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iPhone的深度用戶來說,ALOOK瀏覽器的名號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了。最早支持視頻懸浮播放和後臺播放、獨一無二的倍速播放模式直接擊中了許多用戶的痛點,也讓安卓手機的用戶羨慕萬分。
好在這幾天,這款瀏覽器的開發者終於良心發現,推出了安卓版ALOOK。更加令人感動的是,在iOS上售價6元的ALOOK瀏覽器,在安卓平臺則變成了免費下載,於是乎,現在輪到iPhone用戶羨慕萬分了。那麼,ALOOK瀏覽器在安卓平臺上到底有什麼樣的表現,又有哪些瀏覽器可以與之一戰呢?
在得到ALOOK登錄安卓之後,安卓手機的用戶們看到這一盛景,心情是這樣子的:
這樣子的:
以及這樣子的:
當然,是騾子是馬還得牽出來遛遛。小黑此番就挑選了與ALOOK瀏覽器定位相似的瀏覽器橫向對比了一番。
在正式開始對比之前,小黑首先在編輯部裡做了一個簡單的投票,想看看日夜相處的編輯們都用的是什麼瀏覽器。結果如下:
看來,手機端瀏覽器果然還是Safari的天下。不過,UC在這短短幾年內就變得這麼不招人待見了嗎?
哪些瀏覽器能夠與之一戰?
對許多手機用戶來說,一款APP是否能讓人愉快玩耍,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廣告和推送是很大的因素。但國內的許多主流瀏覽器並不會考慮這些,他們眼中只有流量、變現,比如這樣:
所以,這次和ALOOK一起參與比拼的瀏覽器,小黑的選擇前提就是簡潔輕巧。
另外,能夠參與比拼的瀏覽器除了需要擁有完善的瀏覽體驗之外,還需要「各懷絕技」。而在選擇時,小黑也會更偏向於用戶總量較小,但整體評價優秀的瀏覽器。
綜上所述,小黑經過了慎重考慮,最後選擇了微軟出品的EDGE瀏覽器、阿里出品的夸克瀏覽器和Via瀏覽器,與全新登錄安卓系統的ALOOK瀏覽器對比。
需要說明的是,除了ALOOK瀏覽器因為在手機自帶應用商店無法安裝而使用了第三方應用商店之外,另外三款瀏覽器均通過自帶應用商店安裝。測試使用的手機是小米10。
減負才能跑得更快
我們都知道,在相同的硬體環境下,佔用內存空間越小的APP運行相對會越流暢,而這也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出這款APP塞進去的額外功能越少。為了直觀對比出這四款瀏覽器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小黑首先用國內用戶最常使用的某C瀏覽器來做一個數據基準。
在首次打開的情況下,國內用戶最常使用的某C瀏覽器就佔用了600MB的內存,同時產生193MB的用戶數據。
至於默認的首頁麼,小黑實在沒有勇氣展現給大家,因為實在是太辣眼睛了。
那麼,四款參與比拼的瀏覽器在這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在首次打開的情況下,夸克瀏覽器佔用的內存空間最大,但也遠少於某C瀏覽器,而佔用內存最小的則是ALOOK瀏覽器。
值得一提的是,Via瀏覽器只產生了3.49MB的用戶數據,佔用內存也只略多於ALOOK瀏覽器,簡直可以稱作小內存用戶的福音了。
簡潔才是真正的美
對比這四款瀏覽器的默認主頁時,小黑關注的還是首次打開後的界面狀態。因為從小黑的角度來說,更希望一款APP在不經設置的情況下就能展現出令人大致滿意的狀態,因此默認選項下的瀏覽器界面直接決定了小黑對這款瀏覽器的第一印象。
通過截圖對比,小黑髮現四款瀏覽器的主頁狀態和內存佔用大致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佔用內存最多的EDGE瀏覽器在未經設置的情況下也擁有著最臃腫的主頁,另外三款瀏覽器的默認主頁則都相當簡潔。
不過,觀察能力MAX的小黑依然在簡潔的表象上發現了種種問題。
首先是夸克瀏覽器。
這款主打「快速、簡潔」的瀏覽器剛推出時,確實當得上這兩個詞的描述,但在最新版本的首頁功能欄左下角,小黑卻發現了一個「船新」的接口,導向自帶的網絡書城。這或許就是夸克瀏覽器在首次打開就產生了四款瀏覽器中最多的用戶數據的原因了
其次是微軟出品的EDGE瀏覽器。小黑前面所說的臃腫,體現在默認狀態下,會在首頁顯示新聞瀑布流。嗯,這樣的操作和某C又有什麼區別呢?無非只是展示形式好看了一點而已。
要關閉新聞,需要在「設置—新建標籤頁」中關閉「顯示新聞源」,並重啟APP,略微有些麻煩。
再來說說「iPhone最佳瀏覽器」ALOOK。在一系列巧合下,小黑無意中發現了他的玄機:當手機系統設置為簡體中文時,這款瀏覽器會出現一個「左一屏」主頁,這個「左一屏」相當於一個內置導航網站,而當系統語言不是簡體中文時,這個「左一屏」則不會存在。
這大概又是開發者對國內用戶做的「特殊照顧」吧,然而這種「特殊照顧」除了變現之外,小黑還真沒想到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至於Via瀏覽器,表現依然相當穩定。畢竟一款內存佔用僅略大於ALOOK、用戶數據僅個位數的瀏覽器,實在沒有什麼空間可以裝下那些複雜的功能。
