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有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一直流傳甚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孤獨竟然也分等級了……
國際孤獨等級表:
一級孤獨:一個人逛超市;二級孤獨:一個人去餐廳吃飯;三級孤獨:一個人去咖啡廳;
四級孤獨:一個人看電影;五級孤獨:一個人去吃火鍋;六級孤獨:一個人去KTV;
七級孤獨:一個人去看海;八級孤獨:一個人去遊樂場;九級孤獨:一個人搬家;
十級孤獨:一個人去做手術
看完這張表我們可以暫時停下來看一看,自己是處於第幾級呢?
《百年孤獨》裡說:「生命從不離開孤獨而獨立存在。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無論是成長還是與人相愛,孤獨都會像個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的一隅。
從上學開始,一直到我畢業工作,身邊總會有一些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偶爾的時候我會很喜歡熱鬧的氣氛,但大部分的時間,我卻嚮往孤獨的自由……
所謂孤獨,如果你能做到跟自我和解,也未嘗不是有一個人的狂歡。
正如泰戈爾所說的那樣: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一群人就算待在一起,表面上狂歡發洩,內心也是各有各的煩惱。一群人有一群人的快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玩法。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孤獨,有時候並不是心靈上的無依無靠,有時候僅僅是一個人安靜的獨處,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孤獨才是一個人最正常的狀態。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大多都覺得:付出是一種委屈,而不是一種遷就……
無怨無悔地去照顧一個人,可能並不是自己心甘情願想要做的事情。畢竟一個人時候的狀態,永遠是最舒服的。
一個人吃飯,不用顧慮別人的口味;可以很邋遢,心血來潮了也可以很勤快;一個人出行,不用費心去做什麼攻略,不認路可以慢慢走。
有時候一個人,就算下雨淋溼了,看著霧蒙蒙的天空,也感覺很滋潤。這些都是一個人的好,是屬於一個人的自由。
正因為一個人是如此的美好,吃喝拉撒我都可以自己搞定。
所以如果哪一天我選擇放棄孤獨,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想跟你在一起。
我願意拋棄一個人的那種自由,只為和你在同一時空節點,看同一時間下的風景,因為你值得……
也許在某一天的某一刻,你會突然領悟到:原來孤獨是常態,陪伴才是奢侈的。
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一個人來,終將也會一個人走。
在中途遇到順路的人,能開心的共度一程,這已經是一種莫大的緣分,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珍惜這段緣。
正因為孤獨是生命的常態,所以陪伴才顯得格外珍貴。
我非常喜歡《紫羅蘭永恆花園》中的一句臺詞:
我們現在都是旅人了,
然後,總有一天我們會在一片星空下重逢。
最後給所有小情侶們一個忠告吧:永遠不要因為新鮮感,扔掉一直陪伴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