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家長心得:孩子好好學習,需要父母好好上心

2020-08-28 日更達人

我是高考生家長,也是一位美術生家長,既經歷了山東的高考改革,也經歷了疫情下藝考的反覆調整。我覺得有必要談談自己陪伴孩子走過來的一些心得體會,供初高中生家長借鑑。



01 父母必須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高一入學時,學校組織了幾次考試,很多同學因為成績不理想,被家長當面訓斥、電話裡責罵,有些孩子整日頹廢消極,眾多女生以淚洗面。更有甚者,一個女孩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發生了自殘行為,好在發現及時,後來轉了學。


高中三年期間,我經常聽說一些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下滑對孩子百般要求與呵斥,有的學生在高壓下奮起直追;有的直接放棄努力,我行我素。


就在這期間,我也接到了市內外幾個初中生家長、高中生家長的諮詢,反應了各種厭學、行為異常的情況:


有個孩子初二就休學了,平日裡躲在自己房間,拒絕見媽媽。媽媽每天把飯菜放在桌子上離開餐廳,孩子才肯出來吃飯。


通過諮詢得知,媽媽是名牌大學畢業,對孩子要求極高。孩子達不到媽媽的要求就被訓斥,孩子無力抵抗父母的高壓,最終選擇了休學。


有個孩子初二輟學,家長說孩子怕見老師和同學。還有幾個孩子得了抑鬱症,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嚴重的已經發生自殘行為。


出現問題的孩子都是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沒有得到父母的接納、理解、關注、關心,父母用自以為對的方法教育孩子,始終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於是孩子就把心門緊鎖,一個人躲在自己的世界不願意出來。


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當成績與健康同時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必須有底線思維,暫時放低對學習成績的要求,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積極幫助孩子恢復身心健康。


我女兒總跟我說:「學生的焦慮和壓力來源父母的焦慮和擔心。」所以,給父母幾點建議:


1、學習和了解一些初中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進而預知和理解孩子在初高中可能發生或遇到的學習困難、發展問題;並學習接納孩子和問題,及時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困難,一起探討解決之道。


2、父母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不能讓孩子肩負實現自己理想、光宗耀祖的壓力。父母減少攀比心,用平和的心態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學習永遠是孩子的學習,高考永遠是孩子的高考,父母只是協助和陪伴。


3、父母學習一些情緒調整的技巧、溝通技能,以便更好地與孩子溝通交流,不做裁判,做夥伴;陪伴孩子度過人生當中最重要的階段。父母的技能不僅可以有效陪伴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複製到孩子身上。


有的學生情緒極其不穩定,遇事就急躁,喜歡發火,容易言行過激,因為他的父母當中有一方脾氣暴躁、解決問題靠吵架來實現的;或者父母日常在家中就是以吵架作為溝通方式的。


孩子的行為方式折射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教科書。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4、父母一定要認識一個真相:沒有不上進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希望成為更好,也能成為更好!關鍵在於父母要選擇信任孩子,並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被信任;通過信任為孩子賦能。


5、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的有效方式不是指責、批評、高目標、嚴要求,而是真心地欣賞孩子。無論孩子的成績如何,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及時讚美他努力的行為,讓孩子感受到被看見、被欣賞、被接納、被關注,進而產生成就感,提示自尊水平。自尊水平高的孩子,都會自主自發地學習。


6、初高中階段父母最該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因為初二、高二成績分化特別明顯,也特別嚴重,父母首先要學會並做到理性、平和、從容、淡定。


父母穩定,孩子就會穩定。在雙方都穩定前提下,引導孩子分析現狀,樹立目標,進而找到彌補差距的方法。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樂觀面對挫折、失敗,進而努力學習。


7、孩子出現了嚴重的身心問題,一定及時就醫或求助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父母要提升對心理諮詢的重視程度,而且不要以為一次諮詢就能解決問題。想想孩子的問題是一天形成的嗎?治療感冒至少也要吃藥7天,所以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要遵循時間、過程、療程的原則。



