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于吉他和弦的一些內容,我們先看和弦的定義和一些基本知識。
和弦和弦(Chord)源自希臘文χορδ,是樂理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關係的一組聲音。將三個或以上的音,按照三度或非三度的疊置關係,在縱向上加以結合,就成為和弦。三度和弦:通常有三和弦(三個音的和弦)、七和弦(四個音的和弦)、九和弦(五個音)、十一和弦 (六個音),十三和弦(七個音)。非三度和弦,通常有:掛留和弦、強力和弦(即五和弦)等。
和弦的構造和命名規則
三和弦和七和弦是最經常用到的,它的構造和命名規則具體如下:
我們應該注意到:
大三和弦用一個表示根音色大寫字母來表示,如C、F等;小三和弦用表示根音的大寫加上小寫字母m表示,如Am、Dm等;和弦名字帶7均表示是七和弦。具體應用
一般情況下和弦名字中的大寫字母就是表示和弦的根音,知道這個在演奏中有很重要的指示意義,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講。
1、分解和弦應用
比如在分解和弦節奏型「52 23 13 23」,根據和弦的變化根音也需要變化,如C和弦彈奏的是「52 23 13 23」、那麼F和弦要變成「42 23 13 23」、G和弦變成「62 23 13 23」,其它節奏型以此類推。一般來說,我們將根音處理成強。更多關於強弱處理請參看:「吉他靈魂在右手」——談談作品的強弱和音色處理
2、掃弦應用
在掃弦中,一般第一拍也是從根音往下掃,那麼就要特別注意到和弦根音的位置,利用左手大拇指進行制音,以避免音色變得渾濁。更多關於掃弦內容請參看:吉他掃弦好聽的秘訣。
斜線和弦
以和弦的根音作為低音的和弦叫做原位和弦,初學時應用很多,但在實際應用中有時或許顯得過於呆板。其實,和弦內的音都可以作為它的低音,這時候就稱作為轉位和弦,它的命名方式也就發生了變化。如G和弦根音位置在6弦,如果演奏5弦,那麼和弦低音就變成了B,和弦名稱就變成了:G/B。這種和弦有時也稱為「分數和弦」或「斜線和弦」。
另外一種情況是複合和弦,它的和弦低音並非是和弦內的音,而是和弦外音,如Am/#G、C/bB等。
複合和弦的組成有多種情況,下面介紹其中四種:
IV/V 分子是分母的IV級和弦,如F/C。V/I 分子是分母的IV級和弦,如G/C。II/I 分子是分母的IV級和弦,如D/C。bVII/I 分子是分母的IV級和弦,如bB/C。複合和弦看似複雜,其實在使用上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大家平時碰到以上各種情況是,應該多分析總結。
請大家注意,bVII/I是固定調的說法,從首調上講它多表現為IV/V,如C調的F/G;II/I則多表現為V/IV,如C調中的G/F,它是V級向III級進行時常用的一個經過和弦。
(備註:關於斜線和弦內容引用於王鷹、馬鴻老師《民謠吉他考級標準教程》,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