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木取火的靈感由來,原來是一隻鳥帶來的

2021-01-10 小西說電影

自從有巢氏發明了巢居之後,人類居住在舒適的房子裡遮風擋雨,躲避野獸,幸福感暴增。但另一個困擾人類的大問題——吃飯,卻始終沒有解決。那時候,人類不會用火,什麼都吃生的。野果、野菜還好,可遇到野雞野兔,山羊野鹿,甚至魚蝦鱉蟹依然生吞活剝,甚至連皮毛一起吃,即所謂的「茹毛飲血」。這就麻煩了,一則生的食物味道腥羶,難以下咽;二則容易損傷腸胃。因此,那時候的人們壽命很短,十幾歲,甚至幾歲就死了,這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一次偶然的機會,天上的雷電引發了森林大火燒死了不少動物,人類經過時,發現了許多被燒死的野獸,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於是他們便撕扯野獸的屍體進餐,這才知道熟食的鮮美。從此,他們便設法保留火種,用來燒烤食物。然而,森林大火不是經常都有,取回來的火種要保存,需要燒掉大量木頭,還得派人小心照看,防止它熄滅或者引起火災。有沒有辦法,在需要火的時候才生起火呢?

這時候,有個部落裡面出現了一位英雄人物,他帶領眾人四處尋找火種,可惜一無所獲。他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天上的神人被他的精神感動了,指示他到西方一個叫燧明國的地方尋找火種。這個絕頂聰明的英雄決心前去試一試,部落裡其他人都勸他,燧明國遠隔千山萬水,就憑他一個人要去那麼遠的地方談何容易。然而這位英雄不為所動,第二天便悄悄動身了。英雄歷經艱辛,終於到達了傳說中的燧明國。這個國家,是太陽和月亮的光輝都照射不到的地方,不見天日,不識晝夜.在這個國家裡,有一棵大樹名叫「燧木」。這棵樹的樹根與枝葉盤起來,佔了一萬頃的地面。

英雄在燧木下暫作休息,他心裡想,燧明國這麼大,該去哪裡尋找火種呢?這時他看到黑暗中的樹林裡到處是閃閃的美麗的火光,照耀得四下裡明明亮亮。英雄心裡大喜,就去考察火光的來源:原來是一些形狀像鶚的長腳爪、黑背脊、白肚子的大鳥,用他們短而硬的嘴殼去啄那樹幹(想來是吃樹幹上的蟲子吧),每啄一次,就有燦爛的火光迸發。

英雄見了這種景象,腦筋裡突然領悟到這就是神人所說的火種。於是他把燧木的枝條攀折些下來,用小枝去鑽大枝,果然也有火光發出來,可借用這種樹鑽出來的火,只有光,並無焰。後來他又改用別的樹枝試鑽,雖然比用燧木鑽火要廢勁些,但鑽了一會,終於先冒煙,後出火,樹枝燃燒起來,這樣就得到了真正的火。他回到自己的部落裡,把鑽木取火的方法教給人民,這樣人們要火時就可以有火,不必去等待天然的火,也不必一年四季都守著火堆唯恐它熄滅了。人民感念這鑽木取火方法的發明者,因此叫他做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掌握人工取火的方法,是人類第一次控制自然力,它是人類發展史上最為重大的事,對人類的生存意義重大。人工取火的掌握,是人類長期用火的經驗的總結,因這一成果對人們的意義重大,人們將它歸在一位英雄人物身上,這位英雄就成了後世敬仰的燧人氏。人工取火技術的發明讓昏暗的中華大地,閃現出點點文明的曙光,中華文明的大時代就要來臨了。

