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難怪浣碧當眾逼婚允禮,你看皇帝要納浣碧時,甄嬛說了啥

2020-12-17 娛氏影視

導語:有句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過於為己就成了自私自利、冷漠無情。浣碧正是領悟了人性的自私和最基本的生存法則,所以才會鋌而走險為自己爭取權益。她曾在宮宴上當眾潑溼果郡王的衣裳,然後趁果郡王要去更衣之際拽出了果郡王身上的瓔珞。

此時的甄嬛才不得已才當眾認浣碧為義妹,然後為浣碧請求了入王府做側福晉的名分。

甄嬛此舉對於浣碧而言,純粹是「敬酒不吃吃罰酒」。若果能早為浣碧籌謀打算,又何至於讓浣碧冒這個險?

1、浣碧的苦衷

對浣碧來說,同樣是迫不得已,自己都是二十六歲的大齡剩女了,崔槿汐已經被皇帝賜婚給蘇培盛,也算有了著落,流朱已經死了,自然不需要婚配。而自己呢?像個不著墳的鬼一樣,年近三十了還沒有歸宿,如何能不焦慮憂心?雖然甄嬛曾許諾給她一個美好的未來,但到頭來也不過是個空頭支票而已。

自從回宮後,甄嬛就從來沒主動與浣碧探討過此事,問問浣碧的打算,有沒有意中人,如果有,自己極力成全,若沒有,那就由自己物色人選。

玉嬈一進宮,甄嬛就蓄意撮合她與允禧相識相見,為何浣碧的親事她就不能極力主動一點呢?歸根結底,不是親妹妹,所以,浣碧的親事從來就沒有真正地放在甄嬛心上。

即便到了「這步田地」,甄嬛依然未替浣碧認真考慮過婚姻大事。原著原文如下: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原文裡的人稱與人名換成電視劇中的人稱與人名了,基本情節不變。)

某日,甄嬛與皇帝在甄嬛的宮裡,偶然討論起選秀女的費用以及事宜來——

皇帝歪在榻上,隨手一指正把剝好的荔枝放進水晶盞的浣碧,道:「你若真這麼大方,朕今日就取了你最貼心的浣碧去,你說可好?」甄嬛似笑非笑斜斜看他一眼,「臣妾的陪嫁丫環只剩了浣碧一個,親如姐妹,皇上也要奪愛麼?」他道:「正因是你的親信,朕才不薄待她,就和你當年一樣,冊為貴人如何?就封為僖貴人如何?」

浣碧猛然一驚,手中端著的一個水晶盞兒「砰」一聲砸得粉碎,浣碧顧不得收拾,慌忙跪下道:「奴婢不敢!奴婢已是二十六歲的老女了,怎配服侍皇上,還請皇上饒過奴婢。」皇帝饒有趣味地直起身子,笑吟吟道:「這可奇了,尋常宮女有這樣大的榮寵早樂得拜佛去了。你倒推說自己年紀大了,年紀大又如何,其實二十六也不算很老。」

皇帝都說了,二十六歲不算"很老",言下之意也等於承認了二十六歲的女子「確實是有些老了」。

但奇怪的是,甄嬛竟好像從未意識到這一點,自從回宮後,她的重心都放在拉攏盟黨、為自己的前途未來鋪路搭橋上,再就是復仇。至於浣碧的個人問題,甄嬛貌似根本無暇考慮。

浣碧縮成一團,「砰砰」磕了幾個頭,聲如蚊細:「奴婢有罪,奴婢已經有心上人了。」

2、甄嬛被迫"厚待浣碧

甄嬛心中「咯噔」一下,忙要起身,皇帝按住甄嬛大笑道:「你有了心上人,是侍衛還是哪個宮裡的內監?或者是常來往的太醫?」浣碧滿面緋紅,半日不語,皇帝又問甄嬛,「你可知道?甄嬛忙道:「臣妾不知。」

直到浣碧說出自己有心上人了,甄嬛的心裡才"咯噔"一下,但卻不是為浣碧欣喜,而是自己的恐慌和驚懼,她害怕浣碧喜歡的人是果郡王。她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的。

