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伴隨著「寬帶中國」專項行動的有序開展,我國固定寬帶的接入速率以及普及程度逐年提高。據工信部微博上「2015年十件大事」系列文章裡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5年11月底,全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已達19.4Mbps,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更是高達22Mbps。
相比我國固定寬帶接入速率的逐步提升,這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更加迅猛,家庭用戶對於WiFi網絡的需求也是與日劇增。為此,無線技術在近幾年不斷升級換代,從11n到11ac Wave1,再到支持MU-MIMO技術的11ac Wave2,家用無線路由器的無線傳輸速率也從最初的主流300M,一躍提升至1000Mbps以上,甚至達到了5300Mbps。
必須要選11ac無線設備嗎?
現在問題來了,按照目前我國固定寬帶的接入速率水平來看,300Mbps無線路由器的性能都足矣將其「秒殺」,但放眼當前整個家用無線路由器市場,這類無線路由器已經越來越「少見」,無論是設備廠商,還是銷售渠道,都在大力推廣11ac無線路由器,那麼他們是否在「忽悠」消費者呢?借本次3.15之機,我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一話題!
1、WiFi的衰減問題
我們知道,WiFi在傳輸過程中極易受到幹擾,導致無線性能降低。以符合11n標準的300M無線路由器為例,在一米無阻隔情況下,其單線程實測無線傳輸速率可達60Mbps以上,但如果將距離拉大到5米以上,並加上一堵牆的阻隔,其單線程實測無線傳輸速率就會降至20-30Mbps區間,如果用戶家中的無線使用環境更加複雜,那麼實際應用中的無線傳輸速率將達不到20Mbps,即跑不滿家中寬帶的帶寬。
無線性能隨距離增加衰減
相比之下,符合11ac標準的無線路由器,主流無線傳輸速率高達1300Mbps,雖然其工作在5GHz頻段導致「穿牆」能力不及工作在2.4GHz頻段的11n無線路由器,但由於基礎的傳輸速率足夠高,即使衰減的更快,實際應用中的無線傳輸速率也遠高於11n無線路由器,即可以真正跑滿家中寬帶的帶寬。
2、擁擠的2.4GHz頻段
剛剛已經提到,11ac無線路由器工作在5GHz頻段,其本身的穿牆能力弱於11n無線路由器,但這也換來了新的優勢,即擁有無線傳輸的「高速公路」。要知道,作為公共的無線傳輸頻段,2.4GHz頻段不僅被無線路由器佔用,還會被無繩電話、藍牙滑鼠、藍牙耳機等設備佔用,這就導致了2.4GHz頻段變的相當擁擠。在實際使用中,如果這些設備同時開啟,11n無線路由器的性能將會大受影響(根據實測,無線性能衰減可達20%-50%),更加跑不滿家中寬帶的帶寬了。
5GHz頻段「高速公路」
而5GHz頻段就像是專為11ac無線路由器產品打造的「高速公路」,沒有其它產品的搶佔、擁擠,實際使用中的無線性能、無線體驗自然更加出色。
3、速率性價比的問題
11ac速度優勢明顯
目前11n無線路由器的市場售價大約在百元左右(有些品牌的產品可低至70元左右);而主流11ac無線路由器(AC1200類產品)也通常只需100多元,價格差距並不明顯。但對比兩者的理論無線傳輸速率,幾乎是3倍的差距。也就是說,11ac無線路由器的速率性價比更高!
4、移動終端適配的問題
如今支持11ac標準的智能終端已經越來越多,從筆記本,到平板電腦,再到手機,甚至是智能穿戴設備等等,此時如果再選擇11n無線路由器,似乎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支持11ac的終端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相信不少用戶都有這樣的實際體驗,如果身邊的無線路由器或無線熱點是支持5GHz頻段(即11ac)的,實際應用體驗明顯比接入11n無線路由器後要好得多,這背後正是11ac無線路由器在性能和
5、構建家庭分享中心
如今的11ac無線路由器大都配備了USB接口,用戶即可通過該接口連接印表機,滿足全家無線列印的需求。而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通過該接口外接移動存儲設備(移動硬碟等),那麼無線路由器就將變成用戶家中的數據分享中心。
構建家庭分享中心
當然,作為數據分享中心,首先就要具備超高的性能,否則在線看照片還可以,但如果想直接通過無線網絡觀看外接存儲設備中的視頻內容,顯然11n的無線性能是不夠的,只有11ac無線路由器才行!
