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之不恭
què zhī bù gōng
成語簡拼
qzbg
成語意思
卻:推卻。指對別人的邀請、贈與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
成語出處
《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
成語例子
我們覺得卻之不恭,只好讓他勞駕。(鄒韜奮《經歷 慘澹經營之後》)
近義詞
盛情難卻 受之有愧
反義詞
置之不理
繁體寫法
卻之不恭
感情色彩
褒義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賓語;常與受之有愧連用
成語結構
緊縮式
成語正音
之,不能讀作「zī」。
成語辯形
恭,不能寫作「公」。
英語翻譯
It is impolite to decline.
成語謎面
別客氣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的學生萬章向孟子請教人際交往的問題,孟子認為對人應該恭敬。萬章說:「一再推卻,拒絕別人的禮物是不恭敬的,為什麼?」孟子說:「高貴的人送東西給你,你如果拒絕就是不恭敬的,因此你應該接受。」。
首字為「卻」的成語
卻老還童 卻病延年 卻行求前
卻金暮夜
二字為「之」的成語
操之過急 言之有據 託之空言
操之過蹙 甘之若素 天之僇民
付之東流 棄之敝屣 牛之一毛
三字為「不」的成語
執迷不誤 和而不同 紛紛不一
豬狗不如 縕袍不恥 艴然不悅
不愧不怍 心照不宣 無所不在
尾字為「恭」的成語
卑諂足恭 行過乎恭 前慢後恭
勤慎肅恭 玩世不恭 桀傲不恭
兄友弟恭 前倨後恭 桀驁不恭
《同字》成語接龍
卻之不恭 恭喜發財 財竭力盡
盡忠報國 國賊祿鬼 鬼怕惡人
人困馬乏 乏善足陳 陳言老套
套言不陳 陳舊不堪 堪以告慰
慰情勝無 無家可奔 奔走之友
友於兄弟 弟子孩兒 兒童走卒
卒歲窮年 年誼世好 好漢英雄
雄雞夜鳴 鳴冤叫屈 屈打成招
招賢禮士 士飽馬騰 騰雲駕霧
霧鱗雲爪 爪牙之士 士紳名流
《同音》成語接龍
卻之不恭 公私分明 名實不副
附骨之疽 舉手投足 祖逖之誓
事出意外 歪七豎八 巴人下裡
理應如此 詞無枝葉 野草閒花
畫蛇著足 祖功宗德 得失參半
伴食宰相 像心稱意 衣不重採
才短思澀 色若死灰 回頭是岸
暗淡無光 廣樂鈞天 甜語花言
淹旬曠月 越鳥南棲 起根發由
有一無二 爾汝之交 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