麻雀再小,也得五臟俱全
作為一款瀏覽器,最根本的任務還是瀏覽網頁。在瀏覽體驗越來越完善的現在,網頁瀏覽以外的基礎功能是否完善,也是影響一款瀏覽器是否好用的關鍵因素。
關於這一點,小黑選擇了數據同步、深色模式兩個用戶使用率比較高的功能進行對比。
首先是數據同步功能。令小黑大感意外的是,作為「iPhone最好的瀏覽器」,ALOOK瀏覽器安卓版卻沒有帳號相關功能,這也就意味著它無法進行數據同步。雖然在日常使用上,這並不會給用戶帶來太多麻煩,但一旦牽涉到換機等操作,用戶就只能通過數據遷移或手動備份書籤文件來進行。
不過,小黑倒還是能夠理解開發者的無奈之舉,因為iOS版的ALOOK瀏覽器是直接調用iCloud同步的,安卓版要想添加這一功能,必須從零開始打造帳號系統,這將大大增加開發者的壓力。
▲ Alook在iOS端的數據同步通過iCloud實現
相比ALOOK瀏覽器的「功能缺失」,小巧至極的Via瀏覽器卻更稱得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儘管它的帳號功能安安靜靜地藏在三級頁面裡,但基本的登錄、同步等功能一個不少。
夸克和EDGE的數據同步功能則各有特點,前者和某C瀏覽器一樣由阿里出品,帳號數據與某C瀏覽器直接互通,使用相當方便;而EDGE瀏覽器則依託微軟的強大實力,在桌面端與移動端的互聯上優勢明顯。
這四款瀏覽器都支持深色模式,但實際表現卻是各有千秋。小黑用百度搜索對它們的深色模式功能進行了測試。
▲ Via瀏覽器與ALOOK瀏覽器深色模式對比
從小黑的觀感來看,深色模式表現效果最好的依然是Via瀏覽器,ALOOK瀏覽器次之。相比前者,ALOOK瀏覽器在深色模式下的頁面文字偏灰一些,影響用戶的閱讀體驗。
夸克瀏覽器的部分文字則變成了藍色,再加上深灰色的背景,反而增加用戶的視疲勞。
至於EDGE瀏覽器麼,它的深色模式只針對瀏覽器界面,而瀏覽的網頁則是一概不管了。
有特色,才能特別出色
說完了基本功能,小黑要來說一說參與對比的瀏覽器們的特色功能了。
EDGE瀏覽器的朗讀功能和圖片搜索功能看起來都相當好用,然而實際使用中,小黑髮現朗讀功能目前還不支持中文語音,而圖片搜索功能則只能現拍現搜,不支持從相冊導入,這也讓這兩個功能僅僅停留在了「看起來好用」的層面上。
Via瀏覽器則擁有移動端瀏覽器少見的資源嗅探功能。小黑在B站網頁端嗅探了一番,確實收穫頗豐,覬覦已久的美少女視頻都能輕鬆下載。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嗅探功能常常會將一些無關的引導連結當作是視頻連結,這就需要用戶細心挑選真實連結了。
▲ 嗅探出的兩個連結,只有一個是真實視頻
夸克瀏覽器的特色實際上在於首頁上的小程序們。當然,如果硬要說它的特色是官方用力宣傳的AI助手「夸克寶寶」也無不可,但恕小黑直言,你有著閒工夫去調戲這個寶寶,還不如去陪小愛同學、小藝、Siri玩,至少他們能實現的操作遠比瀏覽器中的智能助手要多。
言歸正傳,夸克瀏覽器的小程序實際上與MIUI內置的插件功能相似,但也有一些獨特的程序,例如內置拍照搜題、法律檢索、垃圾分類搜索等功能,在某些場景下還是比較好用的。不過,這些功能無法拖動到主頁甚至桌面上,算得上是一種遺憾吧。
最後來說一說ALOOK瀏覽器。小黑原本對這款瀏覽器在安卓平臺的表現有著很高的期待,然而從之前的測試來看,它的表現卻落後於Via瀏覽器。但好在安卓版ALOOK的「本職工作」:視頻播放功能依然非常強大,特別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倍速播放功能。
依然是以B站為例,通過錄屏我們可以看到,ALOOK瀏覽器支持0.5倍速到4倍速的倍速播放,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快(guǐ)進(chù)愛好者們的需求。
另外,它的懸浮播放功能使用的是系統的懸浮窗功能,因此可以實現全局置頂播放,不會因為切換應用而關閉或者暫停播放。
▲ Alook瀏覽器的懸浮播放使用的是系統的懸浮窗權限
根據上面這四款瀏覽器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小黑為他們逐項打了分,每一項表現最好的得3分,最差的不得分。結果如下:
綜上所述,每一款瀏覽器雖然得分不同,但也同樣能看出他們的側重點與適合人群,總結如下。
EDGE瀏覽器:擁有強大的數據同步功能,適合需頻繁切換設備的用戶;
夸克瀏覽器:基本功能齊備,整體不過不失,適合對界面美觀度有要求、使用場景較基礎的用戶;
Via瀏覽器:界面設計極簡、硬體要求低,基礎功能完整,適合手機配置一般,或偏好極簡風的用戶;
ALOOK瀏覽器:視頻播放功能強大,適合經常在網頁端觀看視頻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