02 父母對孩子要學會因材施教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優勢、特長、喜好、興趣,經常和孩子聊天,發現他學習中的難點,引導孩子揚長避短,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發展途徑。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搞科研,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做醫生……行行出狀元,祖國各行各業都需要優秀人才。


父母的格局要大,眼光要獨到,能發現孩子身上的亮點,就能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


木桶理論:把長板加長,而不是補短板,保證短板不再短即可。


女兒所在的高中,有一個學長,2019年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高考前她的文化課成績只有240分。當她取得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專業證書以後,努力學習,最終高考成績420分!


另一個學長原本是普通文化生,偶然的機會知道了學校有美術班,就由普通文化生轉為了美術生,零基礎開始,每天苦學到深夜,畫室裡永遠都是他最後一個離開,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名牌大學!


人人皆有所長,人人皆渴望成長!孩子們的學習潛力無極限,關鍵在於如何激發和調動。


分享一下我女兒的經歷:女兒初中考入的是市重點,入學成績全班第8名。初二時,成績下滑到20多名。家長和孩子都經歷了情緒低谷時期。但是,我們很快調整了心態,也調整了策略。


我們跟孩子多次溝通,最後決定發揮孩子的特長:畫畫。她從幼兒園時就喜歡畫畫,一直堅持學畫。她也願意今後從事跟畫畫相關的職業,於是我們決定讓孩子走美術生之路。


初二暑假,我們就帶她去北京找專業老師學畫。老師說她有天賦,只要努力,成績應該很好。孩子就此有了信心,雖然初三文化課成績一直不理想,但是孩子內心篤定:一定要考上市重點高中。


中考前夕,孩子也特別穩定,到地方畫室集訓了7天,最後考取了市重點高中的美術A證,全市只發25張A證,她就考了一張!憑藉美術A證,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


所以,無論中考還是高考,不一定單純依靠高分,好成績,你的優勢和特長一樣助力你上心儀的高中或大學!

當然,美術生的道路也是非常辛苦的,選擇之前也要做好調研。我在之前的《藝考生家長建議:藝考非捷徑,不能吃苦者慎選》中有詳細介紹。這裡給父母幾點建議:


1、每個孩子都是金子,父母要學會淘金術


2、孩子成績好,父母要保護好孩子的學習熱情,同時放手孩子的學習,相信孩子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成績負責。不用總盯著孩子失去的分數,要用孩子得到的分數引導孩子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習上的得失,並學會總結經驗。


3、成績不好的孩子,父母要格外用心、上心,真誠地肯定孩子的付出,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引導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高考路徑,比如通過體育生、音樂生、美術生、舞蹈、表演等多種途徑參加高考。


尊重孩子的個性化選擇,給足精神、物質、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只要是孩子自己選擇的道路,他們都會認真負責的。


這個過程,需要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記住一句話:方向永遠優於速度!



03 父母儘早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和目標思維


哈佛大學25年研究顯示,27%的人沒有人生目標,他們往往生活在社會最底層,60%的人有模糊的人生目標,他們往往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10%的人有清晰短期的目標,他們生活在社會的中高層,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人生目標,他們就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也是掌握社會大部分財富的人群。


所以,父母要儘早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目標,用目標驅動孩子努力學習。


山東新高考採取了3+3模式。高一開始,不再文理分科,所有學生學習9科課程。高二時,學生們進行6選3分科學習。每個學生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當中選擇3科。


高考時,語數英採用全國卷,同步於全國高考。然後增加2天高考時間,考6選3科目。你選擇什麼,就考什麼。


選科時、高考志願填報時,家長和學生都很糾結,到底怎麼選擇?其實,這就是缺乏目標意識的結果。


如果家長能引導孩子逐步樹立清晰而長遠的目標,知道今後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從事什麼行業,在選科時、報志願時,就會目標明確,方便選擇。


