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井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戶戶院子裡都會打這麼一口井,洗衣做飯喝水,都是依賴這口井。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喝井水,又不喜歡喝燒開的井水,就喜歡直接喝,被家人罵了很多次還改不過來。然後家人就瘋狂給我傳輸沒有燒開的井水喝多了會得腎結石,覺得家人是騙人的,然後我爸就在鍋裡燒滿滿一大鍋井水,等到水一開,上面一層白白的東西,後面嚇得我不敢直接喝井水了。
實際上不管是井水還是山泉水,或是自來水,放在茶壺裡燒開了之後,時間長了之後茶壺底下就會產生厚厚的一層水垢,雖然是白色的,但是讓人覺得它非常的髒,隔三岔五就需要處理一次。水垢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水中的礦物質在高溫作用下產生了物理或者化學反應,然後從水裡面反應出來了,最後集聚在燒水的容器上面。當然,這個玩意兒確實是會影響口感的,比如說喝的時候會感覺有股味道。既然這樣,那麼問題來了,怎麼做才能無水垢呢?
在農村一般選擇的就是溶水弱鹼性的明礬,明礬主要是用作炸油條使用,把明礬放在自家的水井裡面,一般也不要放得太多,然後化學反應以後就沒有井水的水垢了。明礬中含有鋁離子比較多,對於老人吃了多鋁元素有害於健康,根據自己的水質含的汙垢多少來放明礬的多少。
農村裡也有用一些淨化設備進行處理,原理就是淨化和增壓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並不都通用,不同地域地下水所含物質皆不相同,所以想用此方法的話建議先進行水質化驗然後根據指標做針對性改善,這種方法好處是大,但是成本較高,需結合實際情況採用。
現在很多農村都通了自來水,大家肯定會發現自來水的水垢比較少,這是經過層層過濾之後的效果。水是生命之源,重視一點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水垢這個事,很多人理解不同,有的說有水垢證明含礦物質多,水廠的水都是加著東西的水,不如地下水健康,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多說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