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上半年的四六級成績正式公布了,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卡線的同學,甚至還有同學連續兩次英語四級考試得了424分,這內心肯定是無法言表的,恐怕連續「吃雞」10次也不能撫平這內心的創傷。雖然教育部官方一再強調四六級考試是不設置及格線的,但是在考試大綱中卻明確指出達到了425分就表明你語言能力達到教學要求,於是「425」便成了各大企事業單位招聘之中對於英語能力的基本要求線。你要說考400分和考600分的英語能力有差異,但是424和426的英語能力誰的真實水平高還真是不好說。
在我們的工作之中,大多數人的工作基本用不到多麼高深的英語知識,日常能需求的英語通過計算機完全可以解決,並不會耽誤工作。那麼為什麼許多單位招聘時還要求四六級成績超過425呢?
除了一些科研類單位或者接觸國外業務的單位之外,大多數單位在招聘時要求英語四六級425分的本意並不是真的要考核你的英語能力,更多的還是看重你的學習能力。英語六級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英語四級對於一個大學本科四年好好學習的同學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門檻,何況大學期間考四級的機會至少有五六次,一般國內的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都通過了四級考試,而全國未通過的學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大學。
其實這個要求英語水平和要求畢業院校為211或者985是同樣的道理,人人都知道普通大學也有特別突出的優秀人才,名牌大學也有浪蕩四年勉強混到畢業的廢柴,但是每年高校畢業生這麼多,用人單位不可能也根本沒有空去仔細考核你的真才實幹,尤其是許多工作必須通過長期考核才能知道孰優孰劣。所以單位採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來進行簡歷篩選,因為普遍地來說名牌大學畢業生比普通大學畢業生整體水平要高,而通過四六級考試的同學比未通過的要表現好,起碼這些學生在學校為了英語曾經努力過。
優秀的人更容易繼續優秀,所以單位在招聘時會附加一些額外的福利,學生幹部優先,黨員、科研經歷,優秀成果等都是加分項。比如一些省份的選調生報考條件之中就將這些直接納入硬性要求,有的是滿足其一就可,某些省份或者要求更多。曾經火爆的計算機等級考試如今已經含金量大大降低,其實沒有必要去為了考而考,目前大學期間最先拿下的就是四六級,如果這個都沒有通過,那麼在就業時的優勢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