「以終為始」應該作為我們人生的原則之一。當我們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學習就有了方向和動力,孩子自然會有持久的學習熱情;面對學習困難時,也會有勇氣去克服。


學習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有了目標意識的人,就會有目標思維,就會把問題當成機會,為了實現目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相信一個有目標、有理想的孩子一定也會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因為,目標給了他學習的意義,給了他成長的助力。這樣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對於學習的專注度更高,出現不良問題的概率也會少。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是慢慢摸索,慢慢學習,慢慢改變。期間也遇到了各種成長中的煩惱,但是我始終堅信,孩子自有他們自己的成長規律和節奏,我只要做到足夠的耐心、信任、支持,並不斷通過孩子來學習,就一定會遇見一個更好的孩子。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父母學習、成長的過程;孩子們也在期待遇見更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自己學習不好,卻希望有一個學習好的孩子;自己沒讀好書,卻希望孩子能夠考上研究生。所以馬雲提出,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這是一個振聾發聵的提問,每個孩子的家長,尤其是經常批評自家孩子不好好學習的家長,都應該捫心自問:上學的時候,自己好好學習了嗎?工作的時候,自己努力學習了嗎?責怪孩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自己在幹什麼?別說初中高中,就是小學課本上的那些知識,你都都懂嗎?
  • 孩子總說從明天開始好好學習,但是第二天扭頭就忘,怎麼破?
    孩子不好好學習往往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然而,讓人更頭疼的是睡前表決心,睡醒就忘記。 語文單元測試的成績出來了,樂樂考了59分。老師要求同學們把自己的成績單拿回家給父母看,並且要籤字。 從進門媽媽就發現,放學回家樂樂一直悶悶不樂。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這句調侃的話聽起來像開玩笑,裡面其實蘊含著家庭教育的真諦。近日,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採訪了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門診主任趙松濤,他表示好的父母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長,不斷學習,才可以跟得上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
  • 「美人日記」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NO.624
    無為而治 2021.1.14-1.15  這個題目好親切,我建了一個群,群裡都是我的妹妹們,孩子都比較小,因為她們經常和我討論教孩子的事兒,所以才建了這個小群,也就十來個人,忘記群起初叫什麼名字了,後來改成「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這個名字,基本和咱們這次的日記題目一樣。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千萬不要自我沉浸在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的幻想中因為教育從來就不只是學校的事好家長的作用遠遠大於好老師開學第一天時,馬雲再爆金句「家長好好學習 孩子才會天天向上」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身為父母,總想給孩子幸福的人生,但實際上,幸福不是人生中沒有問題,而是知道如何應對問題。對孩子說一百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家長好好學習,用自己的親身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效果槓槓的。
  • 灞橋區「家文化」家長論壇 給家長手把手支招!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作為家長,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去學校什麼都挺好的,但一回到家學習拖沓,不好好吃飯,做事情不能專注……校門內外,是什麼讓他們判若兩人?現今社會主張肯定孩子,不能一味批評打壓,而誇讚孩子僅僅是豎起大拇指對他說「孩子你很棒!」這麼簡單嗎?表而不揚是怎麼讓我們的孩子們變得越來越敏感、脆弱和不耐煩?
  • 馬雲開學演講: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一般開學第一課都是給孩子們上的,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開學第一課,我準備好好『修理修理』家長。」,孩子天天向上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所以如果要讓孩子們好好學習,首先必須提升自己。雲谷有一句話我很欣賞,叫「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 馬雲開學演講: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一般開學第一課都是給孩子們上的,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開學第一課,我準備好好『修理修理』家長。」1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
  • 家長必看:你家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習,你是怎樣理解的?
    老師對家長說:「你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學習」,很多家長認為自家的孩子就是不好學,只要努力一番可能就會變得非常優秀,不知道各位家長有多少人是這樣的想法呢?想必有很多人,其實老師一般這樣說,只是找到不到孩子的優點了,其實句話讓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存在一些誤區,當老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 馬雲給家長的開學第一課: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一般開學第一課都是給孩子們上的,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開學第一課,我準備好好『修理修理』家長。」1.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