皇帝含笑命她抬頭,道:「你說出來,朕成全你們一段姻緣就是。」浣碧窘得額頭也紅了,只搖頭不語。甄嬛笑道:「皇上就一味取笑吧。取了貞妹妹的赤芍還不夠,還來打臣妾浣碧的主意。打量著臣妾和貞妹妹一般賢惠麼?八抬大轎抬了浣碧做貴人去臣妾也不許,就做個名正言順當醋罈子好啦。浣碧臣妾要留著,哪日親自給她指婚才算完呢。」甄嬛拉起浣碧,「你且起來,不必理會皇上。」

甄嬛竟這麼稀裡糊塗地把皇帝繁衍過去,並且,隨之也把浣碧今日的話拋之腦後了。

浣碧都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按理說,事過之後,甄嬛應該積極地詢問浣碧:「你的心上人是誰?我之前倒忽略了你的終身大事。是姐姐的不對,明兒我就正兒八經地認你做義妹,至少讓你有了嫁入名門望族的資本。也不辜負你跟隨我吃苦一場。」

即便浣碧說出喜歡的人是果郡王,甄嬛也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主動跟浣碧攤牌說明情況,畢竟,強扭的瓜不甜,姐姐再為你另尋一個好的便是。然而,此事竟然又點到為止、不了了之了!

甄嬛根本不管浣碧青春不復,年華漸老。她比浣碧大不了三兩歲,孩子都有三個了,而浣碧卻連個婆家都沒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浣碧此時會怎麼想?

浣碧跟隨甄嬛受盡風霜苦楚,回宮之後,不該先回報浣碧的忠義之舉嗎?但自始至終,甄嬛都不提及此事。直到皇帝都開口要納浣碧了,甄嬛依舊是一句:"不必理會皇上」——就完事了。

浣碧豈能不寒心不憤怒?既然指望甄嬛已經無望,那就只能靠自己爭取了。因此才有了宮宴上的那一幕。

這回甄嬛再也不裝糊塗拖延了,趕忙認了浣碧做義妹,又為浣碧求姻緣。甄嬛還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呀——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相關焦點

