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爭「開門紅」大額存單玩升級 可按月領息3年期利率3.7%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郭欣欣
作為穩健型產品的爆款,大額存單受到不少市民的關注,而為了滿足不同需求的投資者,大額存單產品也悄然玩起升級。日前,記者從我市儲蓄市場了解到,部分銀行率先發行2018年首期個人大額存單,開年伊始年利率就達到了新高,最高可上浮42%。
除了慣打的「價格戰」,各家銀行還暗自在「特色」上較勁。推出了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大額存單轉讓、按月付息等功能多樣化的產品。
銀行攬儲競相出新招
近日,各大銀行相繼發布2018年首期個人大額存單,記者梳理發現,相比於往年,投資者可選擇的品種和範圍增加了不少。
就投資門檻看,最初所有產品均只能30萬元起步,目前已擴展到2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等各種起購金額;從開始的選擇不多的期限,到目前市面上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及5年等期限,幾乎覆蓋了短、中、長多個期限;從不支持轉讓和提前支取,到如今可轉讓且支持靠檔計息。
在支取方式上,大額存單市場又增加了新的做法,部分銀行一改到期付息的方式,推出了按月付息的新方式。中國銀行重慶分行相關人士介紹,目前該行最新發行的個人大額存單,2年C款和3年C款可以按月付息。其中,2年C的年化收益率為2.87%,3年C的年化收益率為3.7%,每月28日付息,到期歸還本金,投資者每月獲得的利息可用於再投資或其他用途。
不過,提前支取利息的利率相對較低。記者算了筆帳,若存入一筆C款大額存單310000元,按月付息的方式,每月28日領取956元的利息,3年後可領取本金和最後一個月的利息共310956元。若靠檔計息的D款,收益相對更多,2年期年化收益率2.94%,3年期年化收益率3.85%,可享受提前支取,採取全期限靠本期上一檔個人大額存單利率計息。
此外,也並非期限越長收益越高。比如,在華夏銀行新發行的個人大額存單,分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5年這9個品種,利率在同期定存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至42%不等,其中3個月、6個月、1年等中短期限品種利率頗有吸引力,最高可上浮42%。
二級市場存「短炒」風險
憑藉存款利率比普通存款高、期限選擇靈活多樣等優勢,大額存單產品逐漸成為銀行攬儲的新戰場。但由於投資門檻高、利率分化明顯,因此,普通儲戶大多對大額存單「不感冒」。但市面上仍有一批大額存單的穩定客戶群體。
「從現在買入的情況看,厭惡風險且持有大量短期資金的投資者較多。」一股份制銀行兩江新區支行的理財經理鄭佳告訴記者,她手頭上的個人客戶,都屬於高淨值類型。擁有富餘的資金,但年紀偏大,投資風格逐漸趨於保守。平時幾乎不碰基金、股票,只做定存和國債,現在也購買了一些大額存單。
為了增強流動性,目前大多數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支持提前支取,在提前支取轉讓的基礎上,部分銀行還為增添了轉讓功能。如在產品沒到期前,投資者可以聯繫下家一起到銀行辦理轉讓手續,轉讓價格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確定。
記者注意到,隨著放開二級市場流通轉讓,持有存單的投資者通過轉讓,可實現短期資金按長期存款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比如,投資者買入期限為3年的大額存單,持有1個月後賣出,其間的收益是按長期存款利率計算,投資者讓短線資金通過長線配置的方式,獲得了較高收益。銀行業人士指出,由於大額存單利率價格是隨行就市的,當市場利率波動較大時,投資者在「短炒」過程中可能會蒙受一定的損失。
■相關
關乎錢袋子
嚴查銀行業
8大類亂象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
記者 郭欣欣
重慶商報訊 銀行業市場亂象,今年將撞上監管重拳。1月16日,銀監會官網消息顯示,監管層面正式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對今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進行了部署。
《通知》明確提出了2018年重點整治8個方面22條:一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包括股東與股權、履職與考評、從業資質等三個方面。二是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違反信貸政策和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三是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包括違規開展同業業務、理財業務、表外業務、合作業務等四個要點。四是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主要是與金融消費者權益直接相關的不當銷售和不當收費。五是利益輸送,包括向股東輸送利益、向關係人員輸送利益。六是違法違規展業,包括未經審批設立機構並展業、違規開展存貸業務、違規開展票據業務、違規掩蓋或處置不良資產等四個要點。七是案件與操作風險,主要是列舉了一些案件高發多發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員工管理不到位、內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處不到到位。八是行業廉潔風險,包括業務經營和信息管理兩個方面。此外,還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