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去年春節,支付寶推出的「集五福」活動引來罵聲一片,然而,今年支付寶又要搞同樣的活動,看來是和五福懟上了。
這次支付寶的態度很誠懇,直面問題、改正錯誤,方式上從拗口的「咻一咻」變成了對著福字掃一掃,也不再有難搞到的「敬業福」。
可是,支付寶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搞五福活動,僅僅是為了把去年刨的坑含淚填上嗎?
恐怕未必。
第一層考慮,是不忍捨棄這個營銷機會。
支付寶有著數量龐大的活躍用戶,加上2億紅包的誘惑,參與者不在少數,春節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
重推五福活動雖然會有人吐槽,但網民終歸是健忘的,前兩天還在痛斥羅爾欺騙自己感情的人,過兩天又被不知真偽的「鳳姐」感動得熱淚盈眶。同樣,去年罵「敬業福」最狠的,很可能就是現在掃福字最積極的。
雖說送出了兩個億,但是品牌宣傳和合作收益還是很可觀的。比如我刮中的這個優酷88元禮包,結果只是在購買年度黃金會員時才可用。
再比如,抽中福卡領取卡片的時候默認勾選了關注釘釘生活號,而一般人都不會注意到就稀裡糊塗的關注了。
是不是滿滿的套路?
第二層考慮,是推廣AR實景掃描。
前陣子支付寶推出了AR實景紅包,LBS+紅包的方式是個不錯的創意,尤其對線下商家營銷是把利器。就連我所在的這座小城市,周邊都有不少的支付寶AR紅包。
但AR紅包這個概念,畢竟還需要時間來普及,線下實景掃描的習慣,也需要市場來培育。我估計,支付寶希望的是用戶走到哪裡看見福字就掃一掃,進而培養掃碼的習慣。
只不過,支付寶沒有想到老司機們用個百度圖片搜索足不出戶幾分鐘就集齊了五個福。據我的測試,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可能是支付寶改進了算法,加入了地理位置信息在裡面。
第三層考慮,是提高支付寶的使用頻次。
提及集五福,大家都說支付寶想要做社交,我覺得不完全對。做社交只是一種手段,支付寶的真正目的是提高用戶的粘性和打開頻次,進而拓展更多的支付場景。
長期以來,支付寶只是一個純粹的支付工具,我們在網絡購物或者某些線下支付場合會用到它,至多用餘額寶理理財,但也非高頻使用。
微信支付的出現打破了寂靜,不但在線上線下多了一種支付選擇,而且微信紅包開啟了熟人之間小額支付的熱情,如果支付寶再繼續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恐怕會被微信支付搶走越來越多的支付場景,所以,從打車大戰到紅包大戰再到集五福活動,支付寶一刻也不能鬆懈。
今年的紅包大戰,微信宣布不參戰,但騰訊派出了QQ紅包,我理解,這是因為微信今年並沒有特別好的路數,再加上用戶使用微信紅包的習慣已經養成,所以騰訊改派QQ上場。
QQ春節紅包共派發2.5億現金和30億的卡券,玩法上同樣有「LBS+AR」的紅包方式,這預示著,紅包大戰已經由之前的搶奪用戶升級為爭奪行動支付應用的場景,重點又是線下場景。
我們已經走出了「唾手可得的資訊時代」,即將進入新的場景時代,行動支付之戰將會在各類場景中更加激烈地展開,並且,通過支付向各個垂直領域拓展關聯,場景之戰有可能最終決定甚至顛覆巨頭們的命運,這或許才是支付寶要完善和重推五福活動的深層原因。
某種程度上講,我希望支付寶能和微信支付平分秋色,因為一旦失衡甚至形成一方壟斷,也就意味著對用戶的收割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