  • 難怪果郡王不敢以浣碧為正妻,看甄嬛說了什麼話?
    導語:看到《甄嬛傳》中那個皇帝給允禮和浣碧賜婚的這個橋段時,不知大家有沒感覺怪怪的不舒服?果郡王瓔珞中的小像明明已經疑似甄嬛了,當浣碧主動站出來擋刀頂替時,果郡王不但不順坡下驢,還一臉的不情願——這是腦缺氧了嗎?甄嬛要為浣碧爭取做個正福晉,果郡王更是斬釘截鐵的拒絕了,這是不是在作死?
  • 甄嬛傳:怪不得皇上突然要納浣碧為妾侍,你瞧甄嬛宮裡多了誰?
    甄嬛傳:怪不得皇上突然要納浣碧為妾侍,你瞧甄嬛宮裡多了誰?古代皇帝妻妾成全很正常,只要是皇帝想多娶幾個老婆,那就如同喝水一般簡單,皇帝所看中的奴婢就如同野雞飛上了枝頭,成為了鳳凰一般,不過也有不情願的,就好比說浣碧。浣碧心系果郡王是除皇帝外大家都曉得的事情,但奇怪的是浣碧侍奉甄嬛多年,皇帝怎就突然看上她了呢?你瞧甄嬛宮裡多了誰?
  • 甄嬛傳:難怪摩格非要娶甄嬛,你看甄嬛對他老婆做了啥?
    劇情過半,甄嬛已出宮在甘露寺修行。此時,由於允禮的不懈堅持,甄嬛的心終於被撬動,接受了允禮。這天,允禮帶著甄嬛和浣碧出行, 觀賞山水景色。 正在他們行走途中,聽到林中傳來一陣陣痛苦的呻吟求救聲。循著聲音,他們看到了一位異域男子被毒蛇咬傷。
  • 甄嬛傳:難怪皇帝對蘇培盛深信不疑,甄嬛在宮外懷孕,看他說了啥?
    導語:甄嬛傳:難怪皇帝對蘇培盛深信不疑,甄嬛在宮外懷孕,看他說了啥?《甄嬛傳》是一部比較經典的宮鬥劇作品了,感覺好像看多少遍都不會膩的,而且劇中每個角色演員們拿捏的都非常好,還有劇中甄嬛與果郡王的感情也是挺讓人淚目的,明明很相愛的兩個人,偏偏因為身份緣故,永遠都走不到一起,好在他們之間還共同孕育了兩個小生命。
  • 甄嬛傳:為何浣碧一死,甄嬛就想辦法弄死皇帝?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甄嬛傳》中,作為甄嬛妹妹的浣碧在劇中的形象不算好也不算壞,有些人覺得浣碧對甄嬛不忠心。仁者見仁,再怎麼說浣碧也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並且姊妹二人從小就呆在一起,浣碧更是服侍甄嬛多年,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作為姐姐的甄嬛也是非常錢就照顧浣碧的。
  • 甄嬛勸浣碧不要做白日夢時,看她是怎麼說的?難怪浣碧會選擇退出
    在看《甄嬛傳》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甄嬛的三寸不爛之舌,她真的是憑著自己的這張嘴說服了很多人,先不說其他的,就把拿她勸服浣碧放棄果郡王這件事情來看,就知道她有多厲害了,連浣碧聽了她幾句後,都能退出,厲害。
  • 甄嬛傳:難怪甄嬛覺得皇帝無比噁心,你看回宮後皇帝對她幹了啥事
    甄嬛傳:如此厭惡皇上的甄嬛回宮後為何會懷孕?真相竟是因為果郡王甄嬛傳中大結局甄嬛和皇上最後對峙的場面讓網友看得膽戰心驚,畢竟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不過最後皇上還是對甄嬛低頭,甚至想讓她最終喊自己一聲四郎,以此來紀念當時曾經滿心滿意愛著自己的甄嬛,然而最終甄嬛也沒能滿足皇帝的願望。最終甄嬛也表明自己對於皇帝的態度,在回宮之後,每一天每一秒都覺得無比的噁心,可以說是將她對於皇帝的厭惡表達的淋漓極致。
  • 甄嬛傳:甄嬛最後跟瑾汐說的那句「我累了」,是什麼意思?
    甄嬛傳:甄嬛最後跟瑾汐說的那句「我累了」,是什麼意思?現在《甄嬛傳》的姊妹篇《如懿傳》已經播出完了,很多人評價《甄嬛傳》與《如懿傳》的區別,說前者講的是宮鬥,後者講的是人情,所以在故事的最後,甄嬛大獲全勝,如懿卻落得慘死冷宮的下場。
  • 甄嬛傳裡浣碧故意做戲,想要嫁給果郡王,甄嬛為何還幫她?
    《甄嬛傳》裡面,果郡王是全劇核心人物之一,他幾乎成了後宮女人心目中的偶像,人設也是典型的傑克蘇。雖然不是天子,沒有權傾天下,但是他風度翩翩,儒雅帥氣,才華出眾,個性善良低調……魅力完全不在皇帝之下,博得了一眾女性的愛慕。
  • 甄嬛傳:即便果郡王沒死,甄嬛也不會嫁給果郡王,胡蘊蓉說出答案
    宮廷宴飲中,果郡王卻不慎失落了懷中的瓔珞,而瓔珞中又好巧不巧地掉出了甄嬛的小像,眾人看那枚小像酷似甄嬛,連皇帝都起了疑心。浣碧急忙挺身而出,聲稱那小像的主人是她,她與王爺相戀已久,只是未曾說出來而已。皇上信了浣碧的話,當場賜婚給浣碧。
  • 甄嬛傳:原來允禮和甄嬛的女兒靈犀最後竟是這樣的結局,太可憐了
    其實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甄嬛這一生有三個是自己的親生孩子,兩個女兒一個阿哥,其中雙生子就是果郡王允禮的孩子,甄嬛為了保全這兩個孩子也是煞費苦心,但是你知道嗎?原來允禮和甄嬛的女兒靈犀最後竟是這樣的結局,太可憐了甄嬛是在宮外和允禮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允禮暴斃的消息穿了出來,甄嬛的家族也有危險,甄嬛無奈之下就選擇了回宮穩定家族的地位,因為有皇帝寵著,有肚子裡的孩子鎮著,沒有人敢對她做什麼。
