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懷孕8個多月去醫院做產檢,本以為這次產檢也跟前幾次一樣可以快速過關,沒想到醫生卻說寶寶雙頂徑有點偏大,表妹一聽很不敢相信,心想寶寶雙頂徑怎麼會偏大呢?這可怎麼辦?會不會影響到寶寶發育?那雙頂徑偏大是不是代表寶寶會提前出生,但是雙頂徑太大應該不能順產了吧?還有,現在都偏大了,那到臨產的時候不知道要達到什麼釐米了?一連串的疑問讓表妹擔憂不已。
其實到臨產前胎寶寶雙頂徑能達到什麼釐米是因人而異的,像有些胎寶寶還沒到預產期,雙頂徑就達到10釐米了,而有些胎寶寶到出生的時候,雙頂徑才9釐米左右。
一、胎兒雙頂徑是什麼
胎兒雙頂徑一般是指寶寶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醫生常用雙頂徑來觀察胎寶寶的發育情況,並在臨產前測量胎兒雙頂徑來作為評估準媽媽能否順產的決定因素之一。
另外,由於多種原因的影響(比如孕周計算有誤、測量的機器設備影響、胎兒個體發育差異、胎寶寶體位姿勢影響等等),醫生在測量胎寶寶雙頂徑的時候難免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二、到臨產前胎寶寶雙頂徑能達到什麼釐米
通常寶寶足月以後,隨時都有可能會發動,而胎寶寶足月的時間大概在孕37周以後,那麼在孕37周~40周這段時間,胎寶寶雙頂徑的標準值和正常範圍分別為:
孕37周雙頂徑標準值為9.00cm,正常範圍為8.37~9.63cm。孕38周雙頂徑標準值為9.08cm,正常範圍是8.49~9.67cm。孕39周雙頂徑標準值為9.21cm,正常範圍為8.62~9.80cm。孕40周雙頂徑標準值為9.28cm,正常範圍是8.78~9.78cm。當然了,由於胎兒發育的個體差異較大,有些胎寶寶到臨產前雙頂徑超過或者低於標準範圍也是正常的現象,另外,判斷能否順產,主要是看胎寶寶雙頂徑與準媽媽骨盆是否相稱,並不是說胎寶寶雙頂徑超過多少釐米就不能順產了,這一點準媽媽需要知道。再有就是,胎寶寶到臨產前雙頂徑的平均值大概在9.3cm左右。
孕婦需要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胎兒雙頂徑如果正好和骨盆相稱,準媽媽就可以順產,因此為了避免胎頭過大,準媽媽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盲目補鈣:懷孕期間,一般只有缺鈣的情況下才需要格外補鈣,如果鈣質補充太多,有可能會使胎頭偏大,因此建議準媽媽最好不要盲目補鈣。孕期按時產檢:一般到孕32周左右,準媽媽需要做一次B超檢查,用於及時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如果檢查胎寶寶雙頂徑偏大,那準媽媽就要控制一下飲食了,以免生產時增加難產的風險。均衡飲食,少吃多餐:孕期準媽媽要多注意控制體重,如果不小心造成巨大兒,那寶寶的雙頂徑肯定也會比標準體重的胎寶寶大一些。做好心理準備:通常在生產時只要寶寶胎頭不是太大(太大有可能要剖腹產),準媽媽都可以進行試產,但在分娩過程中,雙頂徑偏大,醫生有可能會採取側切,準媽媽最好有一個心理準備。
結語
總之,臨產前胎寶寶的雙頂徑能達到什麼釐米是因人而異的,建議準媽媽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少吃多餐,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