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的方式有很多,一般常見的有井字構圖、三角構圖,這類構圖都是很簡單的構圖方法,屬於新手常用的構圖技巧。
還有一些比較難的構圖,這就要說「明暗構圖法」,這是攝影布局重要布局技巧之一,也是繪畫所常用的布局方式。
明暗構圖法
明暗構圖是通過明暗層次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一般情況下,是以場景中不同亮度進行對比的一種構圖手法,明度較弱的物體是陪體,高亮的物體是主體,照片以暗襯明,當然也有特殊情況,以剪影表現時暗部為實。
除了亮與暗的對比以外,還有一種反差對比,反差高的是主體,反差低的是陪體。這一條理論也可以套用在色彩對比中,色彩飽和度高的是主體,飽和度低的是陪體。
無論是顏色對比,還是光線明暗對比,可以說這幾類都是明暗對比法。
因為,一張照片中,它包含了光線的明暗、顏色飽和度、場景反差等,除了拍攝黑白作品,是不可能單獨使用一種對比手法的,也可以說,明暗對比法中包含有好幾種對比手法。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一個明暗對比構圖,暗為虛,明為實。照片的主題是落日夕陽美景,人物以剪影的形式出現給作品表現出熱鬧的氛圍,難道說這張照片中就只有明暗構圖嗎?那肯定不是的。
在這張照片中,人物剪影與落日夕陽是明暗關係,而暖黃色的太陽與藍天是色彩對比關係。色彩也有明暗,靠近太陽的雲層顏色非常黃,而遠離太陽的天空表現很淡,對比度偏低,這是顏色明度差異的表現,也是一種明暗關係。
明暗對比法應該怎麼使用呢?上面提到明為實,暗為虛,所以,明暗構圖是利用反差來引導觀眾看向最亮的部分。
如果在雪景拍攝人像時,雪地裡的人都穿著白色衣服,那麼與場景的反差過小,就不能很好的突出主體。下面照片中的人物服裝與場景就有明顯的色彩反差,人物很小,但觀眾一眼就能看到表現主體,即便是雪景很亮,但色彩鮮豔也是一種亮,所以,不會顏色單一的雪景所吸引。
再來看下面這張照片,是一張夜景作品,小鎮上暖黃色的燈光與環境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觀眾會被照片最亮的部分所吸引,這裡正是要表達的部分。留心的朋友還能看出明暗構圖還結合了井字構圖,燈光的位置在交叉點附近,大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表現力。
明暗構圖重在表現明暗虛實,有些新手就用不來這種構圖。
為什麼新手拍不出明暗層次強烈的照片呢?
因為,許多新手拍攝照片時刻意強調高光與陰影的細節,會利用HDR或RAW提高陰影細節,降低場景反差。這一做法雖然讓照片看起來足夠清晰銳利,但也會讓照片失去層次感,弱化質感的表現。
將畫面中的反差降到最低,雖然畫面整體明亮通透,但少了一種安靜的氛圍,在反差較大的作品中,越靠近畫面中心,表現越安靜,而在降低反差調整曝光後,照片的氛圍反而變得熱鬧活潑,給人一種夜生活即將來臨的感覺。
通過照片對比發現,反差較大的照片可以表現情緒,而整體通亮的作品適合表現氛圍。
繼續再看下面這一張風景作品,在看到這張作品時,你的目光一定會聚集在在山峰與日光出遊走,這裡是照片最亮的部位,山體離太陽越遠越暗,在觀看時也會忽略,邊緣的山體就顯得不重要。這一張很普通的風景作品表現出壓抑、沉重的情緒。
如果說以正常的構圖手法拍攝,得到的只是一張平淡無奇的風景作品,可能會與其他人的作品雷同,而且也沒有表現出沉重和壓抑的情緒,既沒有表現出形態美,也沒有表現出氣勢美。相反,利用明暗反差可以強化物體的情緒表現,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美感和心理感受。
明暗構圖最關鍵的是光線明暗控制,其次是色彩明度控制,這種構圖法不會單獨使用,往往要結合其他構圖綜合使用,它考驗的是攝影師對光線角度的把握以及高光和暗部的控制。
如下圖所示,照片中包含有冷暖色彩對比關係,也有反差強弱光線,近處的山體與遠處山體反差明顯,會在視覺上形成距離感,讓照片很有層次。
如果以正常曝光拍攝或後期調整曝光,降低反差後,山體之間的距離感明顯減弱,層次表現不強。在上面提到明暗構圖可以增強情緒表現,下面這張照片在降低明暗反差以後,高與險的情緒表現被大大的削弱。
攝影是光的藝術,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照明下所表現的狀態是不一樣,一般會在逆光或側逆光時運用明暗對畫面布局,合理的利用明暗對比法讓畫面表現出明暗相間的效果,會讓照片看起來更有層次感,利於主體的情緒表現和氛圍的渲染。
因此,攝影新手今後在拍攝作品時不一定要保證高光或暗部細節都能全部清晰的呈現,有時候可以為了主體部分犧牲邊緣元素的表現,只要「明」的部分可以表現內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