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沒有偶然,人拼到最後,大多是靠這4大定律

2020-12-17 潤界本地化

成功,很多時候都有「規律」可循。成功沒有偶然,成功需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煎熬,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貴在堅持」。每個人的成功路都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成功離不開這幾大定律。

第一個定律:重利定律。咱先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將一張紙對摺51次,那麼它會有多高?人們往往會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一張紙就這麼厚,對摺51次能有多厚?

假設一張紙的厚度是0.1毫米,那對摺51次就是0.1乘以2的51次冪,結果是225179981368524.8毫米,換成公裡也就是22518萬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才38.4萬公裡,一張紙僅僅折51次就將其遠遠超過,這是讓人難以想像的數字。

第二個例子那就更直接了,假設一個池塘裡的荷花30天就會開滿整個池塘,而每一天都會以前一天的兩倍速度開放,那麼在第幾天池塘裡的荷花是開到一半呢?

一般正常人第一時間肯定會直接除以2,也就是認為當荷花在第15天開了一半,當再仔細一想的話,那就是第29天的時候才開了一半。也就是說荷花開放的速度在最後一天最快,相當於前面29天的總和。

透過這兩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獲得成功最基本的要點那就是有毅力,就像荷花一般,若你在第29天的時候放棄,那麼哪有第三十天的成功。所以成功就是積累沉澱,厚積薄發,尤其是走到最後的時候。

第二個定律:竹子定律。很多人大都聽過竹子的生長故事,雖然故事裡的竹子描述很是誇張,但還是給人們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雖然故事有些假,但這個雞湯還是挺入味的。

竹子的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它在前面的三四年中,表面上它僅僅只是長了幾公分,實際上它的根已經在土裡扎得非常深,這有點像蓋房子打地基。地基打好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竹子每天的生長高度達到了之前幾年生長高度的十倍左右,雖然很誇張,但做什麼事確實也是如此。人生需要積累,尤其是開始,萬事開頭難,有多少人沒能熬過前面那幾公分。

第三個就是金蟬定律。中小學課本上也曾有過相應的文章,蟬要出來,首先要在地下度過暗無天日的幾年,有的甚至達到了十幾年,然後在夏天的某個夜晚,悄悄爬出地底,在樹枝上變成知了,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盡情歌唱。

人生路上艱難險阻,想要活出精彩的人生,那麼就得經過長期的積累,才能披荊斬棘,邁向美好的明天。

第四點是破窗定律。如果有間屋子的窗戶破了沒有去管,沒多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打破。破窗定律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嚴於律己。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有一個地方很乾淨,人們會不好意思將手中的垃圾丟棄,若是這個地方一旦有垃圾出現,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又一個垃圾。

破窗定律反映了這樣一個道理:好的東西人們往往會儘量的保護它,而一旦這個東西有了汙點,那麼人們不僅不再保護它,反而會變本加利的破壞它。最直觀的例子還是宿舍那點事了:大早上,如果有舍友起了頭表示不想起床去上課,那麼其他人肯定也會響應這個「號召」。

總而言之,這些定律萬變不離其宗,成功道路上,你只需要在其他人放棄時,多一份堅持,在別人懈怠時,多一份認真,你會發現,這個道路其實比自己想像的更短。即使雞湯再有毒,好歹對自身有用不是?沒人會經歷這些還不成長,大家認為呢?

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支持,點個關注喲!

