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來自吉林的東北人,在我們東北的概念,我覺得應該是黑吉遼和內蒙古,統稱大東北才合適。我們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都是非常的相似。就像我們的都喜歡吃飯包一樣。東北飯包,在東北那是要排隊吃的。那麼在南方,還會出現東北飯包在東北的那樣排隊的感覺嗎?我用實際行動擺攤來告訴你。
擺攤60天
我一開始擺攤賣的是韭菜盒子,但是因為出餐慢加上燃氣罐有危險,我就切換成飯包,飯包只需要提前做好米飯,打好醬就可以出去擺攤了。擺攤初期,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國家開放擺攤,所以擺攤的同時,還要做好預防城管的問題。後來沒過一周,國家就開始提倡擺攤,我的就可以放心的賣我的飯包。我的飯包也是經歷了從差到好再到差的過程。一開始,因為這面很多人還是南方的,都沒有吃過,買的都是我們東北人。堅持了一個多月後,飯包的銷量從一次,1-2個,提高到5-6個飯包。這樣維持了半個多月,現在飯包的需求量又降到1-2個左右,這就是我們東北飯包闖南方的實戰結果。
分析原因
我通過擺攤發現,這面的人比較喜歡吃麵條、涼皮和喝奶茶。而我的飯包他們寧願餓著也不吃。因為他們覺得生的白菜不能吃,而且他們上班都吃的米飯,下班不想再吃米飯。這都是我自己觀察分析的結果,雖然沒有得到認證,但是產品的銷量是不會說謊的。
任重道遠
其實越是這樣的市場表現,越激發我的鬥志,我就想把東北飯包推廣開來,讓每個人都能愛上他,所以我打算死磕這個銷量。堅持慢慢影響客戶,我相信通過實踐的積澱和我在產品上口味的改善,應該會有不不錯的表現。當然這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更多的還是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摸索來完成。
最後總結:
最後介紹一下東北飯包的構成以及營養價值。其實東北飯包在東北基本上是中午或者晚上的一道不錯的美食,大家美食都要吃一頓的。主要是有生的東北大白菜葉子作為底子,然後塗抹上大醬,商業版的一般都是直接將大醬和米飯配菜拌好,倒在大白菜葉上,然後我們吉林白城這面都是直接手捧白菜吃,我通過出攤才知道,遼寧那面喜歡用保鮮膜把白菜捲起來吃,而松原的是選擇用塑膠袋包著吃,飯包有幾種包法,我自己還需要不斷改進完善。飯包的營養將價值,其實主要是沒有葷菜,所以適合減肥食用,都是綠色蔬菜加上雞蛋醬配上土豆泥,就是一個完美的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