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今年青島立案處罰環境違法1900起,環保局曝光5起典型案例

2020-12-20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王媛

12月26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青島堅持將環境執法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武器,堅持嚴格執法與分類監管相結合,避免執法「一刀切」,努力處理好發展、保護與維護群眾合法環境權益等多個方面的關係,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全年共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900起,罰款1.4億元。

鐵腕執法,一年罰了1.4億元

今年以來,全市環境執法人員共檢查排汙單位3.7萬家次,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900起,罰款1.4億元,罰款數額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5%。其中,處罰未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等1178起8153.91萬元、大氣汙染類282起1662.57萬元、水汙染類129起3550.01萬元、噪聲汙染類54起68萬元、固體廢物類204起391.28萬元、其他類53起129.33萬元。所有案件處罰情況都在我局官方網站進行了公開。

300個優良天,水體質量再提升

環境執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截至12月24日,島城空氣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天、達到300天,空氣優良率增加5.7個百分點、達到84.7%;空氣品質6項指標同比全部改善,其中,PM2.5改善8.2個百分點,達到35微克/立方米;PM10改善4.5個百分點,達到74微克/立方米。全市地表河流水環境總體持續改善,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穩定,黃海近岸海域水質總體優良,膠州灣水質優良面積穩定保持在70%以上。

今年以來環保執法工作重點

一是嚴格執法監管,紮實推進中央、省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今年,先後完成了為期20天的省級環保督察和為期1個月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保障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不迴避矛盾,不遮掩問題,堅決克服表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截至目前,去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涉及青島的27項問題,已完成整改11項;875件交辦信訪件,已完成銷號858件。今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省環保督察分別轉交我市563件、1267件信訪件,目前已經分別解決441件和1190件;尚未解決的問題正在按工作方案推進整改。

二是強化環境執法督查,全力做好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環境保障工作。把做好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環境保障作為重中之重,連續3個多月保持高強度執法,調集全市環境執法骨幹力量,組織開展了11輪強化執法督查,共檢查企業5933家,發現1463個環境問題,全部落實整改,其中,處罰221起環境違法行為,罰款1306萬元,對汙染嚴重、整改無望的67家單位予以停產取締。峰會期間,市區空氣各項指標小時均值、日均值都達到了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20條入海河流全部達標,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圓滿完成了環境質量保障任務。

三是積極回應民眾關切,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緊緊圍繞民眾最關心、感受最直接的大氣、水、危險廢物等方面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加大專項執法力度。

在大氣汙染防治監管執法中,組織開展了秋冬季強化執法檢查及揮發性有機物、垃圾焚燒發電、重點企業無組織排放整治等專項執法檢查。今年以來,共檢查加油站2200家次,監督抽測重型柴油車1.2萬輛,檢查機動車環檢機構1017家次,限期改正141家次;淘汰燃煤鍋爐125臺,排查出的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實現「清零」;240臺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實現超低排放。

在水汙染防治監管執法中,組織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整治,強化調度、督查和通報,完成迎接生態環境部兩輪專項督查,6個地市級水源地的144個環境問題全部提前完成整治。

在環境安全大檢查中,共檢查企業1460家次,整改問題116個,處罰395萬元,責令停產20家。加強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順利通過省生態環境廳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考核。完成「十三五」規劃中的9個危險廢物處置項目建設,尤其是平度新河化工園區危險廢物綜合處置項目的建成,使我市的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四是嚴格禁止「一刀切」,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在環境執法中,既強化執法的剛性,又堅持因企施策、分類執法。對全市進入汙染源信息庫的6190家企業,認真落實汙染源日常環境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等制度,堅持 「一次檢查、全面體檢」,儘量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幹擾。其中,對26家環境信用評價紅標企業、汙染源在線監控超標企業等納入重點監管範圍,加大抽查頻次和監管力度;對70家上市企業及擬上市企業,以及一些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等,以幫助整改、解決環保問題為主,促進企業提高綠色發展水平。

五是強化執法能力建設,提升環境監管水平。大力實施規範化建設,完善落實執法制度50多個,組織開展全體執法人員全年全過程執法大練兵活動。加強信息化建設,升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系統,我市是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首個與國家危險廢物信息平臺對接的城市,實現了對全市1017家產廢和經營單位的全過程監管;對82家機動車環檢機構全部建立視頻遠程監控系統;使用無人機排查固體廢物和自然保護區問題9次;完善在線監控超標數據督辦和日均值超標即處罰機制,組織開展自動監控超標執法1075次,罰款960萬元。

六是加大環境違法問題曝光力度,增強環保執法震懾力。統籌運用報紙、電視臺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站、「青島環保」微博、微信、APP等新媒體,積極進行正面宣傳和反面曝光,增強環保執法震懾力,促進企業自覺守法。今年已召開環境執法方面的新聞發布會或新聞媒體通氣會7次,對超標排放水汙染物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等20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進行了公開曝光。

2019年,青島市環境執法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適應新時代環境執法的新要求,以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統籌兼顧,分類施策,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精準執法能力,提升監管執法水平,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動企業守法成為常態,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促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把青島建設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作出新貢獻。

