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雖然長大了,年味卻漸漸淡了,仔細想想,好像真的已經很長時間沒過「年」了,在江南,紹興保留著濃厚的傳統氣息,安昌的古鎮,從臘月二十前後開始,安昌人開始為正月做準備,殺雞殺鵝,沿河的古鎮上掛滿了當地人做的香腸和鹽醃魚,還有十年如一日磨糖的工匠,砂糖粉飄香期間,農曆的正月就這樣熱鬧地到來了。紹興安昌古鎮,好像搶走了江南所有的年味,你來過這裡麼
一到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搗年糕,搗年糕的話,正月的氣氛就出來了,搗年糕一般都是幾戶人家共用的,一是搗年糕的工具有限,不能分開,二是幾個人的房子合在一起可以降低各方面的成本,例如,節約柴火,人工等,最重要的是熱鬧,從傍晚到第二天早上,冬天似乎也漸行漸遠,好不容易大家一起做了年糕聚在一起,一邊工作一邊談笑,看到熱鬧的孩子,有時在大人的允許下,爬上木架,踩在高凳子上,然後跟著大家踩高凳子又收回來,第二,吃剛做好的熱年糕,配上香脆可口的醃蘿蔔,一口蘿蔔,一口年糕。
記憶中的春節最淳樸的那份年味,在安昌古鎮中得到最完美的詮釋,走進小鎮,沒有俗化的商業氛圍,濃鬱的醬汁香味,甜甜的年糕味道,還有粽葉的荷香,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這種調侃人腸胃的味道,正是安昌最經典的年味,臘月一開始,安昌的古鎮家家戶戶都會做香腸,與蘇式、廣式香腸不同,製作安昌香腸,除了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外,更重要的秘訣在於甘醇的醬油,放入香腸後,掛在家門口的河上通風晾乾,到了臘月,沿河兩邊都掛著安昌人的「牽腸掛肚」,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醬汁香味,這個時候,熱一瓶黃酒,切一盤香腸,在靠河的古鎮悠閒地享受時光就更好了。
鄉村戲劇,傳統的民俗風情在安昌被詳細展示,熱鬧的水鄉社會劇,經典的越劇表演,喜事船上有婚禮,仿佛帶著我們度過了時間一樣,停留在過去的時間裡,深深地融入安昌的血液中,成為富有情趣的風景,說到社會劇,就會想起魯迅先生文集中描寫的天真爛漫、孩子氣的江南水鄉生活,在黃昏的時候走進人群,看原創的社會劇,戲劇的鑼鼓聲熱鬧非凡,時間已經倒流,空間仿佛交織著,又回到了童年的時光,色彩鮮豔而舒展。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