相關焦點

  • 一隻啄木鳥帶來靈感後,他發明了火,成了史上率先吃烤肉的大神
    這次,聲音離他很近很近,燧人氏猛然抬頭,只見一棵高大的樹上,伏著一隻鳥兒,它正在用尖尖的嘴,快又猛地敲打著樹幹,此鳥便是啄木鳥。燧人氏覺得非常有意思,停在那兒默默看了許久,才了解到原來這隻啄木鳥要吃藏在樹裡的蟲子。同時,燧人氏也發現了它在啄木的時候,由於連續敲擊的速度非常快,竟出現了小小的亮光。
  • 鑽木取火的來路,你真的弄清楚了嗎?
    這次要和大家說到的是,鑽木取火的方法原理還有就是鑽木取火的神話典故,讓我們來跟深的了解一下鑽木取火吧!鑽木取火的發明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期,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著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碰撞時往往會產生火花。顯然是從那裡受到了啟發,就以石器時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融產生出火來,這種取火的方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
  • 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竟然是他?
    燧人氏雕塑人物簡介提到燧人氏,我們就不得不說三皇五帝了。三皇五帝人物成就上古時期,燧明國有種特殊木材,其高千尺,枝葉繁茂,直插雲霄,名燧木,燧人氏與其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忽然有一日,燧人氏偶然間看到一隻鳥在燧木上啄蟲時,燧木起火星,他因此頓悟,遂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成功率不到2%,人類祖先的點火技巧,原來是抄襲得來的
    筆者-小文鑽木取火是人類邁進文明的一大標誌,人類學會了使用火之後,不僅可以用火來驅逐可怕的肉食動物,而且還能保持溫暖,利用火烤熟的食物也變得更加溫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類的死亡率。此後,人類便不再畏懼火源,並逐漸開始學習怎樣利用火了,不過,雖然在歷史書上我們都知道原始人是通過鑽木頭來生活的,但實際上,鑽木取火的成功率其實相當地低,可能連百分之二的成功率都沒有。即使是科技發達的現在,人們想要在網上購買工具實驗鑽木取火,其成功的案例也只是在少數而已,因此,有學者就懷疑了,人類利用火的原理,會不會是從別的動物上學到的呢?
  • 你知道鑽木取火的故事嗎,那個發明火的人又是誰?
    說起古人的聰明,很多人會立馬想起鑽木取火,火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有了火以後,吃上了熟的食品,黑暗中多了火花四射的光芒,寒冷的時候可以取暖,不僅可以驅逐動物的侵擾,還促進了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增強了體質,開發了大腦,壽命大大提高,人類文明上了一個新臺階。
  • 草叢中撿到一隻鳥 原來它叫「烏鶇」
    原標題:草叢中撿到一隻鳥 原來它叫「烏鶇」   慈谿新聞網訊「路上撿到一鳥,好像不太會飛。這是什麼鳥啊,我要怎麼辦?」17日上午,記者接到市民瀟先生的求助,他說對著一隻撿到的小鳥發了愁。
  • 古人鑽木取火用什麼木頭?竟然一年四季用的木頭還不一樣
    鑽木取火的發明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傳說的主人公是燧人氏,據說最初的靈感來自於鳥啄燧木出現火花,於是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
  • 現在用古人的方法鑽木取火怎麼這麼難呀?原來是方法不對
    「鑽木取火」來源於遠古時期一個傳說,燧人氏從鳥類啄燧木出現火花而獲得靈感,便取下燧木枝,用鑽頭手工旋轉獲取火源,從此人們便掌握了生火的技能,無論是生活還是生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於是把燧人氏奉若神明,位居「三皇之首」。
  • 原來企鵝是一隻「鳥」
    可能你會回答:它們是哺乳動物吧,就跟生活在海洋裡的鯨魚與海豚一樣,但是你又一想,它們生寶寶的時候是下蛋的,這個好像不是屬於哺乳動物的習性,其實海豚不是哺乳動物,它是一隻鳥。跟其它的鳥類一樣,企鵝們也有一身的羽毛,只不過它們的羽毛要比其它鳥類的羽毛厚實許多。
  • 靈感來自大自然,帶來的奇妙世界
    《靈感自然的世界,帶著萬物的命運》|文:晴雲朵朵 「靈感立了命運世界,火花耀眼了江山」 /01/> 天也是心的物,遇見靈感了,晴空放飛了魅力,陽光都是方向的蝴蝶,天地被我引領了命運。