環保曝光臺|市環保局通報5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一、青島小松電業精密製造有限公司私設暗管排放水汙染物案

2018年5月31日,青島市環保局黃島分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青島小松電業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正在生產,廢水處理系統處於間歇停運狀態,汙水站放流槽內設置一地下暗管,汙水站處理後的廢水通過暗管溢流排放到汙水站北側大門外的汙水古力井內,經監測總鎳1.82毫克/升,超標0.82倍。該單位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第三項的規定,黃島分局依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60萬元,並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依法調查處理。

二、青島長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常使用水汙染自動監測設備案

2018年9月3日,平度市環保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青島長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水汙染自動監控設備採樣探頭未放置於排汙口水面之下,屬於汙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該單位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平度市環保局依法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2萬元,並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依法調查處理。

三、青島鑫德遠工貿有限公司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案

2018年11月4日和5日,青島市環保局黃島分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青島鑫德遠工貿有限公司焊接工序正在生產,未開啟汙染防治設施,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該單位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黃島分局依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10萬元,並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依法調查處理。

四、陳洪本石子加工廠違反環評法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並查封扣押案

2018年7月23日,青島市環保局城陽分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陳洪本石子加工廠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從事石子加工,產生的粉塵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該單位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城陽環保分局依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60.44萬元。2018年7月31日,城陽分局執法人員再次對該石子加工廠進行檢查,發現該加工廠依然進行石子加工,產生的粉塵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城陽環保分局依法對其造成汙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進行查封、扣押。

五、青島和眾油脂有限公司違反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並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

