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政法大學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34;,位於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34;、&34;、&34;、&34;、&34;、&34;、&34;、&34;、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
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
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
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
1984年,中央決定為學校選址建設新校區並將建設工程列入&34;。後校址定在北京昌平;
1985年,學校進修生院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單獨辦學,由學校代管;
1986年,新校區奠基儀式隆重舉行,題名&34;校名;
1991年,昌平新校區竣工,辦學主體及工作重點從學院路校區轉移到昌平校區;
1997年,司法部黨組決定: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中國高級律師、高級公證員培訓中心合併,對內稱中國政法大學,對外保留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中國高級律師高級公證員培訓中心的牌子;
2000年,學校轉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單獨辦學的原中國政法大學進修生院,又合併至中國政法大學;
2002年,建校50周年慶典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2006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07年,建校55周年慶典在昌平校區舉辦,標誌著中國政法大學由過去的行業性辦學改變為按高等教育的主流標準辦學,實現了由單科性向多科性高校,由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由行業性向開放性的歷史性轉變;
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34;,學校成為&34;項目高校;
2012年,中國政法大學建校60周年大會在昌平校區大禮堂召開,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34;;
2013年,學校作為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進入國家首批&34;建設序列,學校項目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34;);
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34;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9年,被全國普法辦公室命名為&34;;
2020年,發起並加入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學校與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暨全國法治幹部培訓基地、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舉行。
【二、中國政法大學院系與專業簡介】:
據中國政法大學學院官網顯示,中國政法大學下設18個教學單位、共有24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等7個學科門類。
【三、中國政法大學專業推薦】:
1、推薦指數排名第一:法學;
專業培養目標:法學專業是我校最大和招生人數最多的專業。1999年,根據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專業調整的有關文件精神,為拓寬專業口徑,培養複合型人才,我校原有的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專業統一調整為法學專業。中國政法大學作為以法學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法學專業是學校的主要專業,該專業招生人數佔招生總數的60%左右。考生被我校法學專業錄取後將按專業方向分至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四個學院學習。
本專業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高級法學專門人才。學生具有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領域的知識基礎;具有較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法學知識和法律規定,了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及國內立法信息,並能用一門外語閱讀專業書刊;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質、較強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能較熟練地應用有關法律知識和法律規定辦理各類法律事務,解決各類法律糾紛,並具有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2、推薦指數排名第二:偵查學;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在公安、檢察、國家安全、軍隊保衛、海關、工商、稅務、金融機構、監察、審計、高校及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偵查、稽查、刑事執法、專業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專業人才。
3、推薦指數排名第三:政治學與行政學;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是國家和北京市特色專業,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本專業培養具有&34;的政治學與行政學專門人才。培養學生良好的現代政治思維素質,了解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府的運作過程、治理方式,本專業畢業生具有比較廣泛的社會適應性,並能系統掌握政治學與行政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尤其是中外政治思想與文化的核心知識,具備良好的現代政治思想素質。
4、推薦指數排名第四:德語;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紮實的德語基本功、又懂法律的寬口徑、應用型、複合型、具有較強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德語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具有系統的德語語言文學知識;具有較高的聽、說、讀、寫、譯的實際運用能力及法律的基礎知識;能夠掌握法學基本理論,能夠勝任外語和法律方面的教育、研究、翻譯、管理、對外事務等領域的工作;學習一門第二外語,達到能閱讀一般專業書刊的水平。
5、推薦指數排名第五:政治學類;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政治學與行政學專門人才。培養學生良好的現代政治思維素質,了解國家基本政治制度和政府的運作過程、治理方式。本專業畢業的學生具有比較廣泛的社會適應性,主要培養黨政機關、社會公共管理機構等方面的管理、服務人才。
6、推薦指數排名第六:新聞學;
7、推薦指數排名第七:國際政治;
8、推薦指數排名第八:政治學與行政學;
9、推薦指數排名第九:社會學;
10、推薦指數排名第十:應用心理學;
依次為:哲學、工商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國際政治、翻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與新媒體。。。。。。
下一期給大家講解東北師範大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