  • 暴雪美工講述要塞隱藏彩蛋的由來:小萌鳥佩佩
    一起來看看它的由來!魔獸6.0德拉諾之王最有趣的莫過於要塞,在要塞裡有一隻可愛的小萌鳥:佩佩!今天就由暴雪娛樂美術師Jordan Powers講述小萌鳥佩佩的由來!要塞彩蛋:小鳥佩佩要塞裡有很多玩法,還有一些隱藏的彩蛋,比如這個叫「佩佩」的可愛小萌鳥,它能在你的頭上臥上一整個小時!只要在要塞中尋找到這位新朋友,點擊它就能獲得持續一小時的「佩佩」的Buff:「你找到了新朋友」
  • 樹上停著一隻什麼鳥?
    這是一隻什麼鳥?綠城南寧的某停車場,傳來一陣奇異的鳥叫聲,仔細一看,原來綠蔭叢中有一隻奇怪的鳥。髮型尖尖的,耳朵好像是紅的。好特別的鳥。見狀馬上掏出我的新榮耀手機給它拍照。這鳥也不怕人,反而十分配合,擺pose給我拍。
  • 現實版「鑽木取火」,你見過嗎?|閒話海南
    鑽木取火是通過______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把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能。說到「鑽木取火」大家都不陌生,「鑽木取火」的發明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據《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 古人鑽木取火到現代確難如登天,為什麼?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燧人氏鑽木取火,教化人類食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原來把肉燒熟了這麼好吃。遠古人靠鑽木來取火,據傳說是在用石頭投擊獵物的時候,石頭擊打在了石頭上,冒出火星,因此遠古人就想到了碰撞可以產生火,最後發展到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太難了!還好我是現代人……
    於是又有網友吐槽,「鑽木取火也是騙人的」。〥鎰鑽木能不能取到火?較真的今報實驗室幫您解密。◎實驗結果:原來聽起來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鑽木取火」不只是個力氣活。【原理】鑽木取火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很難「鑽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
  • 你是一隻什麼鳥
    金龜村環境好,鳥的品種多,各種音調的鳥鳴繞耳不絕。有時候我被某種動聽的叫聲吸引跑到院子裡仰臉找,想看看它長什麼樣,大多時候它們隱在樹葉裡看不見,又不敢仰視太久,怕一攤屎直接砸臉上。還好沒被鳥屎砸過,倒被兩隻鳥嬉戲碰掉一坨枯葉直接砸在鼻梁上嚇過一跳。四月中,院裡來了一隻奇怪的鳥,叫聲三聲平一聲抖,晚上一聲接一聲叫不停。三聲平很機械,初以為是小孩子的哨聲,最後那聲抖才聽出是鳥叫。
  • 當窗外飛過一隻鳥
    ——《窗外飛過一隻鳥》[英]西蒙·巴恩斯「老外」寫下成都觀鳥札記  還沒走到水邊,已聽到熱鬧的鳥叫,嘰嘰喳喳。隆冬的半月荷塘,殘荷依舊統領水面,一隻荷梗脫落了闊葉伸出水面,殘座的葉柄,正好成了翠鳥駐足的平臺。荷塘位於百年大學——四川大學華西校區內那座朱紅的百年鐘樓旁,是成都著名觀鳥點。
  • 國慶假期那個「鑽木取火」的小學生找到了!
    別說鑽木取火了,我都想去放火! 小學生「鑽木取火」的作業為什麼能引發網友熱議?這和當前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的現實分不開。寫不完作業已經成了常態,而「鑽木取火」和「爬樹」這樣解放天性的作業,著實吸引眼球。誰還沒個「悲慘」的童年呢!「鑽木取火」式的作業,是讓孩子在遊戲和生活體驗中成長。假期作業不一定是做習題和抄寫背誦。讓孩子們一邊享受假期,一邊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才是更高明的作業。
  • 鑽木取火的傳說的故事
    鑽木取火的傳說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原始人類在氏族公社早期是如何進化生活的傳說。傳說有許多偉人,他們通常既是領導者又是發明家。這個傳說大多是古人根據古人的生活想像而成的。原始人的工具非常簡單,身邊有很多野獸,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會受到傷害。後來,他們看見鳥兒在樹上築巢。
  • 一隻鳥和一個人
    本文摘自道學苑公眾號,作者為陳景展道長 ,原題為鳥,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那隻鳥站立著,像人那樣用雙腿站著,呆呆地一動也不動。