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之後就要開始刷牙了。起先還能用手指牙刷搗一搗,等到10顆12顆牙的時候可不得不上牙刷了,為啥?咬的痛啊!
可是,跟朋友聊天才發現,挺多寶寶不喜歡刷牙的。
啊咧?還有這麼回事?我家可是一拿到牙刷就嫻熟的自己刷牙了呢!每次刷牙都還挺開心的!
跟寶媽朋友們細聊了幾句,又對比了自家寶寶的經歷,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做對了這幾點。
一/讓寶寶看大人刷牙,減少陌生感
早在寶寶刷牙的前幾個月,我就當著寶寶的面刷牙過,看著寶寶好奇的盯著我刷牙的動作,我還特意一邊刷牙一邊發出「滋滋滋」的聲音逗他,寶寶樂的哈哈大笑。鑑於寶寶太想玩,刷牙完畢之後我便把我的電動牙刷給寶寶自己玩耍,當然,要看著,防止他塞進嘴巴……
二/相關動畫片效應,引導模仿作用
到了某個階段,你會發現娃開始喜歡看電視了(電視一般建議一歲之後再慢慢給孩子看哈),而且有明顯的喜惡,具體的表現是放其他的,他根本當電視不存在,而當放了他喜歡的節目,哇塞,老老實實坐凳子上看,老老實實聽你的話親你一口,老老實實……
反正很乖就是了!
一般質量不錯的兒歌集合會覆蓋很多方面,生活習慣啊/小常識啊之類都有,刷牙歌肯定是有的。
我家寶寶特別愛看的系列是《貝樂虎兒歌》一聽到我說要放這個就可聽話了。這裡邊就有刷牙歌。
準備讓娃用牙刷的那段時間,每逢放到刷牙歌的時候,我都會把早就準備好的他的牙刷給他,指著電視裡他喜歡的貝樂虎刷牙的模樣叫他模仿,必要的時候,我也會拿把牙刷跟他一起。
三/配音配樂,讓寶寶享受刷牙
在小寶寶的眼裡,沒有必須要做的任務,只有想做的遊戲!
你一臉嚴肅說:睡覺前必須要刷牙。他大概率不會理你。
但你用玩遊戲的輕鬆愉快說:喝好奶我們刷牙吧,滋滋滋!他肯定高興壞了,甚至會麻利的張羅著要去拿牙刷!
對,把刷牙這件事兒,遊戲化!玩啥不是玩呢~
對應的刷牙的時候我還會隨口謅歌:刷牙牙/刷牙牙/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刷呀刷呀刷呀刷/刷呀刷呀刷呀刷。
娃娃樂不可支,玩的開心的不得了!
嗯,唱的次數多了,把牙刷給娃他自己就左右上下的刷起來了,當然,鑑於人兒太小,只是做做樣子上下搗鼓了幾下,沒刷到什麼牙齒orz,等他玩夠了或者我手頭忙完了,我就一把抱住他代勞了!
其實不光刷牙,寶寶時常會對很多陌生事物保持警惕,甚至是恐懼。這時候就是父母發揮作用的時候了,父母先示範接觸給寶寶看,再引導寶寶自己接觸,甚至是帶著寶寶一起接觸,順利克服這個陌生過程。
別嫌煩,畢竟父母的作用之所以這麼大,是源於孩子對於父母無條件的信任和愛!別辜負了這份信任和愛!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