6、為移動終端省電
選擇11ac無線路由器讓移動終端更省電
要知道,如今移動終端的續航能力依然不能令人滿意,而11ac無線路由器的無線傳輸速率是11n無線路由器的數倍,效率更高,當然可以更好地節省移動終端的電量。
11ac Wave2無線路由帶來更好的未來
前文已經提到,無線技術快速發展,從11n到11ac Wave1,再到支持MU-MIMO技術的11ac Wave2,那麼其中的MU-MIMO技術又是什麼呢?
其實MU-MIMO一詞與802.11n時代的「MIMO」一詞頗有淵源。MIMO,即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輸入多輸出)的縮寫,MIMO技術可簡單理解為將網絡資源進行多重切割,然後經過多重天線進行同步傳送。其帶來的好處是增加單一設備的數據傳輸速度,同時不用額外佔用頻譜範圍;此外,其還能增加無線訊號接收距離。可以說,從11g時代54Mbps的傳輸速率,到11n時代的300Mbps,甚至是600Mbps的傳輸速率,MIMO技術功不可沒。
但MIMO(也稱SU-MIMO,即單用戶多輸入多輸出)也有自己的缺陷——會產生MIMO間隙。簡單來說就是目前我們熟悉的無線路由/AP大都有3-4根天線,但WiFi終端通常只有1-2根天線。而採用MIMO技術的無線路由/AP同一時間只能與1個WiFi終端建立連接和通訊,因此WiFi終端很難全部佔用所有傳輸信道,即無法佔滿無線路由/AP的全部容量,這種差異就被稱為MIMO間隙。
MU-MIMO技術
而進入802.11ac 2.0時代(即Wave2標準,引入了MU-MIMO技術),MIMO間隙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因為MU-MIMO技術可在同一時間讓一臺無線路由/AP同時將數據發送至多個客戶端(需要強調的是,WiFi終端必須也要支持MU-MIMO技術),即同時為每一個客戶端建立一個獨立的「空間流」。
舉例來說,目前支持4*4(每一條流的理論傳輸速率為433Mbps)11ac 2.0標準的無線路由/AP的整體理論傳輸速率可達1.73Gbps,當它與不支持MU-MIMO技術的1*1(1天線)WiFi終端連接和傳輸時,最高理論傳輸速率僅為433Mbps,同一時間其餘的1.3Gbps的容量都被閒置;而如果無線路由/AP和客戶端均支持MU-MIMO技術,那麼這臺路由器就可在同一時間最多與4個客戶端進行連接和傳輸,這樣AP的總容量就被充分的利用了。
那麼該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如何呢?經過ZOL的實測(看詳細評測請點擊這裡>>),當三個支持MU-MIMO技術的移動終端同時接入支持MU-MIMO技術的無線路由器時,手機端的傳輸速率最高可以達到220Mbps左右;而當三個支持MU-MIMO技術的移動終端同時接入僅支持MIMO技術的高端無線路由器時,手機端的最高傳輸速率為66Mbps左右,僅是MU-MIMO模式下的三分之一,差距可以說是相當的明顯!
選11ac無線路由器,沒錯的!
綜上所述,如今11ac無線路由器早已全面超越11n無線路由器,同時隨著市場佔有率的增高,11ac無線路由器的價格也將持續下滑,屆時,11n無線路由器僅存的價格優勢也將消失殆盡。所以如果你正在挑選一款家用無線路由器,那麼11ac無線路由器將是必然選擇,其中200元以下的AC1200產品尤為適合普通家庭用戶,而對於高端玩家來說,11ac Wave2無線路由器絕對是一步到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