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充滿時尚元素的摩登城市,很多人都會趁著節假日的時候去看一看大都市的繁華。比如一些著名的景點,如外灘、南京路更是遊人如織,比肩繼踵。其實上海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城市中也分布著許多千年古鎮,具有著典型江南水鄉的風格,那裡相比而言遊客較少,不妨抽時間去看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處古鎮,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高橋古鎮,就在外高橋保稅區北站附近,周圍是高樓林立。
在上海的古鎮中,高橋也算是一個重點,但是似乎名氣不很響。古鎮位於浦東東北角,緊鄰長江出海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出過杜月笙這樣的名人。古鎮被周邊的化工區、物流區、自貿區所包圍,所以不仔細尋找,一般很難發現。
老街已經開發運營有多年的時間,部分老宅也得到了修繕,這裡集中了上海浦東超過三分之一的名勝古蹟、名宅故居,特別是民國時期的居多。更讓人意外的是有許多老宅現在依然在使用中,有了居民生活其中,才使得古鎮那麼的真實。
高橋本地最大的特色就是絨繡,所以高橋絨繡館是必須要去的。黃氏民宅,現為「高橋絨繡館」,陳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絨繡作品。據說上海絨繡的根就在高橋,已有數百年歷史。精美的絨繡真的是大開眼界長知識啊,如果不說遊客都會認為是畫出來的。
還有三峽石圖藝術館可以逛一下,石圖就是有圖文的石頭,就是我們在河灘經常看見的鵝卵石,只不過這裡收集的都比較有特色。石圖是自然天成的,以其嬌小嬌小精緻、清新秀麗而聞名。這裡也是數量最多的自配古詩詞石圖最多的展館,擁有大世界基尼斯世界之最的稱號。
老街中有許多深深的庭院,百年的老宅。鍾家祠堂,敬業堂,仰賢堂,慶譽堂,凌氏民宅、黃氏民宅等,一批歷史建築靠著高橋的「泥刀」,以「修舊如舊」的面貌展現出來。那精細雕刻的門廊、欄杆和落地長窗,還有哪些有關歷史傳統故事的木刻浮雕。在這裡可以感受到老式洋房的質感,紅木家具,布局結構,房間主人的身份以及房間內的擺設。走到石板路的老街,來一盒新鮮出爐的豆沙鬆餅,邊吃邊走,流連忘返。
但因為開發,古鎮也失去了許多,原本老街小店裡充斥著高橋本地話語,曾經高橋最大的三聯商場,百年歷史曾開店到淮海路的「正興」高橋鬆餅,都已經漸漸的衰敗或失去。如今的高橋正在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緊跟上海浦東新區高速的經濟發展,但決不能降低對文物保護及歷史文化傳承的力度和要求。努力建設新高橋切不可急功近利,破壞這些歷史文化遺蹟。也期望高橋會越來越好,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吧!不知大家有沒有去過高橋古鎮,對於這個古鎮都有哪些要說的,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