相關焦點

  • 高考拼到最後,靠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毅力。
    2020的高考剛剛結束,突有感悟:高考拼到最後,靠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毅力。很多人會回答是第15天,但這是錯的,答案是第29天。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荷花定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易懂的道理:越到最後,越關鍵。拼到最後,靠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毅力。
  •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易經》揭示成功的定律: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30年前,一名知識淵博的老人家奄奄一息。臨死前,學員問詢是不是有什麼要留下來的。他思索了一會兒,只留下來了一句遺言:「中國未來一定大放光彩,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便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老先生。古人言,《易經》博大精深,取決於它包羅萬象。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
  • 易經3大成功定律:人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努力,悟透後福報不斷
    易經3大成功定律:人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努力,悟透後福報不斷《易經》實際上是1部匯總規律性的經典著作,它對日常生活的許多 現象,都用自身的眼光,匯總了在其中內在運作基本原理,用大家如今的科學專有名詞而言,就是「定律」。
  • 《易經》6大成功定律:原來贏到最後的人,從來不是靠運氣和聰明
    在這世界上,沒有人不會不想成功,有些人為了錢,有些人追逐名,更有些人為了飽滿的精神境界……歸根結底,還是想要更好地生活在這世上。掌握了定律,就是掌握了相對正確的實現途徑,不至於像一個蒼蠅般埋頭亂撞。接下來子曰就來給大家講講《易經》的6大成功定律,希望對你有用。1、信念定律有句話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 《易經》揭示了人的成功定律,其實拼到最後的,從來不是聰明運氣
    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易經》的偉大不在於創造了或者間接產生了一系列的「算命之法」,而在於它啟發我們明了人間的「貞正之道」。人的命畢竟不是全靠天定!《易經》是不一樣總結規律著作,它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用自己的眼光,總結了其中內在運行原理,用我們現在的科學名詞來說,就是「定律」。有的人非常聰明,但是就不把聰明用在正事上。
  •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不是靠努力和聰明
    《易經》洩露3大成功定律:能贏到最後的人,從不是靠努力和聰明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這句話的含義便是:六四:回到深隱之處,擺脫住宅,進到社會發展,便會覺得自然環境的兇險,隱退的想法溢於言表。
  • 《易經》洩露的2個秘密:人一生拼到最後,從來不是靠智商和運氣
    《易經》洩露的2個秘密:人一生拼到最後, 從來不是靠智商和運氣人的一生,漫長而又艱難,有句話說的特別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就是說,人在漫長的一生中,其實有很多的無可奈何。但是當年我們面對這些無可奈何的事情的時候,究竟是自己的不作為還是沒有選對方向呢?
  •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這3大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起先默默無聞,突然有一天,他們成功了,而且成就輝煌,我們很奇怪,為什麼平時看他們不起眼,甚至覺得很平凡,為什麼他們能成功呢?這就是他們知道這三大定律,堅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恆的奮鬥,再加上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就成功了。這樣的人成功往往是厚積薄發的,而且後勁十足,前景十分廣闊。
  • 《易經》洩露成功的秘密:一個人拼到最後,靠的並不是努力和運氣
    有些人認為這是誇大其詞,但事實上他們並不理解《易經》中的大智慧。晚清時期,著名大臣曾國藩,也系統地研究了《易經》,對剛柔相濟、寬嚴相濟的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企業家馬雲多次表示,他的成功得益於早期閱讀《易經》。為什麼這麼多名人稱讚《易經》?原因是《易經》可以在我們困惑的時候指引我們,通過正確的選擇,我們將永遠處於一個大獲全勝的位置。
  • 開學了,這驚人的3大強者定律一定要告訴孩子
    最後一天的圓滿,等於此前所有努力的總和。沒有積累和沉澱,就沒有最後鋪天蓋地的成功。這個時候的放棄,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可以說大多時候,人能獲得成功,關鍵在於毅力,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勇氣。谷歌一個著名的工程師馬特·卡茨,給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戰計劃。
  • 三大強者定律:荷花定律,鴨子定律,尖毛草定律
    最後一天的圓滿,等於此前所有努力的總和。沒有積累和沉澱,就沒有最後鋪天蓋地的成功。01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都是厚積薄發。這個時候的放棄,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甚至可以說大多時候,人能獲得成功,關鍵在於毅力,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勇氣。谷歌一個著名的工程師馬特·卡茨,給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戰計劃。
  • 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荷花定律,鴨子定律,尖毛草定律
    最後一天的圓滿,等於此前所有努力的總和。沒有積累和沉澱,就沒有最後鋪天蓋地的成功。01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都是厚積薄發。這個時候的放棄,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甚至可以說大多時候,人能獲得成功,關鍵在於毅力,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勇氣。谷歌一個著名的工程師馬特·卡茨,給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戰計劃。
  • 職場,拼到最後,助你成功的一定是毅力
    很少有人能夠輕而易舉的取得成功,成功與失敗只隔了一步,那一步就是持之以恆的毅力。歌德曾經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徵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具有非凡毅力的人,可以徵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具有非凡毅力的人才能持之以恆,獲得最後的成功。
  • 易經透露成功秘密:人能拼到最後,不是靠聰明和勤奮,要清楚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突破重圍,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時時研讀。易經揭露成功密碼:一個人拼到最後,不是靠聰明和勤奮那麼簡單我們常常能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人踏踏實實努力做事,但是最後得到升職加薪的卻不是他,有的人能力很高,但是最終在社會上,卻無法生存,因為他只有智商,卻沒有情商。
  • 「作文素材」強者定律,催人奮進,值得收藏……
    其實,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池塘裡的荷花每日以前一天的兩倍數量開放,到第30天開滿池塘。那麼,當荷花遮蔽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是第15天嗎?不是!是第29天。最後一天的圓滿,等於此前所有努力的總和。
  • 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這三個定律名稱不同,但是卻有共同的意義: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耐住寂寞,忍住煎熬,才能厚積薄發。荷花定律荷花,第一天開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們會以前一天的兩倍速度開放。到了第30天,就開滿了整個池塘。你知道什麼時候荷花開了一半麼?很多人都會認為是第15天,然而並非如此!
  • 科學家總結的四個成功定律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以我為例,兩個人的小說我以前也都看過,這十幾年,我不知道向多少人推薦了劉慈欣的小說,包括向我兒子炫耀大劉親筆籤名的三套本,但我不可能向別人推薦三少的小說,除非別人說自己純屬無聊消遣。唐家三少網文第一的地位,純粹靠得是看他的文章的讀者,而這些讀者並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將其影響力傳播到其他人包括下一代讀者身上。
  • 什麼是「金蟬定律」,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看到過一個關於成功的定律,名為金蟬。優質的蟬,要在暗無天日的泥土下生活三年(有一種美國蟬,甚至要在地下生活十七年)才能完成蛻變。它們忍受著寂寞和孤獨,靠汲取樹根的汁液存活。待到時機成熟,在夏天的某一個晚上,它們悄悄爬上樹枝,一夜之間就能蛻變成知了。
  • 你的努力是次要的,二八定律揭示:成功靠的是洞悉本質和利用規律
    只有知道為什麼,理解其中的利害關係,二八定律才能真正為你所用,用最少的努力去提高人生效率,讓自己成為人生的贏家。不要輕易相信成功沒有捷徑,而是尋求最容易成功的捷徑,不做盲目的努力。「實幹的不如作秀的」這點遭人唾棄和鄙視,但「會幹的不如會說的」,但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前如此,往後依然如此,不會有很大的改觀。我們不能假裝沒有看到這一點:會說代表了一種思想的能力,在社會金字塔結構中,有思想的人駕馭出賣體力的人,有智慧的人徵服有體力的人。
  • 馬雲推崇的「荷花定律」教會我們什麼?
    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其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同時,最後一步的執行是最關鍵的!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裡的荷花,一開始用力地開,玩命地開......但漸漸的,你開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放棄了堅持。這時,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