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巢氏發明了巢居之後,人類居住在舒適的房子裡遮風擋雨,躲避野獸,幸福感暴增。但另一個困擾人類的大問題——吃飯,卻始終沒有解決。那時候,人類不會用火,什麼都吃生的。野果、野菜還好,可遇到野雞野兔,山羊野鹿,甚至魚蝦鱉蟹依然生吞活剝,甚至連皮毛一起吃,即所謂的「茹毛飲血」。這就麻煩了,一則生的食物味道腥羶,難以下咽;二則容易損傷腸胃。因此,那時候的人們壽命很短,十幾歲,甚至幾歲就死了,這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一次偶然的機會,天上的雷電引發了森林大火燒死了不少動物,人類經過時,發現了許多被燒死的野獸,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於是他們便撕扯野獸的屍體進餐,這才知道熟食的鮮美。從此,他們便設法保留火種,用來燒烤食物。然而,森林大火不是經常都有,取回來的火種要保存,需要燒掉大量木頭,還得派人小心照看,防止它熄滅或者引起火災。有沒有辦法,在需要火的時候才生起火呢?
這時候,有個部落裡面出現了一位英雄人物,他帶領眾人四處尋找火種,可惜一無所獲。他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天上的神人被他的精神感動了,指示他到西方一個叫燧明國的地方尋找火種。這個絕頂聰明的英雄決心前去試一試,部落裡其他人都勸他,燧明國遠隔千山萬水,就憑他一個人要去那麼遠的地方談何容易。然而這位英雄不為所動,第二天便悄悄動身了。英雄歷經艱辛,終於到達了傳說中的燧明國。這個國家,是太陽和月亮的光輝都照射不到的地方,不見天日,不識晝夜.在這個國家裡,有一棵大樹名叫「燧木」。這棵樹的樹根與枝葉盤起來,佔了一萬頃的地面。
英雄在燧木下暫作休息,他心裡想,燧明國這麼大,該去哪裡尋找火種呢?這時他看到黑暗中的樹林裡到處是閃閃的美麗的火光,照耀得四下裡明明亮亮。英雄心裡大喜,就去考察火光的來源:原來是一些形狀像鶚的長腳爪、黑背脊、白肚子的大鳥,用他們短而硬的嘴殼去啄那樹幹(想來是吃樹幹上的蟲子吧),每啄一次,就有燦爛的火光迸發。
英雄見了這種景象,腦筋裡突然領悟到這就是神人所說的火種。於是他把燧木的枝條攀折些下來,用小枝去鑽大枝,果然也有火光發出來,可借用這種樹鑽出來的火,只有光,並無焰。後來他又改用別的樹枝試鑽,雖然比用燧木鑽火要廢勁些,但鑽了一會,終於先冒煙,後出火,樹枝燃燒起來,這樣就得到了真正的火。他回到自己的部落裡,把鑽木取火的方法教給人民,這樣人們要火時就可以有火,不必去等待天然的火,也不必一年四季都守著火堆唯恐它熄滅了。人民感念這鑽木取火方法的發明者,因此叫他做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掌握人工取火的方法,是人類第一次控制自然力,它是人類發展史上最為重大的事,對人類的生存意義重大。人工取火的掌握,是人類長期用火的經驗的總結,因這一成果對人們的意義重大,人們將它歸在一位英雄人物身上,這位英雄就成了後世敬仰的燧人氏。人工取火技術的發明讓昏暗的中華大地,閃現出點點文明的曙光,中華文明的大時代就要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