  • 馬雲開學第一課: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但他覺得今天的第一天是給我們家長的。首先,得做好一位家長,才能很好引導孩子成為一個不錯的人。因為孩子在18歲之前,孩子的命運都是父母決定的。01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在現在,我們的國家還是以學歷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為輔的教育體系,但市場上又出現很多以素質教育的為主的學校,自己作為一名家長,確實很焦慮,如何選擇才是對孩子好的呢?
  • 你以為的督促孩子好好學習?實則害慘了孩子
    考試,作為一個學生的必經之路,它的本意是能有效檢驗出你的學習成果,亦能檢驗出你的不足之處,從而督促我們好好學習。但是,到了今天卻變了味。就當下來說,越來越多的家長對考試越來越看重,把考試當做孩子是否學習的標準,並許諾給孩子各種獎勵,只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一無所知,只能通過成績來查看,並且以此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殊不知,這才是害了孩子。出於對父母承諾獎勵的渴望,或是對父母的懼怕,他們選擇了作弊。
  • 想要孩子好好寫作業,只是需要家長更多的耐心
    「孩子的作業,不嘮叨就不寫,有的時候嘮叨了也不寫。」和兒子同學的家長們聊天,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那些因為寫作業的問題而被家長用衣架打過的孩子,更是數不勝數。為什麼寫作業就這麼難呢?為什麼想要孩子好好讀個書就這麼難呢?
  • 馬雲言: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父母對孩子是尊重而非幹預
    馬雲在演講中說:開學第一課應該給家長上,因為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父母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多角度為孩子制定「完美計劃」,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面向未來的眼光。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有這樣一句話: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怎麼辦?頭痛家長看過來
    對於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情況,會成為大多數家庭的普遍現象,究其原因,裡面不光是有著孩子不愛學習,沒有建立起良好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因素,另外也和做父母的並沒有很好地引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01、找出孩子不好好學習的主要原因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是他的主要任務,另外就是也需要孩子了解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在旁邊協助他建立起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但是最終學習是需要他自己去努力的。
  • 一個小家務的總結: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最近,一個小家務,又讓我學習到了。家長,才是真正要學習的人。孩子真的是家長的一面鏡子。跟孩子相處久了,能讓我看清自己的不足。當然,能學到很多東西,積累很多經驗。通過每件小事,反觀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適,進而讓自己得到更好的進步和提升,做個智慧的家長,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 親子教育書(2)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這個觀念提出來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但能做到的還是少數。有一幅漫畫,家長在監督孩子學習,孩子的內心獨白:要是拿出逼我的勁逼自己,我早成富二代了。這是多少孩子的心聲啊,而且確實很有道理。 當然,家長努力,不僅僅為了讓孩子成為富二代,而是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 馬雲開講家長第一課: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開學第一課,我準備好好『修理修理』家長。」所以我自己這麼覺得,大家如果要讓孩子們好好學習,首先必須提升自己。雲谷有一句話我很欣賞,叫「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這三年以來,外界對雲谷各種各樣的情緒、看法都有。我相信未來類似的情緒、看法、質疑、挑戰也不會少。
  • 大人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
    一個個慘痛的教訓再次提醒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育,而是陪伴他成長。絕大多數家庭是溫馨健全的,而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我們的父母也都愛孩子,所以關於家庭教育,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是問題,因為虎毒不食子,爸爸媽媽肯定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說的是,有很多實例告訴我們,家庭健全不等於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社會的問題都可歸結於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歸結於哪兒呢?歸結於人的早年。
  • 馬雲開學演講: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丨關注
    「一般開學第一課都是給孩子們上的,我認為我們的開學第一課要給家長們上。」「開學第一課,我準備好好『修理修理』家長。」1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在家裡管教育,我認為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因為能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