  •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甄嬛為何把腿摔斷?你看甄母說的啥!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甄嬛為何把腿摔斷?你看甄母說的啥!《甄嬛傳》在前期的時候,我們看甄嬛和雍正之間的互動讓我們相信了皇上和甄嬛之間是真愛,雍正更是難得一見的柔情。不過卻因為菀菀類卿讓甄嬛心灰意冷,喪失了所有的鬥志,寧願到甘露寺帶髮修行。
  • 甄嬛傳:果郡王和孟靜嫻同房,竟然全因為浣碧的這句噁心話!
    隨著甄嬛入宮之後,浣碧每天悉心打扮想要引起皇上的好感,誰知皇上並不喜歡她,嘲笑了她一番。在浣碧傷心時,遇到了果郡王的安慰和肯定,從那之後就愛上了十七爺,但是從一開始果郡王心中就只有甄嬛一人,浣碧只好默默的喜歡著他。在甄嬛對皇上心死,生下朧月出宮修行後,寺裡的一些尼姑受宮裡人的指示處處陷害甄嬛,苛待她。
  • 甄嬛傳:甄遠道不讓甄嬛爭寵,為什麼還讓浣碧一同進宮「沾光」?
    甄嬛、沈眉莊、安陵容在回宮的路上被夏冬春攔住刁難,恰好遇到了一直懷恨在心的華妃,於是夏冬春被賞「一丈紅」。驚慌逃脫後,甄嬛又不小心見到了井裡的福子,於是驚嚇過度後的甄嬛,開始思考人生……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 舒太妃為何允許甄嬛和允禮在一起?原因竟和出身有關,難怪不嫌棄
    舒太妃為何允許甄嬛和允禮在一起?原因竟和出身有關,難怪不嫌棄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甄嬛和允禮之間的感情真的是令人十分的感動和羨慕。在甄嬛被廢出宮之後,她和允禮終於互定了終身,並且這段感情也受到了允禮生母舒太妃的認可。
  • 《甄嬛傳》中浣碧的歷史原型,是皇親國戚,還受到果郡王一生寵愛
    在前段時間,出現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宮廷劇,它就是《甄嬛傳》。《甄嬛傳》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滿清皇室的故事。而《甄嬛傳》這部劇其實是由歷史改編而成的,所以劇中有許多人物的確在歷史上出現過,例如這次我們要說的浣碧。浣碧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要比劇中的甄嬛更加顯赫,她是皇親國戚。為什麼這樣說?
  • 浣碧到死都不知,自己與果郡王同房,為何傳出懷孕的是孟靜嫻?
    《甄嬛傳》這部劇我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在眾多雷翻天的後宮劇中,《甄嬛傳》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統的劇了,這部劇滿足了人們對宮廷和女人心計的那種好奇心理,每看一遍《甄嬛傳》就會有不同的理解。這部劇中的浣碧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因為自己的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浣碧的身份也不能讓別人知道,只能以甄嬛丫鬟的身份待在甄府,並且在甄嬛嫁入皇宮時做陪嫁丫鬟也一直跟在甄嬛身邊,而甄嬛也知道浣碧的身份,所以一直對她很照顧。浣碧某次因傷心而暗自落淚時,偶遇入宮請安的果郡王允禮,得到了他的安慰之語,從此便對果郡王有了好感。
  • 甄嬛傳:都被果郡王騙了,其實他並沒死,只是允禮最後看透了甄嬛
    甄嬛傳:果郡王最後並沒有死,溫實初的假死藥在這裡派上了用場看過甄嬛傳的人,很多人都為果郡王覺得不值得,畢竟當初果郡王為甄嬛可謂是掏心掏肺,從她是皇帝的寵妃的時候就一直處處相幫,幫甄嬛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甚至有一次甄嬛失寵,也是果郡王大冬天的不顧寒冷為其捕捉蝴蝶
  • 《甄嬛傳》:剖析甄嬛和眉莊的結局,女人一定要為自己而活
    第一次追《甄嬛傳》的時候,看到的是後宮中的女子一定要飽讀詩書,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或者獲得寵愛。第二次追《甄嬛傳》,看到的是善惡終有報,讓我堅信好人一定會有好報。這一次再刷《甄嬛傳》,我看到的是甄嬛和沈眉莊對待感情的態度,正是因為他們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的結局。
  • 甄嬛傳:甄嬛玉嬈都像純元,甄母究竟是何身份?她入宮都要躲著皇帝走
    文/小隻 標題:甄嬛傳:甄嬛玉嬈都像純元,甄母究竟是何身份?她入宮都要躲著皇帝走 想必大家在無聊的時候都會看電視劇,現在社會的發展這麼快,電視劇也播出了各種各樣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