的場館,將日益成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推動美術館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目前已經完成幾大平臺的打造,未來我們的埠可以同世界知名美術館連接,大家通過移動終端就可以了解國內外美術館的情況。
此外,關山月美術館無論在公共文化服務上還是整合社會資源完善配套服務上,都是全國最早進行探索的,關山月美術館的這些嘗試以及今天的成就,都是在深圳這座創新鑄就的「奇蹟之城」,在福田區的屬地上,才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