2018年10月29日,膠州市環保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青島和眾油脂有限公司廢白土綜合利用項目需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主體工程投入生產。該單位的行為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膠州市環保局依法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處罰款人民幣60萬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罰款人民幣10萬元。同時,在檢查中發現該單位未採取防滲措施,在生產車間兩處低洼空地處存有廢水,PH值小於2,膠州市環保局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依法調查處理。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青島全年環境違法罰款1.4億元 曝光5起典型違法案例
    、保護與維護群眾合法環境權益等多個方面的關係,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全年共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900起,罰款1.4億。  鐵腕執法,一年罰了1.4億元  今年以來,全市環境執法人員共檢查排汙單位3.7萬家次,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900起,罰款1.4億元,罰款數額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5%。
  • 2018年上半年青島市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284起
    中國山東網青島8月20日訊 2018年上半年,全市環境執法人員共檢查排汙單位2.4萬家次,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1284起,罰款6436.26萬元,實施按日連續處罰3起,查封扣押1起,移送公安13起。立案處罰起數和金額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5%和73.8%,嚴管重罰成為常態。
  • 北京市環保部門發布十起涉水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嚴厲查處了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環境違法案件,有力震懾了違法排汙企業,並對2016年涉水環境違法十起典型案例進行曝光。2016年,全市查處水環境違法行為處罰金額達3981.81萬元。其中,全市連續按日計罰案例共4起,罰款金額89萬。2016年環保部門圍繞主要以下水環境違法行為開展了執法檢查:一是對將廢水排入地表的排汙單位開展執法檢查。
  • 8月份臨沂環保局查處10起環境違法行為 立案7起
    ,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0起,其中已立案查處7起,其餘3起環境違法行為正處於立案調查階段。7月28日—9月30日,市環保局、市公安局聯合開展打擊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對涉及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有色金屬冶煉、醫藥製造、農藥製造、電池製造、造紙、金屬表面處理、涉重金屬、焦化、建陶、涉廢酸、涉廢鹼、紡織印染、機械製造、車輛製造等重點行業,並以及2014年以來環保部、省環保廳及市環保局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一併納入。
  • 青島環保重拳治汙 開出今年最大罰單125萬
    青島新聞網10月16日訊(記者 朱穎)今天上午,市環保局公開曝光了10家環保違法企業。2家企業因為連續未整改被罰過百萬元。青島錦宜水產有限公司超標排放水汙染物被按日連續罰款人民幣109.131萬元,青島嶗山玻璃有限公司超標排放大氣汙染物被按日連續處罰人民幣125萬元,這也是今年以來環保開出的最大數額的罰單。
  • 呂梁通報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 山西晚報數字報
    本報9月1日訊(記者 王晉磊)2016年「鐵腕治汙」行動以來,呂梁市持續加大環境執法監管檢查力度,嚴管重罰各類環境違法行為。8月31日,為震懾違法排汙企業,呂梁市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對其中的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進行通報。  1、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不力案。
  • 9月份臨沂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6起 立案處罰26起
    琅琊新聞網10月8日訊(記者 範舜堯)記者從臨沂市環保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9月份以來,臨沂市環保局共開展日常巡查和夜間常態化專項執法檢查活動120餘次,發現違法企業
  • 北京房山區環保局嚴懲環境違法行為,多項工作提前完成
    (攝影/李葉茂)春風行動、夏季攻勢……今年以來,北京市房山區環保局將全年工作化整為零,持續開展環境監察執法行動,嚴查嚴懲環境違法行為,截止目前,多項工作提前完成。其中查處環境違法問題557起,較去年同期增加110.98%;處罰金額1875.6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9.3%;此外,固定源行政處罰立案件數、處罰金額均已超過2017年全年處罰數據。
  • 最高法院發布環保行政案件十大案例
    本報訊 記者從市中院獲悉,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召開新聞通氣會並發布了人民法院環境保護行政案件十大案例,其中,青島有兩案例入選,分別是浦鐵(青島)鋼材加工有限公司訴市環保局環保行政處罰案和劉德生訴膠州市環保局環保行政處罰案。
  • 浦鐵青島公司狀告青島環保局違法行政 被駁回
    11月13日,企業向青島市環保局提交《申辯意見》,主張不存在拒絕監督檢查的違法行為,並已經積極整改,希望撤銷處罰。青島市環保局對《申辯意見》審核後,認為企業已經構成拒絕檢查的事實。  2014年12月2日,青島市環保局向企業送達正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1萬元。  對這一處罰決定,企業不服,隨後向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將青島市環保局推上了被告席。
  • 紹興市公開曝光10起自然資源典型違法案例
    為發揮震懾和警示作用,有效遏制土地違法行為,在第29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周期間,特選取10起自然資源典型違法案件予以公開曝光。越城區富盛鎮輅山村民委員會違法佔地案越城區富盛鎮輅山村民委員會未經批准,於2007年6月起在該村非法佔用648.76平方米集體土地新建一層平房用作停車庫,並出售給村民使用,所佔土地為耕地。
  • 青島曝光幾起銷售「問題口罩」違法案件,品牌涉「3M」「飄安」……
    2月2日下午,青島市場監管局曝光了一批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違法典型案件,其中,有4起案件涉嫌銷售假冒口罩,假冒的品牌主要是「3M」和「飄安」;1月21日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哄抬價格等違法案件68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2件。下一步,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將繼續保持對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及時曝光典型案件。
  • 唐山通報5起汙染環境典型案例:抓獲147人,行拘487人
    唐山通報5起汙染環境典型案例:抓獲147人,行拘487人 2018-07-12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發布12起典型違法廣告案例
    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進一步增強經營者法律意識和消費者安全防範意識,依據《廣告法》等法律法規,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公告12起不同違法情形的典型案例,有力震懾了違法者。2018年3月,寧波市市場監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消除影響,罰款20萬元。
  • 2018年環境違法典型案例通報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青島12月26日訊 (記者 姜婷 通訊員 王諾 姜雪蓮) 今天青島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了,通報了2018年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一、青島小松電業精密製造有限公司私設暗管排放水汙染物案2018年5月31日,青島市環保局黃島分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青島小松電業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正在生產,廢水處理系統處於間歇停運狀態,汙水站放流槽內設置一地下暗管,汙水站處理後的廢水通過暗管溢流排放到汙水站北側大門外的汙水古力井內,經監測總鎳1.82毫克/升,超標0.82
  • 5月份臨沂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7起 立案處罰27起
    5月份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共開展日常巡查和夜間常態化專項執法檢查活動110餘次,發現違法企業26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7起,已立案處罰27起。  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1、山東春霖塑膠有限公司  屬 地:蘭山區;  法人代表:趙偉君;  違法行為:產生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的生產活動,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汙染防治設施;  處罰決定: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
  • 遼寧省曝光8起醫療違法廣告典型案件
    遼寧省曝光8起醫療違法廣告典型案件 作者:董麗娜 2019-09-18 01:25   來源:遼瀋晚報   我省曝光8起醫療違法廣告典型案件中醫館發布「藥到病除」廣告被叫停  通過「空中門診」健康諮詢節目為醫院做廣告,宣稱「
  • 河北省曝光10起醫療器械違法違規案例
    河北省曝光10起醫療器械違法違規案例 2014-08-13 13:55:35自3月15日開展重點整治醫療器械虛假註冊申報、違規生產、非法經營、誇大宣傳、使用無證產品行動以來,我省共監督抽驗醫療器械產品40個品種700批次,立案調查違法違規案件452起,依法查處406起,依法移送公安機關36起。
  • 重慶市環保局:去年全市處罰環境違法案件3525件
    全市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數量及處罰金額較2015年均有大幅提升,其中行政處罰案件數量增長42%,處罰金額增長70%。  2016年,全市環保部門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及其配套辦法,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要求,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和多個專項執法活動,依法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中化涪陵化工環境問題、塗山鎮臭氣擾民問題等一大批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及時、妥善解決。
  • 滄州公布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河北新聞網8月21日滄州電(記者戴紹志)在今天舉行的滄州市「2017陽光政務」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今年以來十起汙染環境刑事案件和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十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件是:1、中石油渤海裝備青縣產業園區安保人員阻撓環保部督查人員執法案7月5日,環保部督查組工作人員到中石油渤海裝備青縣產業園區開展暗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