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進大學便參加很多社團的同學不同,苑宸瀚並不是一個擅長社交和學生工作的人,因此他沒有豐富的課餘生活和學生工作經驗。在大神雲集的電子科大裡,大一的他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履歷平平、成績平平。
上課坐在最後一排、課餘在床上刷手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不知道未來會是如何。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大一下學期。閒來無事逛論壇的時候,他在清水河畔上看到了出國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了解到了國外的科研水平和生活狀態。
這給一直渾渾噩噩的他帶來一種全新的選擇,他開始對出國產生濃厚興趣,並決心研究計算機領域。
當然,有決心是遠遠不夠的,從現在的專業轉到從未接觸過的計算機領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開始重修課程,狂刷績點,並計劃能在本科期間有學術論文發表。
「很幸運那天能在清水河畔上看到分享,它幫助迷茫的我找到了目標。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往往就發生在不經意的事情中,很慶幸我能認識到它並能為了這個目標一直堅持努力。」
從無科研經歷的他開始通過郵件聯繫學校老師,一下課就泡在實驗室中跑數據。很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他的伯樂:陳崢老師,在陳老師的指導下他第一次接觸到了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
當Seq2seq模型第一次在工作站中成功跑起來的時候,那種喜悅是無以言表的,能夠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對他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這也更讓他堅信自己選擇了一條最適合自己的正確道路。
為了能更加系統地學習計算機領域專業知識,他選擇在大三赴臺灣逢甲大學交換。在逢甲大學他選修了七門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其中包括兩門研究生課程;另外,他與資工系的Prof. Yi-Chin Huang一起進行著一個越南鞋廠委託的機器翻譯項目。
就在如此繁忙的情況下,他仍然每天堅持準備GRE考試,甚至利用走路的時間背GRE單詞。
最終他在逢甲拿到了93.6的平均成績,其中兩門課程拿到滿分,與Prof. Huang的項目也順利完成。
交換學期結束之後,苑宸瀚也一直保持著和Prof. Huang的聯繫,並將目標瞄向了文本生成領域。他每周通過skype與教授聯繫討論,並把寫好的代碼發給教授然後在機器上運行。
就這樣堅持了小半年,逐步提出並驗證了一種利用生成式對抗網絡來生成具有個人寫作特徵的新聞語料的方法。這篇學術論文最終被CICLing2019會議收錄,苑宸瀚被邀請至法國拉羅謝爾參會並作報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目前,他收到了香港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Houston、Virginia Tech等多個學校全獎直博的offer,最終選擇赴Virginia Tech攻讀自然語言處理方向博士學位。
從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同學逆襲成為拿到全獎直博offer的學霸,苑宸瀚對此依舊很平淡。「我不是一個有天分的人,我只是比別人早找到了未來的目標和計劃,改掉了懶散的習慣變成了一個自律的人而已。」
在未來,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更好地幫助人們搜索,理解和利用來自於文本語料的信息從而推動人與人工智慧深度交互的進程。
即將畢業離開成電,苑宸瀚動情地說:正是因為電子科大這個平臺,讓我有機會遇見許多優秀的人,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感謝所有指導過我的老師,也感謝申請之路上幫助過我的所有同學,幫助我一直堅持下來度過難關。
他表示,大學四年是絢麗而短暫的,在這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希望學弟學妹們可以成功找到自己的興趣方向並為之努力,不被周圍環境所左右。
我和他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太多的交集,只記得他每天早出晚歸的身影。後來在我準備考研複試的過程中,由於他之前有和境外導師「套磁」的經驗,他告訴了我很多如何聯繫老師以及如何評價老師的科研水平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 王東旭
苑宸瀚同學對自己的目標有著清晰的規劃。在大二的時候我們都決定要出國深造,從那時起我們就一起報名參加重修考試提高成績。在一起學習的時候他給我講解了許多課程上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品學樓待到熄燈才回宿舍。
——吳逸培
最開始入學時我們聯繫好要做舍友,但很遺憾由於宿舍系統問題沒有成功。他是一個很自律的人,轉到沙河校區後,在大三暑假他和我們一樣沒有回家在學校安心準備語言考試。在我準備考研的過程中我們互相鼓勵,最終大家都成功地繼續深造。
——苗潤
我認為苑宸瀚同學富有耐心並且樂於助人。在大一的暑假,我們八個同學一起組成了一個支教隊到中江縣五豐村支教。他一直都在耐心地回答小朋友們的提問,同時在上課的時候也主動地引導他們思考。他也一直非常積極樂觀地面對支教遇到的困難,這種心態也感染到了其他人。
——呂嘉煜
轉到沙河校區之後,剛和苑宸瀚做舍友一個學期他就去了臺灣,所以在最開始日常接觸的時候只感覺他是一個很樂觀積極的人。後來看到他為了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完成各個階段給自己定下的任務,發現他對自己的未來非常有規劃。
——陳蓬旭
苑宸瀚在大學入學之初,並不是特別突出,對他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這個特殊的名字。轉折點發生在大二,學業的突飛猛進讓我對他印象深刻,也了解到他對計算機方面的興趣,緊接著臺灣的交換經歷,英語的學習,發表學術論文,一直到後來成功申請國外全獎直博,他的堅持努力都更讓我堅信了,大學,你為之付出了什麼,終將收穫什麼。
——輔導員丁茜秋
圖文:楊茂網絡名師工作室、學校新聞中心
編輯:文龍
推薦閱讀
◇在成電遙望雪山,哪一張美圖驚豔了你?
◇5·20 | 愛你不止3000遍!
◇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點讚電子科大!發生什麼了?
◇5月18日,電子科大等你來!
◇這就是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