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英語是All Saints Day。萬聖節在被我們音譯過來前被叫做萬聖夜,但是說萬聖節的人多了,自然也成了萬聖節。萬聖節的由來的版本很多,有人說是祭奠先祖,又有人說驅除故去的亡靈,還有人說是讚美秋天的節日。不管怎麼說,萬聖節是西方最具有特色的節日之一,「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有沒有喚起你讀書時候的回憶呢?
萬聖節簡直是西方的化妝舞會,南瓜燈是萬聖節的特色之一。
關於南瓜燈還有一段有小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愛爾蘭。有一名叫JACK的年輕人,平時喜歡喝酒、惡作劇。據說在萬聖節那天晚上,JACK害怕下地獄,於是設圈套將魔鬼吊在樹上,他要求魔鬼不能讓他下地獄,魔鬼答應後,才把他放下來。JACK死後,既上不了天堂,又下不了地獄,只能重返人間。魔鬼給了JACK一塊炭火,JACK將炭火放在南瓜中,製作了第一個南瓜燈,也被人稱作「JACK的南瓜燈」。在他拿著南瓜燈重返愛爾蘭,竟然迷路了,所以他只能提著南瓜燈四處飄蕩。
萬聖節上人們裝扮成各種形形色色的怪獸,諸如吸血鬼、科學怪人、狼人、骷髏以及喪屍。據說,故去的亡靈在這一天還魂,他們需要尋找活人並且奪取他們的身體就能重獲新生。人們假扮成各種怪物嚇走這些亡魂,後來漸漸演變成人們假扮鬼怪的節日。
德古拉男爵是最受歡迎的扮演角色之一,德古拉是吸血鬼最經典的代表。傳聞吸血鬼是超自然生物,他們通過飲用其它生物的血液能夠長生不死,吸血鬼最喜歡的還是人類的血液。他們也有特殊癖好,有的喜歡處女的血液,有的喜歡浪蕩女性的,有的喜歡強壯男性的血液。飲食血液不僅能夠永駐青春,還能增強力量。
早期吸血鬼的傳說流傳於巴爾幹半島與東歐斯拉夫一帶,他們早期的形象並非吸食人血,更像是食屍鬼般從墓地中啃食屍體。吸血鬼中的吸血鬼有等級之分,年紀越大的吸血鬼擁有越大的權力,他們等級制度森嚴。年齡越大的吸血鬼,他們的力量也是越強的。德古拉伯爵是這一吸血鬼角色,改變了人們對吸血鬼的看法。如果說狼人是壯漢,那麼吸血鬼德古拉男爵則是優雅、高貴而又冷酷的貴族。
狼人可以說是吸血鬼的宿敵,西方神話中有不少吸血鬼和狼人相愛相殺的故事。如果說吸血鬼是一名披著紳士風度的暗殺者的話,狼人更像是衝鋒陷陣的戰士。
據說狼人和吸血鬼來自一條血脈,兩個人因為基因突變,一位進化成了吸血鬼始祖,另一位則進化成了狼人的始祖。狼人變身後身材高達,體格健壯,喜歡獵殺動物以及人類。月圓之夜的狼人力量達到頂峰,可以瞬間秒殺任何吸血鬼。狼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的狼人,這種狼人可以隨意變身成狼人或者切換至人類形態,這種狼人雖然能力較後天狼人更強,但是更通人性,不會濫殺無辜;還有一種就是後天的狼人,這種狼人一般是收到了詛咒或者是被狼人襲擊後倖存下來的人變異而成,他們不受自身控制,嗜血成性,獵殺成為他們一輩子的目標,成為了「屠夫」般的存在。
幽魂應該是萬聖節最容易扮演的角色,只要穿上白色的衣服。幽靈在中國一般是叫鬼魂,幽靈更像一種空虛的表現,沒有具體的實體,如同幻影一般的存在。當然啦,幽靈的傳說在各個世界各有千秋,萬聖節自然也少不了它的出現。
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想必也是萬聖節比較受歡迎的角色之一。其實弗蘭肯斯坦並非科學怪人的真名,而是製作他的科學家的名字。因為科學怪人是用屍體的各個部分拼接而成的巨人,所以他並沒有名字,人們才用製造他的科學家的名字命名。
眾所周知,科學怪人害怕火,為什麼呢?先說說科學怪人的悲慘遭遇,他是被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用各種死屍的肢體拼接而成。當弗蘭肯斯坦看到科學怪人睜開眼睛的瞬間被嚇壞了,他拋棄了他製造的怪物。科學怪人只能躲進森林靠採集野果,捕捉魚充飢,他漸漸的學會了人類的語言,他渴望愛情,希望弗蘭肯斯坦能夠製造出一名女性的科學怪人作為伴侶。弗蘭肯斯坦出爾反爾,科學怪人惱羞成怒殺了科學家弗蘭肯斯坦,接著點火自焚。這也是為什麼科學怪人害怕火的原因了。
總之,如今的萬聖節更像是西方文化解壓的一種方式,人們願意選擇喬裝成鬼怪,參與這項活動釋放自身壓力。原創不易,隨手關注、點讚。歡迎評論,謝謝各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