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去德國留學啦,咱去柏林搶Darling!必須了解的柏林藝術大學
#愛5大結局# 諸葛大力即將去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交換一年,聽說了嗎?
我們的青春還在繼續,而大力卻去了德國,那咱追著去!嘻嘻
去哪呢?柏林!柏林是所有音樂人藝術家嚮往的城市!這裡有全德國最好的音樂藝術環境,有世界級的樂團、頂級的音樂家以及大量的世界頂級水準的音樂會、頂級的畫展、畫廊和藝術工作室。
不管你是學習音樂類、美術類還是設計類的專業,去柏林深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呢,那值得一提的,必須是這所世界級藝術學院——柏林藝術學院!
從六十年代開始,柏林藝術學院就已發展成為一所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高等院校。柏林藝術學院將藝術與科學有機結合的治學模式,在整個歐洲也是獨一無二的。學院設置了三十多個藝術專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科學專業。
隨著對四大專業——造型藝術、設計、表演藝術和音樂,及其領導組織的結構改革,柏林藝術學院憑藉其在教學與研究方面的優勢以及在許多領域的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績,被看作德國高校改革發展的先鋒。
"柏林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我的偶像普朗克就曾經在洪堡大學任教,除了普朗克,洪堡大學還誕生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比如愛因斯坦……"
柏林藝術大學是歷史久遠的高等藝術院校,其最早成校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1696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擁有藝術與科學有機結合的獨一無二的治學模式,這所較古老的院校,也如大力夢想之地一樣,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
提倡創新能力,是柏林藝術大學衡量事物的標準。這種創新能力不僅表現在眾多高水平的教授身上,還體現許多在經濟文化領域做出斐然成績的柏林藝術大學的畢業生身上。
比約恩·萊曼
著名鋼琴獨奏家及室內樂演奏家,顏值和實力雙雙爆表,既曾在柏林藝術大學求學,又是柏林藝術大學鋼琴系教授。
萊曼教授重視創新,有許多藝術方面的啟迪和感想,對新音樂的發展和推廣情有獨鍾。在眾多國家和地區都舉辦過音樂會。包括:大部分的歐洲國家、日本、韓國、中國及拉丁美洲。
這些年我們讀不懂的貝多芬、莫扎特和海頓,都被被他幾句話解釋清楚。
卡爾·霍斯特·赫狄克
曾在柏林藝術大學學習繪畫,他忠實與自己的直覺與本能。
卡爾·霍斯特·赫狄克的繪畫簡單直接,他不願在多餘的地方付出多餘的精力,他只忠實與自己的直覺與本能,他在自己的作品前完全敞開自己,像個無所畏懼的孩子,並依靠本能將視覺的想像展開,
這當然並不代表赫狄克不在繪畫裡思考,而是他在直覺中看到了肉體與人性的脆弱、堅硬、掙扎、虛假、殘忍、真實、倉皇、無常,當然還有力量,它們漂浮在肉體和靈魂的表面,和表現者玩著相互馴服的遊戲。
馬丁·亞當
柏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專業講師及藝術學院執行院長,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並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藝術天賦。
在實踐與理論方面都有著獨到建樹的馬丁成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設計與策劃符合市場與客戶需求的同時,其特點、亮點又有充分的空間的以顯現,同時,他特別擅長引導學生創作出有個性、有創意的作品集。
"那時候我會變得更好,而你要做的,就是在這一年裡,讓自己也變得更好……"
學校定期舉辦的各類展覽還為學生提供了在公眾面前展示作品的機會,並進一步促進了他們個人藝術價值上的發展。
培養學生成為更加"專業的藝術家"。作為一名藝術家,在現代社會背景下,不僅需要藝術才能和藝術創造力,還需要很高的社交能力、極大的領導力和耐力。藝術家想要發展和實現自身價值,就需要有能力將自己的概念、策略、框架和工作方式呈現給他人並與團隊合作,以實現更加宏大的目標。
不斷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
(文\謝薇 素材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